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迷醉香江> 第九百六十九章 沒落的導火線

第九百六十九章 沒落的導火線

  無論在哪裏,拍電影的成本都是極其高昂的,所以,任何能增加收入的方法都是值得試的,任何可能的賣片市場都是絕對不能丟失的.

  對於絕大多數的香港電影公司來說,台灣市場更是他們能不能活下來的最大依賴.

  這也是為什麽原時空梁佳輝會因為在內地拍了垂簾聽政後哪怕拿了金像獎影帝,卻依然被香港所有電影公司拒之門外的原因.

  因為台灣封殺他了,他演的片子就進不到台灣市場.

  少了台灣市場,光靠著香港市場還能回本賺錢的電影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哪怕是嘉禾,邵氏,新藝城這樣的打開了東南亞市場的公司也不敢用他.

  不敢賭,

  再說了,也沒會跟錢過不去不是.

  八十年代初是這樣的,到了這兩年,隨著製片成本的與日俱增,特別是演員片酬打著滾的往上漲,拍一部電影的回本壓力更是大到沒邊了,也因此對台灣市場的依賴就更是巨大.

  而也正是因為這種巨大的依賴性,所以原時空的香港電影才會在丟掉了台灣市場後,很快的走向了沒落.

  可以這麽說,台灣市場的崩潰引致香港電影的沒落.

  從早些年香港電影的年度票房冠軍幾乎每年往上漲一大截開始,各種的外資就蜂擁的進入香港電影市場搶食.

  這其中最大的一夥外來戶就是台灣的資本.

  都看到香港電影掙錢,所以台灣的各種有著黑色背景的資本瘋狂的往香港電影市場湧入.

  這也是當年因為龍騰院線的組建而和雷覺坤鬧翻的陳榮美和馮炳忠他們有膽子挑戰龍騰院線另組新寶院線的底氣所在.

  因為他們不擔心拍出的片子沒地方賣.

  別的不說,首先台灣市場就不存在任何問題.

  隻是,資本的亂入,導致了大量的良莠不齊的電影從業人員的產生,特別是在龍騰院線以及嘉禾,邵氏,新藝城等掌握了絕大多數電影人員和資源的情況下,新寶院線以及背後的資本控製的那些小公司拍攝的電影是一部比一部爛.

  那段時間,新寶院線上映的片子真的完全就是在比爛的.

  然後結果顯而易見,新寶院線早就成了龍騰院線的一部分,


  但新寶院線的失敗,並不能澆滅台灣資本對於香港電影巨大利益的欲望.

  因為本土幾大電影公司和院線的抵製,我沒辦法出資到香港拍片不是?

  你們厲害,這個我們確實惹不過你們地頭蛇.

  但是我們有錢.

  有錢就不擔心我們沒錢賺的.

  我們投資不了電影沒關係,我們可以投資院線呀.

  在香港投資不了,我們可以在台灣投資呀.

  基於這種原因,台灣在今年,已經擁有了五條大行院線了.

  這些資本花大價錢從香港引進電影在自家的院線上映.

  說投資院線不算什麽.

  更誇張的事情多的是.

  比如,這些人能因為一個大導演的一個想法就直接買下劇本未定,演員未定,什麽都未定的一部口頭上的電影的台灣發行權.

  王京遇到過很多這種情況,他曾經就用十個字賣掉了一部電影的台灣發行權.

  哪十個字呢,“動作片劉德化和梁佳輝.“


  都說香港電影這些年瘋了.

  確實沒錯,香港電影瘋了.

  但香港電影瘋了的幕後推手絕對少不了早就瘋了的台灣資本.

  而台灣市場的瘋狂,引致香港電影市場吃的太肥膩了.

  僅僅是賣台灣片商的錢就足夠回本,或者說差不多回本了.

  然後剩下的本土票房以及其他的外埠收入就是純賺的.

  這種情況好不好,當然好了,有這麽一個讓自己大賺特賺的市場,傻子才不要呢.

  所以,在台灣市場的瘋狂輸入下,香港哪怕是再有遠見的電影公司,比如嘉禾這樣的,都忍不住大量的開戲,胡亂的開戲.

  而且就算嘉禾不亂開戲,你嘉禾自己的戲精益求精,可你管不住底下的衛星公司開戲賺錢啊.

  你自己賺錢總的讓人家也吃肉吧,這種市場環境下,僅僅讓人家跟著喝湯是絕對不行的.

  所以,嘉禾都難免這樣,更別說向氏兄弟的永盛還有早就一盤散沙,各自為政的新藝城那幾位了.

  這時候整個香港電影人都是瘋狂的,電影公司不顧自己的財政情況以及回本能力,瘋狂的,借錢都要開戲.

  而演員,工作人員呢,也都一個人軋幾部戲.

  但是,這些人卻沒發現影藏在過分繁榮下的巨大危機.

  那就是台灣市場.

  香港電影現在對台灣市場可以說是予取予求,你說賣多少錢,台灣的資本很多時候都不加考慮就同意了出價的.

  因為不管花多少錢買,都能有得賺嘛.

  而且,就算有些賠的,那也都是些小製作而已,無關痛癢的.

  在大製作,大卡司的製作中,都是能賺到錢的.

  可是,如果不賺錢呢.

  如果,非但不賺錢還賠大了呢.

  難道那時候台灣的資本還能像現在這樣予取予求,台灣市場還能像現在這樣敞開懷抱給香港電影嗎?

  沒人想過,完全沒想過.

  但這點,卻正是原來香港電影沒落的主要原因.

  因為有一天,台灣片商,台灣資本失手了,花了大價錢買回來本以為穩賺,而且大賺一筆的電影卻血賠了.

  這是一部什麽樣的電影,竟然能成為香港電影沒落的導火索呢?

  濟公.

  這部電影叫濟公.

  星爺,周星弛的濟公.

  超豪華陣容,

  導演是杜琪峰,主演是周星弛和吳猛達這黃金組合,另外女演員也有張曼玉,梅豔芳這樣的超一線.

  結果呢,這部電影讓各地的片商紛紛血賠.

  然後泡沫被戳破了.

  台灣片商王英祥花了三千萬買的濟公,結果賠的那個慘呀,吐血了都.

  然後慘痛的教訓讓台灣的片商紛紛幡然醒悟,這特麽感情投資香港電影也有這麽大風險呢啊.

  這尼瑪不行呀,不能風險全抗在我們身上啊.

  於是,一眾片商聯合起來和香港所有電影公司談判,說要設立一個天花板,就是說一部片子最多也就能賣多少錢.

  然後呢.

  香港電影公司自然是不同意的.

  你們靠我們賺錢的,竟然敢和我們談條件,活膩了.

  想得美,老子不理你們.

  看你們能拿老子怎麽樣.

  嗯,香港電影公司就是硬氣.

  隻是後邊嘛,就嗬嗬了……

  感謝書友阿林wwl的100幣打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