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搶灘登陸
一九二年五月,準備充分的護國軍正式出兵,采取了東西對進的方式,兵分兩路,分別從涼州和弘農,同時向長安進軍。
護國軍是馬寧剛剛自定的名號,以示與各路諸侯有所區別,全稱為大漢護國軍。
涼州方麵軍由賈詡和馬騰統領,以騎兵為主,從安定出發,走陰密,出岐山,直取杜陽,騎兵走山路,大大出乎了西涼軍的意外,猝不及防之下,一戰拿下杜陽。
東路的弘農方麵軍由馬寧親自指揮,馬寧從弘農出發,首要目標就是千裏黃河之上最重要的一個渡口,風陵渡。
風陵渡地處三郡交界之處,還是三水匯聚之處,浩瀚奔湧的黃河在這裏拐了自己最後的那個彎,從此一路向東奔騰入海。
做為千百年來的兵家必爭之地,今天的風陵渡再次硝煙彌漫,雖是深夜,卻是到處燈火通明,渡口關卡內外到處都是戰死的屍體,既有黑色軍服的,也有絳紅色軍服。
風陵渡的渡口岸邊,有著千百條大小船隻在忙碌著,許多身穿絳紅色軍服的士兵拖拽著戰馬從船上上到陸地上來。
還有更多的馬車裝載著一車車糧草和物資從船上登陸,這裏已經被馬寧的護國軍占領,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登陸。
自從接收並州之後,馬寧就在黃河上遊的汾陰悄悄組建了一支水軍,雖然不像江東、荊襄的水軍那麽強大,但是載人運貨還是富富有餘。
雖然馬寧已經收服張濟、張繡叔侄,控製了弘農郡,但是他的部下更多的是騎兵,還是用渡船運過黃河更加方便快捷。
所以他才水陸並進,並且選擇了這樣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突襲了風陵渡,其實遠在長安的李傕等人對風陵渡還是很重視的,派了西涼軍的老將段煨帶領一萬西涼軍鎮守關卡。
馬寧早已通過當地的老漁民和老水手,掌握了風陵渡周邊的潮汐情況,他選擇的是一次大潮,趁潮水上漲之時,吃水深的大船直接搶灘登陸。
高順的陷陣營擔當了搶灘登陸的重任,不過為了避免因為重量太大,陷入河灘,他們從重甲步兵改為了輕甲步兵,但是大盾和長矛這兩樣法寶還是保留了。
陷陣營已經擴充到了三千人,都是護國軍全軍選拔出來的精銳,他們喊著陷陣營的口號,從大船上跳到水中,然後高舉大盾和長矛衝上了河灘。
段煨將一萬西涼軍的重心放在了渡口的關卡之上,岸邊隻留了一千人擔任警戒之責,他做夢也想不到會有大軍從黃河過來,更想不到,會一下子有三千人搶灘登陸,從來就沒聽說過這種事情。
所以,當下麵人匯報說有數不清的戰船和士兵在風陵渡口搶灘登陸,段煨就放棄了在河灘上迎戰的想法,而是集中所有兵力,想要固守城關。
可惜事與願違,就在西涼軍收縮回城的時候,突然有大量護國軍從黑暗之中殺了出來,尾隨西涼軍衝進城中,搶奪了城門,領頭的兩員大將都是長槍白馬,無人能擋,正是從陸路殺來的張繡和馬超。
護國軍是水陸並進的,所以張繡和馬超早就帶領人馬從陸路埋伏到了風陵渡關口附近,隻等這種時機,一舉得手。
等到馬寧帶領大軍進入風陵渡的時候,馬超和張繡正在打掃戰場,守將段煨早就見機不妙,帶著心腹逃回長安了,剩下的西涼軍紛紛投降。
馬寧站在關口城頭,腳下一隊隊護國軍的步兵、騎兵川流不息,大軍如同一條大河,奔流向長安而去,隨軍出征的還有十多萬的民夫,畢竟好多後勤保障的工作還需要他們來做。
遠在長安的李傕、郭汜並沒有在長安之外和護國軍做殊死鬥爭,而是早早就將兵力收縮回了長安城。
根據埋伏在長安城中的眼線送來的情報,以及這幾日哨探的偵察所得,長安城中,李傕,郭汜,樊稠等人的軍隊總數約有十二萬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們最近一段時間才擴充的。
長安城的布防情況,兵力構成,李肅早早就繪製成了長安布防圖,送到了呂布的案頭。
李肅本人則是隨著董卓的遷都,早已從洛陽搬到了長安,還在長安朝廷之中混了一個小小的官職,長安城中還有好多李肅控製的隱藏力量,無論是底層軍隊還是朝廷官員和西涼軍將領。
長安城的曆史悠久,做為大漢的都城已有數百年的曆史。
雖然平定王莽之亂以後,光武帝劉秀以洛陽為都,可是長安這些年也一直是做為陪都存在的,依然是大漢的都城。城高牆厚,防禦設施完善。
上一次董卓之死,包括後來李傕等人攻打長安,殺死王允,長安城都沒有經曆大的戰火。
如果馬寧這一次采取強攻的手段,李傕等人又頑抗到底的話,恐怕這座古都就要遭受滅頂之災了。
護國軍的主營放在了霸陵,東西兩路大軍早已經完成了會師,馬寧在自己的大帳召集了所有將領議事。
這一次集會除了留守並州、涼州的人員,護國軍的所有高級將領,賈詡、徐晃、張遼、高順、麴義包括新近加入的張濟,張繡,馬騰,龐德等人,都是匯聚一堂。
馬寧向所有人強調一點,無論如何,此次關中之行,都一定要拿下長安,將朝廷和皇帝陛下控製在護國軍手中。
到了這個時候,馬寧也不再掩飾自己的野心,他和賈詡製定的那個大戰略方針就是“狹天子以令諸侯”!
隻要自己控製了皇帝和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以朝廷大義打擊和製約其他各路諸侯,師出有名!
不過馬寧表示,還是不希望長安城遭受刀兵之災,戰火荼毒,他打算盡量勸降對方。
他親筆寫了一封長信,派張濟為代表,前往長安,麵見李傕,畢竟張濟與這些人曾經共事多年,彼此熟悉的很。
此時的長安城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在李肅的暗地操作之下,各種流言蜚語傳的是滿城風雨,一會說這個大人投靠了馬寧,一會說那個大臣是馬寧的臥底,當然這些人都是李肅沒能收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