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論功行賞
皇甫嵩這裏一時間是八方英雄雲集,各路官軍陸續會合,全力以赴的準備著與冀州黃巾軍的最後一戰,黃巾起義發起的快,朝廷鎮壓的也快。
就在皇甫嵩精心準備之際,冀州黃巾軍內部卻有大事發生,太平道的教主,冀州黃巾軍的最高領導人張角此時病入膏肓,將領導權轉交給了張梁。
他感歎自己時運不濟,也分析了一下黃巾軍的時局,雖然天下各州都有義軍響應,揭竿而起,卻是互不統屬,自己雖然是教宗,卻也隻能指揮得動冀州直屬自己的這支黃巾軍。
朝廷對黃巾起義的重視程度也超乎了他的想象,最精銳的中央禁軍第一時間就投入了剿滅太平道的戰爭之中,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潁川、汝南、南陽三地的黃巾義軍已經被陸續剿滅了。
皇甫嵩、朱儁不愧是大漢第一流的名將,名將加上精兵,他已經預感到了冀州義軍的未來,自己死後,他的兩個兄弟更加駕馭不了這些桀驁不馴的部眾,失敗已經注定。
可惜自己苦心籌劃了十幾年,辛辛苦苦組織起來的這支力量,就這樣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了,不過他也堅信,這個腐朽的朝廷也是大廈將傾,搖搖欲墜了,希望自己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囑咐張梁,將來如果黃巾起義失敗,太平道的弟子可以轉入地下,以宗教的形式宣揚和傳承他們的教義,把太平道的火種保留下去。
沒過幾天,張角就病重不治,黃巾軍陷入了一片沉痛哀傷之中,張角這些年來一直都是他們的大賢良師,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張角的死對他們是極大的打擊。
皇甫嵩很快就得到了張角已死的消息,皇甫嵩決心利用這個消息,他連夜發動了偷襲作戰,他把自己帳下的所有力量都用上了,畢其功於一役。
廣宗隻是一座小縣城,而聚集於此的黃巾軍足有十萬餘人,所以黃巾軍在廣宗城外建造了一座很大的軍營,和廣宗城形成一體。
皇甫嵩偷襲的就是廣宗城外的黃巾軍大營,張梁此時還沉浸在失去兄長的悲痛中,壓根沒想到漢軍會挑在這個時候偷襲。
各路漢軍從四麵八方同時發起了進攻,其中也包括公孫瓚的烏桓騎兵和劉備的義勇軍,廣宗的黃巾軍堅守了數個月,早已是強弩之末。
之前的盧植、董卓雖然沒有打敗他們,卻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傷亡和消耗,尤其是冀州黃巾軍的主力損失極大,等到皇甫嵩進攻的時候,他們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頑強抵抗了。
漢軍殺入黃巾軍的大營,皇甫嵩在戰前就已經頒下軍令,廣宗的黃巾軍都是太平道的死硬分子,所以不接受投降,一律殺無赦。
臧霸、馬寧帶領著自己手下的漢軍衝在最前麵,見到黃巾軍一律斬首,即使對方放下武器,想要投降。
十萬黃巾軍這一次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漢軍不接受投降,他們又沒有什麽戰鬥意誌,隻能是被漢軍驅趕著退向了清河河岸。
麵前是滿臉殺氣,麵目猙獰的漢軍,背後則是寬闊的清河,終於有那忍受不了的黃巾軍,高喊著他們的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然後縱身跳入了清河。
有人帶頭,就有人景從,到最後有大半的黃巾軍跳入了清河之中,以身殉道,剩下的人則和漢軍拚了個你死我活,最終三萬多人被漢軍斬首,跳河自殺的黃巾軍則多達五萬餘人。
打破黃巾軍的大營之後,繳獲了大量的輜重車輛,看來這冀州的黃巾軍確實是做了大量的準備,皇甫嵩一聲令下,將三萬輛輜重車輛全都付之一炬,漢軍可看不上這些叛軍自製的東西。
張角已經裝入棺槨下葬,皇甫嵩下令,命人將棺槨從地下挖了出來,然後打開棺槨,砍下首級,送入京都雒陽,向漢靈帝報捷,這可是鎮壓黃巾起義以來,最大的戰果。
十一月,皇甫嵩指揮大軍重重包圍了冀州黃巾軍的最後一個據點,下曲陽,張角的弟弟張寶被圍在城中。
巨鹿郡太守郭典向皇甫嵩獻上一計,他竟然早就在下曲陽的黃巾軍之中打入了臥底,在漢軍圍城之後,散布謠言,挑動黃巾軍內亂,然後趁亂打開了城門。
皇甫嵩指揮大軍攻入下曲陽,對於這些最後的黃巾軍,毫不留情,俘虜殺死了十萬餘人,皇甫嵩再一次做出了驚人舉措,將這十萬人的屍骨堆成了京觀,以震懾天下所有膽敢造反的人。
轟轟烈烈的漢末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黃巾起義,就這樣被漢軍鎮壓下去,雖然各地仍有很多黃巾軍餘黨活躍,可是黃巾軍的主要首領張角三兄弟全部被殺,黃巾軍的主要力量冀州、兗州、豫州的黃巾軍也都被鎮壓,黃巾起義宣告失敗。
收獲勝利的捷報,漢靈帝大喜,論功行賞,任命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晉封為槐裏侯,食邑八千戶,位極人臣,極盡殊榮。
朱儁被任命為右車騎將軍,改封錢塘侯,食邑也是八千戶,受命率軍回京,拱衛京師。
曹操也是立下大功之人,其父為其上下運動,漢靈帝也晉升曹操為濟南國相,主管濟南一郡的軍政事務,其收編的黃巾軍允許其保留五千人為濟南郡的郡國兵,其餘人員打散補充到漢軍各部。
盧植被皇甫嵩保釋之後,評論功過,總算是功大於過,仍然被任命為尚書一職。
公孫瓚倒是收獲頗豐,他率領的烏桓騎兵能征善戰,不過是協助皇甫嵩剿滅了冀州的黃巾軍,更是剿滅幽州黃巾軍的主要力量,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實際控製了遼西郡。
論功行賞之時,公孫瓚被任命為護烏桓中郎將,遼西郡太守,至於他最渴望的幽州刺史一職卻是落了空,朝廷直接任命了宗族大臣劉虞擔任幽州刺史,接管黃巾之亂以後的幽州大地。
公孫瓚對於這個決定十分不滿,所以他趁兵權在手,毫不含糊的牢牢控製住了遼西郡、右北平郡和遼東屬國,根本不理會劉虞的照會。
孫堅也得到了朱儁、皇甫嵩等人的保舉,被朝廷任命為汝南太守,也算是有了一個正式的出身,隻是沒能達成孫堅封侯的理想。
隻有劉備因為出身低微,名聲不顯,雖有軍功,也不顯著,隻是因為盧植的一層關係,最後按照軍功檢錄,授了一個涿縣的縣令,獲得了一個出身。
傅燮因為十常侍的緣故,在最後的評定之中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雖然皇甫嵩、朱儁、曹操等人都為其大加美言,卻依然敵不過宦官一黨的幾句耳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