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西出函穀,道統流傳!
將剩餘的兩卷經書收起來,老聃隻是你往前走了一步,那洞府外一直睡覺的青牛就慢慢的站了起來。
輕撫牛頭之後,那老聃這才慢慢的坐在了青牛後背之上,被那青牛載著朝西而去。
絲毫沒有什麽留戀之感。
青牛雖然步伐緩慢,但若是有修行之人看到必然會驚駭不已。
因為那青牛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便能夠行進數裏之地,牛蹄之下無論山路多崎嶇都如履平地一般。
函穀關,城樓之上。
一位身著官服的中年人仰看去,隻見紫氣東來,心中頓時就是一震,急忙低頭掐指測算,過了片刻之後臉上神色頓時變得欣喜起來。
“有聖人前來!?”
低呼一聲之後,那中年人便急匆匆的走下城樓,吩咐守軍將城門打開,隨後獨自一人站在官道上眺東而望,眼神之中滿是期許的目光。
此人便是函穀關關令,尹喜。
自幼修道,尹喜自然是對著漫紫氣東來心中激動不已,聖人並非自己能夠測算的存在,而剛剛自己居然能夠算出來有聖人東來,那麽便明自己同這聖人關係匪淺。
是聖人指點,自己才能夠算出來這場機緣,對他來,這便是一次機會。
此時站在官道上眺望,自然是心急如焚。
過了不知道多久,尹喜看著遠處官道盡頭出現了一頭青牛,而那青牛之上還有一老者坐在上麵。
仰頭朝著上看去,隻見那紫氣愈發濃鬱起來,而青牛之後的空中並無紫氣流轉。
知道眼前這位怕就是自己要等的聖人,尹喜心中自然是激動不已。
急忙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冠,隨後朝著老聃趕來的方向行了一記大禮,一頭嗑在地上不在動彈。
青牛之上,老聃隻是輕輕瞥了一眼遠處跪在官道上的尹喜,嘴角微微揚起。
等到青牛行至尹喜的跟前,隻見那尹喜抬頭再次一拜,高聲道:“關令尹喜,見過聖人!”
聽到對方直呼自己聖人,老聃微微一笑,開口道:“你為何這般稱呼我?”
“回稟聖人,弟子自幼學習典籍,有觀星望氣隻能,先前在城樓至上見紫氣東來,便知道聖人自東而來,望聖人見諒!”
搖頭失笑一聲,老聃目光落在尹喜的身上,隨後開口道:“你又沒有錯誤,貧道為何要原諒你。”
聽到這話,尹喜便心中一喜,隨後恭恭敬敬的邀請道:“聖人可否屈尊入關,在弟子舍下停留片刻?”
“引路吧。”
老聃淡淡的道。
尹喜心中一喜,急忙站起身來,手牽著那青牛的韁繩,親自引著青牛進入關隘內,直奔府邸而去。
二人剛剛入府落座,尹喜便將老聃安排在了主座之上,自己坐南麵北,朝著老聃便行了一禮。
“聖人在上,弟子知道聖人不遠停留俗世之中,懇請聖人賜書,弟子定當弘揚下,以惠後世!”
尹喜心中也是無奈,聖人東來這函穀關,自己測算的時候便知道聖人不會停留太久,西出必有大事要做,自己自然是不敢讓聖人停留太長時間。
但是道統不易,如今典籍本就稀少,眼下聖人前來,自己當然要問上一問,可有典籍留下。
隻見那老聃靜靜的看著尹喜,眼中金光閃爍,此時已然是在心中推演眼前的尹喜是不是自己可以托付之人。
如今見了真麵目,氣運纏身,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心中打定主意,隻見那老聃輕咳一聲道:“賜書一事倒是沒有什麽,隻是有一事需要明。”
“但請聖人示下。”
尹喜心中一喜,急忙叩首道。
“你我雖有師徒緣分,但隻是贈書之緣,你不能隨貧道一同離開。”
話音剛落,尹喜便是一愣,隨即眉頭皺了皺,開口道:“弟子明白了。”
老聃微微頷首,接著道:“此次貧道西出,你我有緣自會相見,貧道賜你書卷五千言,你當傳下道統。
機緣之地便在蜀地青羊肆。”
“弟子謹遵聖人之言!”
“那便準備準備吧,今日貧道便開始講授。”
老聃輕聲道。
那尹喜心中一喜,急忙帶著老聃朝著自己府上的講經台走去。
是日,老聃於函穀關講授五千言,關令尹喜一一記錄,耗時百,著書百卷,終成道統典籍。
函穀關外,老聃端坐青牛之上,麵帶微笑的看著臉色有些傷感的尹喜,開口道:“終有一別,看開就好。”
尹喜輕輕點了點頭,隨後躬身道:“師父慢走。”
“有你在這凡世,倒是讓貧道省了不少的力氣,東海有他鬼穀子,貧道有你尹喜足以。
貧道去也!”
哈哈大笑幾聲之後,老聃輕喚座下青牛,那青牛馱著老聃自西而去,紫氣於空之中凝聚隨著老聃消失在了官道之上。
空中也隻是留下來了老聃的誦經聲。
“道可道,非常道……”……吳越之地,數十年的征戰互有攻伐,堪稱百戰之地。
鄉間也因為連年征戰,反倒是孤寡老幼極多,青壯之人即便是有,也多是傷殘之人。
一處農舍當中,一位五十多歲的老者身著布衣靠坐於草棚之下,略顯蒼老的眼神朝著東方望了望,隨後開始專心刻著字。
此人便是吳國大將孫武,自好友伍子胥被殺之後,效命吳國的孫武便自解兵權,歸隱鄉野之地,開始專心修訂自己早年所著兵書。
一生征戰到底是讓他有些心累,一時間不問世事,倒是讓他有些輕鬆起來。
鄉野的路之上,三道人影慢慢走了過來,一男一女還有一位乖巧可愛的女孩。
“娘,咱們為何不用術法,反倒是一路走來?”
那女子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身邊的女兒,輕笑道:“難得你能憋了一路,到了地方才問出這句話來。”
“聖人有令讓你爹渡化此人,我等自然是要遵循一些規矩才對。”
另一邊的那名男子一身勁裝,眉宇之間滿是淩厲的氣勢,倒是給人一副生人勿進的架勢。
三人便是在湛廬山鑄劍的歐冶子一家人,待第七柄劍鑄造完成之後,隻剩下最後一柄神劍還未鑄造完成。
湛廬山已然不太適合,歐冶子需要尋找另外一處鑄劍之地,隻是在此期間,自己需要遵循諭令,來這鄉野之中渡化一位聖人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