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縣城私塾
不知不覺兩年過去了,李俊傑滿了六周歲,按古代的年齡算法已經算7歲了。這個年紀在現代已經可以正式上小學了。
兩年多的時間,李俊傑對於啟蒙的四本書,無論是書的內容還是字詞句的釋義都已經滾瓜爛熟。為了以後考試能拿到高的卷麵分,李俊傑深深知道字好與壞的重要性。
後世拿慣了鋼筆圓珠筆,現在換成毛筆,除了苦練別無他法。
為了寫一手好字,李俊傑厚著臉皮讓他爹花了1兩銀子買了一本《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
之所以選這本字帖,李俊傑是覺得這種書法比較接近於後世的楷體。字紋清晰,一目了然,也非常接近於這個時代的印刷體。李俊傑後世的時候就不喜歡那些潦草的字體,總覺得字就是要給別人看的,讓別人簡單容易地看懂是種尊重。
人小,手沒有力氣,為了能練好字,李俊傑會在練字的時候給自己的小手臂上綁一個半斤左右的沙袋。先在沙盒裏練,有把握了再在紙上練,這樣不會浪費紙。
這個時代的紙還是比較貴的,就算李俊傑用的是最便宜的四尺宣紙,一刀紙100張也要一兩銀錢。一張紙能裁出大概15張A4紙。
一開始,每次李俊傑練完字,手都沒法拿筷子吃飯。家裏人看的既心疼又有所期待。看著這樣有天分又勤奮努力的“兒子”“弟弟”,讓家裏人供李俊傑讀書的信念更堅定。
李俊傑的辛苦付出是有所得的。經過這樣刻苦的練習,他現在的字已經能見人了。用李夫子的話說“已經能看出一點風骨了”。
這兩年隻要有空,李俊傑就纏著教家裏人認字,因為李俊傑深深知道識字的重要性。在他的孜孜不倦下,效果明顯。李林勝楊書蘭日常簡單的字都能認識,隻是不會寫。而大哥大姐二姐身上,李俊傑下了更多功夫,他們現在字基本上認全了,一些簡單的字也會寫,隻是寫的跟狗爬的似得。他們不需要參加科舉,又加上平時承擔了家裏的活計,沒有那麽多時間專門來練字,在幾人的字練的稍微能看看後,李俊傑也放棄了逼他們更進一步的想法。
這幾年,地裏的糧食收成穩定,大哥李俊明跟著林力叔打獵,家裏基本上不缺肉吃,還能有多餘的獵物拿去縣裏換錢。
另外有繡花天分的大姐瓊花和二姐梅花在三嬸的指導下繡活已經小有所成,每個月單兩姐妹的繡活換成的銀錢就有一兩左右。楊書蘭疼兒子但也不苛刻女兒,兩姐妹的繡活賺的錢,楊書蘭隻留一半在公賬上,另外一半幫女兒收起來,打算留給女兒出嫁的時候作為壓箱底的銀錢。
家裏最大的開銷就是供李俊傑讀書。也幸好現在家裏隻有他一個讀書,就這樣也幾乎是傾全家之力才有餘錢供得起他讀書。
這兩年老宅那裏,大堂哥考了兩次,童生試都沒有過。二十歲眼高於頂的大堂哥年齡實在大了,不能再拖了,最後娶了縣裏一個開雜貨鋪家的獨生女。聽說大堂哥其實瞧不上大堂嫂目不識丁的,隻是他還沒有考上秀才,家境也一般,為了以後能有錢繼續讀書,隻能娶了家裏小有積蓄的又是獨生女陪嫁稍微豐厚的大堂嫂。成親後,大堂哥就從私塾搬了出來住進了嶽父家。
村裏的學堂已經無法滿足李俊傑的讀書進程。太重視李俊傑的李夫子親自上門找李林勝談李俊傑的讀書問題。
“俊傑這孩子讀書有天分也上進,是我這些年遇到的最好的苗子。你們可不能耽誤孩子。我這邊已經教不了他更多了,我希望你們能送他去縣城私塾正式學習,走科舉的路。不出叉子,這孩子應該能有所成的。”李夫子有些羨慕地看著李林勝。
羨慕李林勝生出了個有天分的孩子,不過不管怎麽說這孩子也算是自己同族後輩。這孩子要是走的遠,對整個李家家族都是有好處的。所以他才這麽重視親自上門,就是擔心萬一孩子家裏有難處耽誤了一個好苗子。
“你們要是有什麽困難,盡管告訴我,我能幫的一定幫這孩子。我也跟族長打過招呼。要是你們有什麽需要幫忙的,一定跟族裏說,但千萬不能耽誤孩子讀書。”沒等李林勝表態,李夫子又繼續說道。
“族叔,您放心,我們一定會繼續供栓子讀書的。現在我們一家還供得起,不需要族裏幫忙。”李林勝看夫子這樣重視自家兒子很是開心。
“縣裏的私塾有好多家,我了解的情況其中有兩家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是束脩適中,每年院試,他們兩家的學生也總有所獲。一家就是城西的張家私塾,也就是你大哥家俊生在的那個。還有一家是城東吳家私塾。”李夫子喝了口茶水繼續說道,
“張家私塾束脩是五兩銀錢一年,而吳家私塾束脩要貴一些是6兩銀錢一年。兩家的夫子比較起來,吳家私塾的夫子要更加嚴格一些,另外吳家私塾進學前要考試過了才能進,而張家私塾不需要考試。也因此吳家私塾學生少一些,而張家私塾學生多一些。你們可以自己考慮一下進哪個私塾,要是進吳家私塾,俊傑考試是不需要擔心的。”李夫子介紹了這兩家私塾後寒暄了幾句就離開了。
最後李林勝和李俊傑商量了一下決定去吳家私塾。一來李俊傑不想跟大堂哥李俊生碰上,二來李俊傑私心認為便宜沒好貨。學習這個東西還是要跟誌同道合的人一起有意思。張家私塾雖然便宜卻不設招生門檻,那就意味著什麽樣的人都能去,生源複雜。
很快,李林勝就帶著李俊傑去吳家私塾報名。
在等待安排考試的一端時間,通過和私塾守門大爺的聊天中李俊傑了解到,吳家私塾夫子有三個,都是秀才出生。
一個是開辦私塾的吳夫子,負責甲班的教學,甲班主要是四書五經以及《明算》和《大明律》已經學完了,這個時候開始學八股文為院試做準備;
一個是蔣夫子,是私塾聘請來的,負責乙班的教學。乙班都是四書五經考試通過了的,增加了《明算》和《大明律》;
還有一個是吳夫子的兒子,學生稱其為小吳夫子,負責丙班就是新生班,需要帶著學生熟讀四書五經。聽說小吳夫子自己是邊授課邊讀書準備鄉試。
吳家私塾有個吳管事,是吳夫子的族兄,專門負責私塾運轉的,包括新生報名,辦理入學住宿手續等。
負責新生考試的是小吳夫子,小吳夫子結束一堂課後,吳管事就帶著李俊傑進了私塾,李林勝隻能在門房裏等著。
李俊傑被帶到了一間掛著孔夫子像的堂屋裏,看到了坐在主位上的二十五六歲左右的小吳夫子,李俊傑行了正規揖禮。禮畢,李俊傑做了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
小吳夫子看著下麵的幼童,容貌俊秀,口齒清晰,站姿筆直,衣服整潔,就單從一個鄉下孩子見了城裏的夫子沒有露怯,小吳夫子有些意外,雖還未考試,就小童目前表現,小吳夫子是滿意的。
“背《幼學瓊林》的卷一天文。”小吳夫子出題了。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夭,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雨暘時若,係是休徵;天地交泰,稱斯盛世。”李俊傑吐字清晰,不急不慢的背誦完。
““事先敗而後成,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事將成而終止,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這句話出自哪裏,何解?”
“此句出自《幼學瓊林》的卷二地輿,意思是做事先失敗,後來才得以成功,叫做“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事情將要成功,隻差最後一點點,半途忽然停止了,就稱為“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雖然有誌者事竟成,佇看榮華之日;成丹者火候到,何惜烹煉之功。”此句出自何處,何解?”
“此句出自《幼學瓊林》的卷二十二科第。意思是雖然這樣,但是有誌者事竟成,終有榮華富貴的日子;火候到了仙丹自然就能煉成,千萬不能吝惜修煉的功夫。”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什麽意思?”
“玉不打磨雕刻,便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也就成不了才。”
一問一答結束後,小吳夫子指了指旁邊已經擺好筆墨紙硯的桌椅道:“寫下《三字經》第一段。”
來到桌前,李俊傑發現桌子有些高,就沒有坐下,磨好墨,直接彎腰默寫。早已背的滾瓜爛熟了,下筆流暢,一小會兒就完成了,遞交給小吳夫子。靜靜地站在下麵等候。
小吳夫子看著這段文字,又有些意外,以這個年齡的孩子,字如此工整甚至隱隱有些風骨,實在難得。此子不錯,小吳夫子有些期待這個孩子的成長。
“你明天正式入學,出去找吳管事辦理入學。既然你知道“玉不琢,不成器”是什麽意思,夫子希望你能時刻記住這句話,刻苦學習。”小吳夫子最終叮囑道。
李俊傑再次行揖禮應:“多謝夫子提醒,學生會謹記於心。”
吳管事就在門口等著,一起出去後找到李林勝,為李俊傑正式辦理入學手續。6兩束脩隻包含了住宿費,但是不含吃飯的錢。如果是在私塾裏吃,根據每天自己選的餐定費,自己交於飯堂打飯的嬤嬤。另外還需要購買課本四書五經以及對應的的注解。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還有一本《明算》,一本《大明律》。
《四書》的標準答案用朱子集注,《易經》用程傳和朱子本義,《尚書》用蔡氏傳及古注疏,《詩經》用朱子集傳,《春秋》用左氏、公羊、穀梁三傳及胡安國、張洽傳,《禮記》用古注疏。
這些統一的注解就是考試的標準答案。考試想要通過就得背掉這些全部的答案。
這些注解說實話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束縛了這個時代的讀書人的思想,李俊傑想著估計也是統治者為了減少被人造反的概率幹脆用這些思想束縛住讀書人。
這些書加注解,如果在外麵書店買一套需要八兩左右,但是在私塾裏買隻要七兩半。用後世的理解就是一個是零售價,一個是批發價。吳家私塾估計是沒想在這些書上多賺錢,所以批發進來的書也沒多收學生們太多。毫無疑問在私塾買書更劃算。
辦完入學手續,李俊傑找到了自己的宿舍。一間屋子6個床位,每個床上統一的床墊、被子和枕頭。,每人一套桌椅以及放私人物品的立櫃。李俊傑的這間宿舍目前包括李俊傑隻有兩個人入住,所以李俊傑選了靠窗戶的光線稍微亮的床位。摸了摸床鋪,能看出床單,被套和枕套是新洗過的,可以直接入住。
出了宿舍,李俊傑大概了解了一下私塾的結構。四進的屋子,一進有三間大教室,一間書舍,也就是後世學校的圖書館,隻是這個時代書籍太貴,所以像這樣的私塾裏的書舍規模不是很大,有些書籍也是夫子們平時抄寫來的。一進還有一間夫子們辦公休息的屋子;二進大一些,飯堂,澡堂,宿舍以及晾衣場都在這裏。澡堂後麵蓋了間廁所,有幾個蹲坑,用完有水衝幹淨進入下水道再進入專門的帶蓋的茅坑裏。這樣避免了廁所裏氣味過於難聞,平時也有專人打掃;三進和四進是吳夫子一家的住房。平時學生沒有夫子的允許是不能進入三進和四進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