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鄉試出發
很快進入了7月。冷世安已經來信催李俊傑和蘇誌嚴盡早去京城,一來給路上多留些時間防止有意外,二來可以早些去熟悉京城環境,以免有水土不服之類的現象發生影響考試。和蘇誌嚴商量後,兩人決定進入中旬選個宜出門的日子就出發。
通州離京城約兩百三十公裏左右。大多數人選擇陸路或者水陸結合。完全走陸路中途不停歇的話大概要四天左右。如果水陸結合的話,路途會短些,但是中途需要換船,時間比較難控製,湊巧正好趕上換的船,那時間快一些,但是如果不湊巧要等船,那時間就慢一些了。
李俊傑和蘇誌嚴商量了一下,結合冷世安的建議,決定走陸路去京城,這樣時間有把握些。
“這次去京城,你要回家嗎?”蘇誌嚴平時沒有提過京城家裏的情況,李俊傑也怕勾起他不好的回憶,所以也從來沒有問過。現在兩人要去京城了,這個問題不可避免的要麵對。
“沒考完之前,我不打算回家。”可能年紀大了,再談起京城的家蘇誌嚴已經不再有過多情緒。
“其實之前我考取秀才的時候,我祖父有來信讓人接我回京城國子監讀書的,隻是我娘哭的厲害,我自己也不想去京城。後來聽說我家剩下的最後一個國子監名額給了我那同父異母的弟弟了。”蘇誌嚴繼續說道。
“你家有國子監的名額?”李俊傑聽到蘇誌嚴提到他家有國子監名額有些好奇。要知道作為全國的最高級學府,除了頂級學霸考進去之外,有不少生員是通過統治者為了獎勵辦事的官員而特別批準的名額進去的。能得到國子監名額的官員級別至少在四品以上的。
“恩,我祖父前幾年升為吏部右侍郎了。”
“吏部右侍郎?好家夥,合著你是個妥妥的管三代啊。”據李俊傑了解右侍郎妥妥的正三品。
“對不起啊,不是有意要瞞你的。我以前不太想提起家裏的事。”
“哪裏怪你,我也沒問不是。你祖父知道你這次來鄉試嗎?”
“知道,本來祖父去年縣學放假了就要求我回京的。但是我拒絕了,也跟他說了鄉試我有落腳的地方了。等考完了再回去見他。我祖父可能也考慮到了家裏的情況,怕影響我學習,所以同意了我自己安排,不過給了我一千兩的私房錢。”
“你要不打算回家住,就去我那裏住吧。房子夠大,聽冷世安說都收拾的好好的,隨時可以入住。我們到了就直接住進去。”
“好,跟你我就不客氣了。”
路線決定好了,接下來李俊傑就要決定誰陪他赴考了。
本來李林勝還是想陪著小兒子去考試的,但是擔心人數過多馬車坐的擁擠,人多了車速也會有影響,加上陶勇來李家後的表現確實可嘉,又有逃荒路上的經曆,最終李林勝夫妻同意就由陶勇陪著李俊傑赴京趕考。
不過陶勇在出發前被楊書蘭抓著狠狠惡補了一下煲雞湯的方法。楊書蘭就怕兒子萬一在京城沒人照顧,雞湯最補人,教會了陶勇,好歹保證萬一真沒人照顧兒子,陶勇還能煲雞湯給兒子補身子。楊書蘭還想教陶勇其他的,可是陶勇在廚藝方麵實在沒有天分,最終隻有雞湯學的馬馬虎虎的。
李俊傑按自己的想法收拾了行李。窮家富路的道理人人都知道,所以銀錢方麵自然是要帶足的。李家現在家底豐厚,去寸金寸土的京城,李林勝夫妻深怕兒子出門不夠錢花,給了兒子近三千兩的銀票外加一些碎銀。
保險起見,李俊傑讓他娘把大額的銀票用油紙包好,有的縫進了他和陶勇穿的布鞋鞋幫裏,有的縫進了他經常帶的巾帽,有的被他卷起來放進了他經常用的空心的發簪裏。隻留下了兩百多兩的銀票及一些碎銀子放進了兩人行李箱內,兩人穿的外衫袖袋裏也分別放了幾十兩銀票和碎銀子方便隨時取用。、
除了銀錢,李俊傑帶了四套換洗衣服以及兩雙他娘縫製的布鞋。幸虧現在是夏天,換洗衣服都比較輕薄,沒占多少空間。占行李最重的還是李俊傑常用的書籍筆記這些。
這次不像上次去揚州路程近,四天的路程,李俊傑擔心路上萬一遇上突發狀況,所以除了生活用品,他還去德濟堂備了些常規的藥,像跌打損傷的,止血的,預防傷寒的等。為了方便攜帶,李俊傑選擇了貴一些的藥丸或者小瓷瓶裝的藥粉之類的,都用油紙包好防潮。
除了藥,李俊傑還惡作劇的帶了一小罐幹辣椒磨成的粉。這玩意在李俊傑看來是比較實用的。遇上意外撒上一把出去,那效果應該跟毒藥一樣的效果了吧。
就這樣,一切準備就緒。跟蘇誌嚴約定的日子到了,關係近的人,都知道他要去京城考試的日子,所以來他家給他送行的人不少。爺爺奶奶過來那是肯定的,尤其是爺爺的目光裏飽含了期盼。讓李俊傑意外的是大伯夫妻還有李俊生夫妻居然也來了。
不管怎麽樣別人誠心上門來送行,也是份心意,李俊傑一一道謝。在眾人的目光裏,李俊傑上了牛車離開了家。同去縣城的還有他爹娘和大哥。
到了縣城,很快就和蘇誌嚴匯合了。蘇誌嚴帶了一個小廝,李俊傑帶了陶勇。一行五人,在家人擔心的目光裏出發了。
路上馬車無可避免有些顛簸,為了保護眼睛書是肯定沒法看的。閑著的兩人有時討論學問,也有時聊聊家常,或者撩開了車簾欣賞沿途風景,一路上不算太無聊。
災民應該大部分返回原籍去了,路上並沒有遇到多少災民。這樣側麵說明北平省的天災已然過去。不過通過和冷世安的信件往來,聽說跟北元的小中規模戰爭還是一直存在。天災對北元境內的影響依然沒有緩和的現象,北元缺糧,隻能發動戰爭搶奪。
除了第三天經過丹陽縣的時候,遇上了一場比較猛的雷陣雨在一個就近的亭子躲了半個時辰的雨,一路上還算比較順利。總算在第四天的中午遠遠看到了一座城門,城門上寫著通濟門三個字。
後世李俊傑在南京上學工作時,並沒有通濟門這座城門,確切的說應該是經過了時間的流失、戰火的洗禮以及政治運動等因素,這座城門沒能保存下來。不過後世大一開學的時候,自己曾和送自己開學的爸爸一起瀏覽過一些曆史古跡,其中就有通濟門遺址。
李俊傑依稀記得當時遺址旁邊的石碑上明確記載了通濟門曾經是當時作為京都的南京最大的城門。也因此,李俊傑才對通濟門這三個字有印象。隻是後世看到的隻是遺址,沒有辦法想象出作為最大的京都城門是如何的宏偉壯觀。
現在自己即將經過這座城門,李俊傑自然要仔細看看這座城門最初的模樣。
懷著複雜又激動的心情,隨著馬車隊伍的移動,通過了秦淮河護城河吊橋,李俊傑看著越來越近的通濟門。
後世隻是看過遺址,而現在自己居然要親自從這座城門下經過,而且是在建造這座城門的朝代。李俊傑心想估計沒幾個人能有自己這樣的經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