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二 蝗蟲災害
五月十七,已經進入了仲夏,祁陽國偏遠的荊州卻因為氣候變化的原因,引致大批蝗蟲的出現,許多百姓的糧食都被一啃而空,因此民不聊生,百姓叫苦連天。
在發生災害的十幾天以後,荊州發生蟲災的事情才被一級級上報,君佑名一時震怒,坐於龍椅上,拿著奏折便直接甩在早朝上文武百官的麵前,所有人都戰戰兢兢的站在金鑾大殿之上,卻是沒有一個人敢說一句話。
君佑名銳利的雙眸在場上掃了一圈,卻是無比嚴肅的問道,“左丞相,對於這次災害,你有什麽看法?”
慕容欽微愣一下,他被點名了,他本來就秉著大氣不多喘一下的意思,盡量別讓皇上注意到,卻沒有想到皇上居然親自點名了,也隻能硬著頭皮說道,“啟稟皇上,由於蟲災發生的時間已久,怕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是無法製止這場災害。臣認為先找到災害的源頭,隻要將源頭滅掉,便沒有後顧之憂!”如此模棱兩可的說法,大家都懂說。但是慕容欽就會抓住了一個重點,便是源頭,隻有找到了源頭,才可以沒有後顧之憂。這便是君佑名沒有動怒的原因。
“右丞相,那你又有什麽看法?”君佑名看著站在對麵隊伍的上官晉,眸光裏似乎在打算著什麽,依舊厲聲的問道。
“回皇上,依微臣所見,確實要找到蟲災的源頭,隻是荊州的百姓此時已經肌不果腹,臣認為已經要派人送糧食前往荊州,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從而安撫民心!”上官晉結合了慕容欽的意思,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報”一個太監尖銳的聲音響起,一般情況下,隻有八百裏加急快件才會被批準通報。
“宣”君佑名的眉頭皺了起來,這不是一件好事,八百裏加急的通報,證明了事情的嚴重性。
“啟稟皇上,吳州和諸州都發現了蝗蟲,而且大片的良田都已經淪陷!”一個背負小竹筒的騎兵,雙膝下跪,風塵仆仆的證明他已經多日沒有休息,抓緊時間上路。
“朕知道了,退下吧!”君佑名聽著這樣的消息,無疑是雪上加霜,居然在其它地方都出現了蝗蟲,這樣會造成大批災民的出現,情況很是不妙。
“各位愛卿,現在又有何建議?”君佑名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卻還是應該要聽取其他人的看法,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更好地方法。
“啟稟皇上,現在受災的麵積在不斷加大,應該要立刻采取行動,派遣官員前往受災地方滅蟲,也派人監督糧食的運送,確保糧食可以送到災民的手中!”華太師此時便站了出來,指出了事情的嚴重性,同時也指出在糧食監督方麵要看得緊一些,免得其中有官員中飽私囊。
“臣附議!”彥尚書,六部尚書之首,很快也站出來支持華太師的說法。
然後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刑部尚書都紛紛站出來表示支持華太師的說法,很快便越來越多人支持華太師的說法。畢竟現在災害嚴重,救援就應該刻不容緩。
“眾愛卿說得很有道理,該要遣送糧食前往荊州。隻是如此重擔,誰又能擔當此任呢?”君佑名的眸光依舊在各個官員的身上掃了一眼,將眾人的表情一一收於眼底。
“回皇上,臣認為太子適合擔當此任!太子殿下以往都有微服出巡,體恤民情,相信太子殿下可以處理這次的蟲災!”上官晉身後的禮部尚書站出了隊伍,字字鏗鏘的說道。
其他人聽著禮部尚書說完後,也覺得禮部尚書說得很有道理,便紛紛點頭。
此時,五皇子派的其中一人,吏部尚書也出列說道,“臣認為五皇子也適合前往救災,五皇子也曾微服出巡,深入百姓之間,從根本上解決了許多百姓的問題!”
很快便站出了其他人都是紛紛表示支持太子或者五皇子前往救災,而韓國公和上官晉從此到終都沒有為二人說過什麽好話。因為他們是至親的關係,在此時不說話便是最好的幫忙,所有韓國公沒有為君祁念說一句好話,而上官晉也沒有為太子說什麽好話。畢竟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分別支持太子和五皇子,最後去救災的人就一定會在二人之中選一個。
“裴將軍,你認為呢?”君佑名聽著眾人爭論不休,卻是沒有出言阻止,看著裴將軍一直緊繃的表情,便出聲問道。
裴將軍想了想,便說道,“啟稟皇上,臣認為太子是最好的人選!太子作為未來的儲君,該是要擔當起此重大的責任!”
眾人便紛紛低頭,等待著皇上的決定。君佑名微頓一下,便說道,“裴將軍所說有理,便讓太子前往救災,裴將軍前往輔助!明日便出發吧!”
“兒臣領旨!”太子很是激動的領旨,這是父皇第一次將事情交給他辦,他該是盡心盡力。
“臣領旨!”裴將軍在皇上指明要自己前往輔助的時候,也是彎腰行禮。
“眾愛卿可還有要事啟奏?若是無事啟奏,便退朝了!”君佑名看著各人的神情說道。
眾人都沒有再出聲,李福臨看著如此狀況,便扯開了鵝公喉,大聲的喊道,“退朝!”
在得知前往救災的人是太子時,君祁念卻沒有任何不高興的表情,也沒有任何遺憾的意思,仿若事情根本與他不相幹一樣。
他們都在爭取著前往救災,可是卻忘記了救災失敗所要承受的責任。如若救災成功固然是好的,封賞是必定有的,百姓的口碑也是好的,如若救災失敗了,隻怕會成為百姓中唾罵的對象。
無論是不是他前往救災,他都一早想好了,最後這些榮譽都隻是屬於他的,太子還不是他的對手,他已經設下重重陷進等著太子往裏麵鑽,他正在等這麽一個契機,一個讓父皇對太子失望的契機,現在機會便送上門來了,果然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而太子卻是沾沾自喜,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感覺到,他是過於自信,認為這件事他一定能辦好,卻是沒有想到這件事,成為他以後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