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分工準備
來到堂屋,兩張桌子上大伯母已經分好了吃食,所有人都是一碗白稀飯加窩窩頭以及一些農家鹹菜。女人、孩子一桌,男人一桌。不過很明顯男人那一桌稀飯稠很多,窩窩頭也多一些,幹活的。俊傑有點慶幸自己穿成帶把兒的了,畢竟古代重男輕女尤為嚴重,就是後世文明程度已經那麽高了,在一些地區仍然有些重男輕女的思想。
關於吃食,一天早晚各一頓,李俊傑也沒辦法從吃食上來判斷現在到底是曆史上的哪個朝代,大米畢竟本身就是原產於中國和印度,幾乎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就已經證明大米很久就存在了。窩窩頭是類似於玉米的雜糧做的,大人們稱玉米為玉麥。俊傑依稀記得玉米在明代就已經引進中國了。
後世的李俊傑是出生在江蘇的一個縣城,那裏玉米稀飯幾乎是農村早飯的主食,因為長壽的老人多,李俊傑所在的縣城還因此被評為世界長壽之鄉,有專家認為玉米有很大功勞,可以說後世的李俊傑對玉米再熟悉不過了。
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好幾畝地種玉米的,小時候李俊傑的父母為了逼孩子好好讀書,但凡農忙必定逼著李俊傑一起下地。李俊傑小的時候,那時還沒有機器播種的,都是人工。所以玉米從播種到移栽,李俊傑依然記得如何操作的。
這一世的玉米卻和後世的玉米有些差別,首先玉米個頭就很小,又細又短,顆粒也沒有後世飽滿,口感也沒有後世香甜。李俊傑之前有被大姐帶去過家裏的玉米地給大人送水喝,再大概看過村裏玉米地的形勢後俊傑就大概清楚為什麽玉米跟後世比起來又小又短了。
這裏的玉米秧是一個緊挨著一個,種的那叫一個密啊,不說李俊傑後世就知道玉米怎麽載種的,就是高中生物也有類似原理就是有些農作物不能種的太密,太密的話,一方麵土地肥力不夠,一方麵太密影響日照,古代本來肥力就沒有現代各種化肥厲害,再種的如此密,那收成能有多好。李俊傑隻能嗬嗬了。
李俊傑現在沒想過要為這個做出任何改變,畢竟一個才剛會控製不尿床的小蘿卜頭且不說大人不可能會相信,更危險的是太過妖孽了可能會被抓去燒的。這在迷信的古代就是家常便飯啊。
前一段時間還聽說村裏有小孩因為打雷嚇著了有點呆呆的,結果家裏人沒想過去醫館看,直接喊了神婆來做法,李俊傑當時好奇跟著二姐去湊熱鬧,看到那孩子被強灌了一碗燒了符的水,李俊傑看著都覺得胃不舒服,也更加小心隻做一個孩子應該做的事,也許稍微聰明一點,但絕不出格,畢竟槍打出頭鳥的道理李俊傑一個奔四的人還是悟出來了的。
這個時代也有小麥,隻是小麥產量太低,價格比較昂貴,所以家裏輕易不見白麵做的吃食。
等爺爺奶奶都開始喝了第一口粥後,兩桌的人才陸陸續續開始動筷子,很快,桌上隻聽到此起彼伏地呲溜吸粥的聲音。
李俊傑人小,一碗粥下去肚子就覺得撐了。所以每次李俊傑都是提前把窩窩頭掰開,留自己吃的,剩下的就給他娘吃。桌上的窩窩頭是有數的,自己分到的歸自己,所以自己能剩的可以自己決定給誰吃,別人也沒法說什麽。大姐和二姐是女孩,飯量不大,可他娘楊書蘭每天都要幹農活,李俊傑還是比較心疼。爹和大哥在男人那一桌,他們一般是可以吃飽的,畢竟家裏還指望他們用力幹活呢。
看到李俊傑又遞給二弟妹那一大半窩窩頭,大伯娘小薑氏邊嚼著自己的窩窩頭邊酸著說:“哎呦,還是弟妹有福氣,看俊傑這麽小就知道疼娘了,哎,我就命苦了,就沒人心疼”,說完還瞪了大堂姐和二堂姐兩眼。李俊傑娘接過那半窩窩頭,抬頭對著大伯娘回到“大嫂不用羨慕,改天俊生中舉了,大嫂就坐等著享福了”。
李俊傑一直覺得他這一世的娘情商一定不錯,從平時的一些小細節就能看出來。就像現在,哪怕平時心理因為婆婆偏疼大嫂一些而有些不平,但是大麵子上絕不表現出來給人抓到把柄。每次對上大伯娘,他娘總能說到大伯娘心裏而化解那些酸不溜秋的話。
就比如現在,對麵的大伯娘聽了他娘的話後笑臉如花,心裏那點因為弟妹多吃了半個窩窩頭的酸勁就沒了。李俊傑心裏為他娘給大伯娘畫大餅的行為豎起來大拇指。
大伯娘這個人在李俊傑看來,人還算勤勞,不算是個聰明的人,肚量也不大,很是計較得失不願意吃虧,不過命不錯,嫁到姑姑家,不用被婆婆磨搓。
陸陸續續地,大家都放下了筷子,女人們認命的收拾桌子就連俊傑七歲的二姐都幫忙收拾就近的碗筷。不一會兒桌子就收拾幹淨了。就聽到爺爺喊“碗筷就讓荷花他們姐妹收拾,其他人留下來商量一下老三後天成親的事”。很快人都齊了,最小的李俊傑也依偎在娘旁邊光明正大的偷聽。
李大山看了一圈,敲了敲他那隻有些曆史的旱煙槍,重新點上煙葉後說到:“後天老三成親,最近正好田裏沒什麽活,明天老大老二問你們娘拿些銀錢去集市上把要請客的菜提前買回來,買哪些,買多少,聽你娘的吩咐。”李俊傑大伯和他爹應了。
李薑氏跟著道:“老大媳婦你這兩天把老三迎親的衣服趕出來,等一下去我那裏拿衣服料子”。小薑氏應是。
李薑氏又看了李俊傑娘一眼“老二媳婦,你燒飯手藝好,明天老大他們食材買回來後你帶著荷花他們幾個把食材都清洗好,後天也由你掌勺”,李俊傑娘聽後自是也沒有異議,畢竟是小叔子成親,作為嫂子幫忙是理所應當,雖然分到的活計明顯比大嫂重。
活計分好後,大家都各回各屋。小薑氏也從薑氏那裏拿了料子回屋做活了。
“老頭子,你真的想好了等老三成親後就給他們三兄弟分家?”東屋的薑氏開口問老頭子。雖然自己有些偏心自家侄女,可下麵的孫子都是親孫子,自己也是疼的。
“嗯,不能耽誤俊生讀書,家裏的銀錢都要準著他先,俊生明年要下場了,俊生跟我說他應該沒問題。”看著薑氏有些不舍的表情,李大山繼續道:“俊生以後要用錢的地方多,二房孩子多,過兩年俊明也到了要娶親的年紀,成親要一筆錢,後麵瓊花和梅花出嫁也要嫁妝,用錢的地方多。現在老三成親了,後麵也會有孩子出生,房子都不夠住,都是要用錢的,還不如現在分了,我這個當爹的總會分給他們能養活自己的東西,隻是大部分還是要留給俊生讀書。”
老頭子也不知道是想說服薑氏還是想說服自己沒錯又補了句:“他們要是有本事以後日子也會好過的。再說以後俊生出息了,他們做叔叔的總歸能占到光。”
李大山和薑氏的決定李俊傑爹娘和三叔都不知道。李俊傑要是現在知道的話準會和大伯家一樣高興。
前世李俊傑性格比較獨立,總覺得自己奮鬥出來的東西才是自己的,一個人如果夠努力夠優秀就算沒有家裏的支持依然能闖出一片天,一個人如果不努力好吃懶做就是家裏給他金山銀山他還是會最終敗光。
現在家裏大家賺的錢大部分都花在了大堂哥身上,這本身就不公平。同樣是孫子,李俊傑為自己的大哥叫屈,至於自己,李俊傑曾仔細想過這個問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更古不變的真理,就是後世,絕大部分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比早早初中畢業的孩子出人頭地的機會要多的多,並不是說讀書是唯一的出路,而是讀書比不讀書多了一條出路,給自己的人生多出了選擇的機會。
而古代,讀書人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動。就看秀才過堂見縣官都不用下跪就知道有多高的地位了。李俊傑就算不是很聰明,但是經過現代的十多年的應試教育的魔鬼訓練,早就練就了學習考試的技巧。在後世李俊傑都為了不回家辛苦種田拚命讀書,沒道理現在多了幾十年的閱曆還要去麵朝黃土背朝青天地做最累的農活。
李俊傑沒考慮過經商,都知道古代商人地位還不如農民呢。所以讀書是李俊傑唯一的選擇,如果不分家,李俊傑讀書的路就被堵死了。以爺爺奶奶的偏心,家裏有限的錢財肯定會優先供給大堂哥。古代科舉是很費銀子的,隻要大堂哥一直讀書,其他孩子壓根就沒有機會再讀書。隻有分家了,李俊傑才有可能有機會讀書。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李俊傑還沒醒的時候,李林友和李林勝就出發去集市了。李家村相對而言靠近縣城一些,所以一般村裏人辦大事都是去縣城集市采購。從李俊傑家到縣城大概十二裏路,走路要接近一個時辰。這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村裏人為了省錢一般都是步行去縣裏,回來的時候如果東西多背不動的情況下才會考慮租車。從縣裏租車到李俊傑家一個人大概要5文左右。
等到中午,李俊傑爹和大伯就回來了,每個人挑的籮筐裏都塞滿了食材。李俊傑也作出小孩興奮狀跟著二姐去看籮筐裏的東西。有大蓮魚,板油,豬腳,豬肉,每個品種分量都挺多,畢竟明天有很多客人。
蔬菜不需要集市買,村裏人都這樣,誰家辦事蔬菜都相互湊,畢竟都是自家種的,你家一把,他家一點就夠了。李俊傑家因為女人們勤快所以後院的蔬菜還真不少,現在又是初夏,正是蔬菜繁多的季節。鄉下宴席,對於常年見不到幾次葷的農人來說,別人來吃的主要是葷菜,葷菜才能體現這個主人家的家底如何。
現在的天氣雖然還未進入三伏天,不過也不算涼快, 為了防止魚肉壞了,李俊傑娘把魚和肉稍微用鹽抹了一下,然後放進了後院的菜窖裏。
一整天,全家都在打掃的打掃,洗刷的洗刷,忙落了一天後整個院落看起來更整齊了。三叔的房間,奶奶薑氏帶著小薑氏一起鋪床,床上灑了棗子桂圓花生和連子,寓意早生貴子。三叔滿臉笑容的帶著李俊傑大哥給大門以及自己屋子的門窗上都貼上了鮮紅的大喜字,讓整個李家看著更喜慶了。李俊傑自己也變得雀躍期待這場親事的到來。畢竟來古代這麽就還真沒見過現場版的古代成親儀。
天快黑的時候,李俊生也請假回來了,要不是怕別人戳他脊梁骨,李俊傑估計這個“清高”的大堂哥應該是不想回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