第46章 乾坤袋
“你怎麽想到要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評委鬆鬆,十分好奇的問道。
不僅是他,另外兩位評委,以及現場的觀眾,包括郭老板,全都把目光放在了王少君的身上。
不得不說,這個少年的長相。極好。
身材挺拔,五官俊秀。
美,又絲毫沒有那種娘的感覺。
看起來很舒服,而且是越看越驚豔的那種。
“這小夥子長得可以呀。”
台下,一個40左右的女觀眾,笑著說道。
她身旁的同伴,也是一個勁兒的點頭。
美的事物,誰還不能不喜歡?
尤其是長得好看的人。
長得好看女孩會受歡迎,長得好看的男孩,也一樣會受歡迎。
王少君手裏拿著話筒,微笑著解釋道:“戲曲裏的故事,很多不是曆史,而是源於民間演義。如果是曆史的話,那沒有問題,大家很自然的就能明白,我們唱的究竟是什麽?可是這種演義故事,除了像鬆鬆老師這種博聞強記的知識份子,以及我們的一些老戲迷,大多數觀眾,尤其是一些年輕的觀眾,並不清楚。所以我認為,很有必要給這些觀眾普及一下戲曲裏的故事是什麽?他們才能真的聽懂,也才能真的喜歡。”
一旁的蔡慶國老師,一個勁兒的點頭。
別說是年輕的觀眾了,就連他,對很多戲曲裏的故事,都是一知半解的。
“你怎麽想到的?”
“說起來,這還是我在上學的時候,學古代文言文的感悟。老師讓我們死記硬背,我怎麽也記不住,後來翻譯了裏麵的意思,我很自然的就能把課文背誦出來。”
王少君的話,引起了巨大的共鳴。
誰還沒有上過學,誰當年還不是半個學渣?
很多人,別看有著大學本科的文憑,讓他們現在寫個六百字的作文,他們都能吭吭唧唧半天。
倒不是寫不出來,不是寫出來的東西,他們自己看著太別扭,不忍直視。
這一點,那些大人指導孩子寫作文的時候,尤為明顯。
三四百字的文章,他們都編不圓,更不用說那些晦澀難懂的文言文了。
但實事求是的說,一旦真的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再去閱讀那些文言文,感覺是無比奇妙的。
你會發自內心的感覺到,那東西寫得真好。
短短幾十上百字,就能寫一個故事,而且故事還能令人深思。
小香玉老師若有所思。
她唱了一輩子戲,一直都感覺戲曲的市場,越來越小。
但她始終不明白,原因是什麽?
或許隨著時代的進步,戲曲真的應該被淘汰了,就連她這位戲曲界的大家,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一直到現在,聽了王少君的話,她才若有所思。
或許戲曲,並沒有過時,而是他們這些表演的人,沒有能夠跟上時代的腳步。
就好像相聲。
十年以前,人們以為相聲完全死了。
兩個人穿大褂站台上,光靠張嘴說,如何能夠趕上表演小品的?
但現在看起來,相聲的市場,已經被搶了回來。
最起碼現在,已經很少聽到小品比相聲高級的這種論調了。
他們的戲曲,他們寶貴的京劇,以及各種劇種。
真的就比不上流行歌曲嗎?
“那你把這段故事說一下吧,時間有限,盡量精煉一下。”
鬆鬆說道。
王少君恭敬的一鞠躬,很自然地開口道:“接下來我要給大家表演的唱段,是戲曲乾坤袋中的一段經典唱詞。乾坤袋的主人公,是我們唐朝秦懷玉將軍之子秦英,秦懷玉是虛構人物,按照演義裏的說法他是秦瓊的後人。實際上曆史並沒有這個人,秦英就更沒有了。大家就當故事聽,不要較真。說有一天,秦英在金水橋釣魚,太師詹洪上朝路經此地。古代的這種大官,坐轎的時候,都有人在前麵敲鑼,意思是讓閑雜人等都閃開。結果這鑼聲的把秦英釣的魚給嚇跑了,秦英一生氣,就跟詹洪起了爭執,最後不小心,把詹洪給打死了。”
“詹洪的女兒,是宮裏的貴妃,聽說這件事以後,求皇上斬殺秦英,為他父親報仇。唐王傳旨銀屏公主,把她兒子綁上殿。這銀屏公主,就是秦懷玉的老婆,也就是秦英的媽。銀屏公主知道自家兒子犯下了殺身之禍,對方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放過秦英的。於是隻能搬來她的母後,最後經過幾輪的爭執,唐王念老秦家世代忠良,赦免了秦英的死罪,命令他戴罪立功,臨行之前贈與乾坤袋,鼓勵他在兩軍陣前奮勇殺敵。故事就是這麽個故事,不合理的地方一大堆,我們就不吐槽了。”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這一段唱段,就是銀屏公主勸說唐王的一段。雖然整個故事的架構,聽起來非常的不合理,槽點滿滿。但是銀屏公主勸說唐王這一段兒,卻是很有哲理的。以後大家要是想與人溝通,不妨就跟人家學學。”
王少君說到這裏的時候,台上的三位老師基本上就知道他要唱哪一段了。
乾坤袋裏的經典唱詞。
這個故事他們心裏多少都有譜,再加上唱段經典,他們三人都曾經聽過。
而且是聽那種戲曲界的大家唱。
他們原本以為,自己對這一段已經很了解了。
但經過王少君這麽一說,他們心裏還是不可避免的,萌生出一種期待的感覺。
鬆鬆打開手裏的折扇,照著自己肚子胸脯一頓亂扇。
他有點兒佩服郭桃兒了。
別看郭桃兒並沒有上過什麽學,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家沒文化。他是通過自學,掌握了龐大的知識,才有了現在的一切。
事實上。
在國外有很多精英家和富豪家的子女,也會選擇在家裏上學,而沒進入學校。
所以有沒有學曆,並不是評判一個人有沒有文化的標準。
就好像眼前這個小孩,雖然隻接受了義務教育,但這並不意味著,他隻有九年義務教育的水準。
“並非是兒臣,以小犯上,有一位古人,也做比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