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競爭!

  楊林和蘇小悅騎行回家的時候,聽到路邊有人在唱歌。


  “我是個窮知青啊,我遊蕩在外灘上。誰要是敢小瞧我,砰砰就兩拳頭。我是個小癟三,我口袋裏沒鈔票。壯著膽子去外灘,還想搞對象。苗條的身材,美呀美、美呀美,甜蜜的嘴唇,甜如蜜、甜如蜜……”


  蘇小悅聽了,羞澀的笑道:“天哪,這是什麽歌?”


  “無業遊民的歌。”楊林哈哈一笑。


  年輕人的世界就是這麽簡單而又快樂。


  知青聚會過後,楊林投入到兩家瓜子店的經營和運作中。


  這兩家店,是楊林的商業基礎,他要先要把這兩家店管理好,再進行新店的擴張。


  第一百貨店的生意很穩定。


  在炒製奶油西瓜子的基礎上,楊林又加入了原味葵瓜子和原味南瓜子,豐富了瓜子的品類。


  自從上次楊林到大哥家裏說過那番話後,店裏的錢財就沒再少過。


  大嫂王麗麗也越來越適應了做生意,收錢、售貨做得十分到位,也學會了和顧客聊天。


  很多看了報紙前來的顧客,並不知道“瓜子西施”是誰,都把王麗麗當成了瓜子西施。


  限製店鋪發展的,還是人數。


  七個人的限製,讓楊林很不好安排。


  原來隻賣奶油西瓜子,銷量也能達到一千三百斤左右。


  現在加入了南瓜子和葵瓜子,品種雖然多了,但瓜子總量的銷量還是差不多,並沒有明顯的突破。


  因為四個工人,每天的炒製能力有限!

  楊林覺得這種模式必須改變,不然哪怕開更多的店也沒用。


  經過一番思索,楊林租下了一個廢棄的廠房,稍微改了一下,變成了小林瓜子鋪的生產工廠。


  這個生產工廠,當然是隱秘的。


  私營企業,在這個時代,是禁忌。


  楊林把大部分的葵瓜子和南瓜子炒製,放到了這個生產工廠裏進行。


  他一次性聘請了十二個炒瓜子師傅,他們吃住都在附**房裏,上班就在生產工廠裏。


  生產工廠不掛牌,生產的瓜子,由晚間運送到小林瓜子鋪去。


  工廠裏的工人,和店鋪的工人互不聯係,彼此都是獨立運作的。


  店鋪裏仍然有工人在炒製瓜子,整個營業時間段,四個師傅幾乎不間隔的炒製。


  這麽一改,小林瓜子鋪的銷量直線上升。


  第一百貨店每天的銷量,提升到兩千斤左右!

  楊林給這家店又增加了一個售貨員。


  四個炒貨師傅,三個售貨員,每天賣出兩千斤左右的瓜子!

  任何一個人,不管是路過的,還是顧客,都不曾懷疑小林瓜子鋪的生產能力。


  這麽多人的鋪子,一天賣出去一千三百斤瓜子,或者賣出兩千斤瓜子,外人是不知道的。


  別說外人了,便是幾個炒瓜子的師傅,也不知道個中關節。


  掌握了發財方法的楊林,開始物色第三家店的店址。


  楊林對店鋪的選擇,一是看地段,繁華地段的十字路口是首選,其次是居民多的巷子口。


  他把第三家店,選在自家巷子口。


  這裏並沒有現成的店鋪,楊林便在路口租了個一層的房子,和房東商量好,打通一扇麵向路口的窗戶。


  通過這扇窗戶,第三家小林瓜子鋪外對營業了。


  上次知青聚會,楊林發現,很多知青回城之後,都處於待業狀態。


  楊林便通過知青內部發出消息,聘請了一批女知青來站櫃台。


  有些女知青要麵子,不願意到個體戶店裏來工作,但有些家庭條件一般的女知青,還是願意在正式工作分配下來之前,先找一份工作替代。


  炒瓜子的師傅,楊林都是從鄉下招聘能夠吃苦耐勞的青壯年勞動力,站櫃台的售貨員,則在知青內部招聘。


  每一家店,都是差不多的配置,四個炒瓜子的師傅,搭配兩、三名站櫃台的售貨員。


  到九月份開學的時候,楊林已經在海都市裏開了六家分店!

  這六家分店,瓜子的銷售有多有少,平均下來,每家店的銷量,可以達到800斤左右。


  生意最好的店,還是第一分店和第二分店,這兩家店的銷量,占據了總銷售額的一大半。


  六家店的日銷量,達到了4800斤!

  降掉損耗、人工、房租等開支,楊林每天淨賺2000元左右。


  楊林悶聲發大財,每天不是在忙著進貨,就是在幾家瓜子鋪之間遊走,監督管理店鋪。


  一個月下來,生意有好的時候,也有差的時候。


  楊林最後統計了一個月的利潤,居然有五萬多元!

  這麽多的錢,讓楊林欣喜若狂。


  他也不敢跟別人分享這份賺錢的喜悅。


  哪怕是家裏人,他也不會把實情說出來。


  每次家裏人問起生意情況,楊林都會說還行,一個月能賺幾百塊錢。


  對每個月工資隻有三、四十塊錢的工人來說,楊林每個月能賺幾百塊錢,已經是一筆巨款了。


  而這筆數目,也是大家所能接受的。


  如果他說出實情,隻怕反而沒人相信了。


  就連王麗麗,也不知道楊林具體能賺多少錢。


  因為她並不知道瓜子的進貨價格,對每天的開支,也不曾仔細的算過賬,她其實是個很簡單的人,每個月能有工資拿就知足了,平時在店裏,閑暇時就吃瓜子,反正也沒有人管她,這點損耗,楊林還是虧得起的。


  楊林把賺來的錢,全部兌換成十塊錢的大團結,一捆捆的用油紙裝好,再裝進鐵盒裏,放在自己的床鋪下麵。


  目前來說,炒瓜子的生意這麽好,他還沒有新的想法,去做別的生意。


  他打算先把錢存起來,等政策寬鬆一些時,他再拿出來投資其它買賣。


  楊林繼續找好的地段開分店。


  到十月份,楊林的分店開到了十家!

  瓜子的日總銷量,也達到了6000斤。


  蘇小悅的父母都是教師,學校開學之後,白天就不在家裏監管女兒了,蘇奶奶年紀大了,對孫女的管理比較鬆懈。


  每天,蘇小悅都會抽空跑出來和楊林幽會,或去逛公園,或者去外灘散步,或者看場電影,隻要趕在她父母下班前回家即可。


  十月中旬的時候,小林瓜子鋪的生意,忽然之間差了許多。


  楊林發現,街頭巷尾,忽然之間冒出很多瓜子鋪。


  什麽老吳瓜子鋪、小王瓜子鋪、大鄭瓜子鋪,不一而足。


  楊林再低調,也總有明眼人,能看出他店鋪很賺錢,於是開始紛紛模仿。


  每個人的口味是不一樣的,再好吃的瓜子,也總有人不喜歡這個口味。


  這跟廚藝一樣,再優秀的廚師,也眾口難調!

  因此,其它人開的瓜子鋪,雖然口味不如小林瓜子鋪,但一樣吸引了大量的顧客。


  當市場總量沒有增加,商店卻成倍增加時,每個商店的銷售額,肯定要大打折扣!

  大嫂王麗麗就不止一次向楊林抱怨:“小林啊,最近瓜子怎麽賣不動了?”


  楊林比誰都焦急!

  他的倉庫裏,存了大量的生瓜子呢!

  而且他雇請的員工,也是最多的。


  一旦生意出現危機,楊林將巨虧!

  楊林絞盡腦汁,思謀對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