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梟雄就是梟雄,拿得起也放得下
陳留城下,大日當空。
空曠的城門前,兩匹馬馱著兩個人,拉出兩條短短的陰影,漸漸走近。
程遠誌和曹操相互對望著,一陣默然無語。
前者伸出手拱了拱,半眯著的眼睛裏射出犀利的目光,定定注視著後者。
程遠誌很佩服曹操,一個本是執跨富二代的人,在漢帝國混亂不堪時,選擇做一個暴烈的能吏,直麵黑暗、企圖喚醒沉睡的帝國;又在漢帝國即將傾覆時,親自掌兵,力挽狂瀾。
單單是這份魄力,就值得敬佩。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曹操用了很多不光彩的手段。但仍不失英雄本色。
對望了一會,曹操沉聲道:
“兩伐徐州時,如果我沒有下令屠城,而是隻追究陶謙一個人的責任,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你是不是就沒有借口,糾集這麽多路諸侯來攻打我?”
程遠誌想了想:“即使沒有幫手,我若想攻打誰,實力也足夠覆滅他了。”
“畢竟我有那麽多士兵。”
曹操恨恨說道:“你……”
“你不費一兵一卒,得到了上黨、河內!”
“你不費吹灰之力,就接收了冀州、並州、青州、幽州、還有我的兗州!”
“你不費絲毫波折,就得到一半天下!”
“我不甘心呐……”
曹操長歎了一下,仰頭望向天空,眼眶忽然有些紅。
人與人,有時候還真的不能比啊。
他自認為家世已經足夠好了,但是跟幾個姓袁的一比……
完全拿不出手啊!
看看人家三個姓袁的開局,一占南陽、一占河內、一占渤海,全是富腴之地不說,周圍還沒有強敵,發展空間巨大。
想他曹操,文韜武略齊全,居然隻能來兗州這塊火山之地,六七個狠人紮堆在這屁大點的地方,附近還有青州百萬黃巾賊虎視眈眈。
一想到這裏,曹操就覺得憋屈!
此刻,他無比後悔當初先殺邊讓,後屠徐州的舉動。
若不如此,他的老父親就不會被陶謙報複而死,兗州也不會全境皆反、呂布就不會有可乘之機!
“袁射”更沒有借口來打他!
即使“袁射”仍舊還是要來打他,也不可能召集六路諸侯這麽多。
若隻是一路來攻,無論對手是誰,曹操都覺得,擁有兗州全境的自己,還是可以一戰的!
可惜,沒有如果。
曹操斜四十五度望著天,目露回憶之色:“昔日,我曾與你義父同朝為官,常以叔伯之禮相待,想來已有二十年了。”
“我亦與你同舉義旗,共伐董卓,這一幕幕猶在昨日,不想至今也已四五年矣。說來好笑,我尚不知你年歲多少。”
“三十有三。”程遠誌答道。
曹操感歎:“還記得你我初次在京師相見,皆是青春飛揚,意氣風發,不曾想,今日我已是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還要遭此大難。”
程遠誌微微頜首:“188年,那是一個冬天,你從陳留來到了洛陽,我家後花園……”
見曹操猛提舊事,大打感情牌,程遠誌撇了撇嘴,心道:任你說破天,今日你這條命,我要定了。
兩人相談半個多時辰,仍沒有談到正題,程遠誌安坐馬上,耐住性子陪曹操嘮嗑。
曹操忽然說道:“十年前,我曾與你有過一麵之緣,河北大地、幽州城外,黃巾遍野,萬人叢中回首看,黃巾獵獵塵彌天。”
莫非你已經探明我的底細……程遠誌訝然:“哦?那時你在何處?”
我怎麽沒看到你?
曹操沉聲道:“彼時,我隱於青草綠林間。”
“彼時如何?”
“正如此時此刻!”
這莫非是在詐我?程遠誌心下甚疑,默然不語。
看來自己的身份,曹操應該已經猜到了。
反正知道的人挺多的,多他一個又何妨?
兩人心照不宣,揭過這個話題。
曹操謂然歎道:“從第一次見麵,我就感覺出,你對我和本初充滿了敵意、戒備,對時任大將軍的何進,充滿了鄙夷不屑。”
“不知這是為何?”
程遠誌兩手一攤:“你們如今的結局,豈不正好說明了一切。”
一陣沉默後,曹操又問:“你這次出兵兗州,是要吞並我的地盤,還是要殺我?”
程遠誌口氣如常:“自是先吞並你的地盤,然後再殺你。”
曹操怒道:“那你為何當初勸我來兗州落腳?何不於河內當場格殺之!”
那時候殺你,名不正言不順啊,而且還有背刺盟友的嫌疑……於名聲大大的不利。
智者所不為也!
程遠誌不答反問:“孟德,你說是兗州對我重要,還是你對我重要?”
曹操不假思索道:“我!”
因為他知道,程遠誌興兵九路來伐,所做這一切,主要原因不是為了地盤,否則他沒必要把兗州分給其他人。
程遠誌搖頭:“不對。”
曹操一怔:“不會是地盤吧?”
當聽到“不對”的時候,曹操內心忽然有了一絲疑慮。
難道說程遠誌苦心積慮做這些的目的,就隻是為了擴大地盤:稱霸天下?
何必如此麻煩?直接提兵過來幹他不就完了?還用叫這麽多人,事後還要分地盤給其他人。
何必多此一舉?
程遠誌繼續搖頭:“孟德,你再想想。”
曹操鬆了口氣:“看來還是我重要!”
在曹操的世界裏,隻可能有是與否兩個答案,就像一枚銀幣,不是正麵就一定是反麵。
除了這兩個可能,他想象不到其他的答案。
程遠誌興師動眾,傾巢而出,將他從兗州霸主位子扯下來,無非就是兩個目的:要麽為了兗州地盤,兵進中原;要麽為了殺他曹操,兵進中原。
不會再有第三種可能了。
在曹操的思想裏,天下諸侯大戰,就隻有成王敗寇,奴役或者被奴役,壓迫或者被壓迫這兩種情形。
他想象不出會有第三種可能性。
因為在已知的曆史上,過往無數個朝代中,戰爭、造反、割據、這些甘願付出生命與血的行為,無不是為了利益和權力。
程遠誌直直望著曹操:“你和地盤對我來說,都不重要。”
曹操有點懵:“那什麽才是最重要的?”
程遠誌一字一頓道:“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這就是最終目的!”
“號召六路諸侯來伐,不是為了地盤,也不是為了取代你曹操,去當兗州之主,兵進中原、威壓天下。”
“我在讓這個世界,再也沒有你曹操。”
確切來說,程遠誌是想讓這個世界少死一點人,盡快完成統一,不再步五胡亂華、陸沉三百年的覆轍。
曹操的動作太慢了!
但這些理由不能跟任何人講。
正因如此,程遠誌必然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是孤獨的,是不被理解的。
今天說的這些話,也不能被第三個人知曉。
所以曹操此刻必須死。
無論他有多大的本事!
程遠誌緩緩將腰間長劍平遞過去,溫聲道:“孟德,用這把劍吧,這把劍鋒利、削鐵如泥、無痛!”
曹操惱火的瞪了他一眼,舉了舉他自己的劍,“不用,我有!”
長劍緩緩架在脖子上,曹操頓了一下,問道:“你會善待我的宗族家小嗎?”
程遠誌語氣堅定地回道:“會!”
曹操回頭,望了一眼陳留城門口,大驚失色的親族武將們。
他們此刻正在拚命往這邊趕來。
曹操對他們擺了擺手……
少頃,寒光閃過。
一代梟雄仰天倒下,蕩起灰塵陣陣。
天下大日高懸,四下裏一片靜寂。
夏侯惇等人徒步跑了過來,圍聚在曹操屍身旁,怒問程遠誌道:
“我大兄怎麽死了?你們談了什麽?”
程遠誌看了眼已經靠過來的速該、趙雲等人,放下心來,緩緩說道:
“隻談了一些往日在京城的舊事。”
“那我大兄為何要求死?”
二十萬大軍圍城,不求死他也活不了啊……
程遠誌淡淡道:“我不知道,曹操隻將你們托付給我,叫我善待你們的家小。”
“我答應了他,然後他就抹了脖子。”
“那你會遵守承諾嗎?”
“會!”
聽了這話,所有圍在曹操屍體旁的曹氏宗族武將,都鬆了口氣。
曹仁低下頭,喪聲甕氣道:“我等願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