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帝後妥協
“萬萬人皆知?!”
帝後那雙淩厲的鳳眼,微微一怔。
整個大慶,也隻有十萬萬人罷了。
萬萬人皆知,那就是整個大慶,有十分之一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說一句舉國盡知,不算過分。
即便是放到江離所在的信息化世界,一件事若能有萬萬人關注,也是足以震動整個九州的全國性事件。
帝後是希望息事寧人,靜待以後,可她不是傻子,她猜的得到那些“愚民”會如何看待這件事。
這萬萬人,哪怕隻有一半的人關心東島之事的後續,不,哪怕是十分之一的人在關注這件事,她都不敢把息事寧人之話說出來。
前車之鑒,後車之師。
三十年前才將將結束的天國之亂,仍猶在目。
整整十三年的國中之國,將她從一個秀女,熬成了天有二日的帝後。
若不是天國之亂,她也不會徹底將朝堂握於手中。
而天國之亂的根底,不就是民怨積深嗎。
她是從天國之亂中崛起,是因為在她手中天國之亂結束,她才能夠在這三十年間,坐穩垂簾聽政的帝後之位。
而如今,如果民怨再度爆發,作為實際的掌權者,她受到的影響,絕對是最大的。
“愛卿,一日之間,就能傳揚萬萬人皆知,你真的確定?”
帝後再度詢問,語氣卻不如方才那般強勢了。
“不敢欺瞞帝後。”
戶部尚書躬身道:“若不是各地官員,一夜之間向戶部送來了太多的民願書,臣也不會啟用禦史台觀測天下。
而以禦史台觀測之下,各地官員上報之情況,無有虛假,他們呈上的民願書,也悉數真實無誤。”
禦史台,乃是大慶鎮國靈兵,可以監察天下官員,隻要禦史台開啟,則大慶九州之大,亦如掌中觀紋。
當然,禦史台隻能監察,而不能傳遞任何信息與物品,一般是用來京察各地官員,衡量功績如何,是否弄虛作假。
當初立國之時,太祖是希望有這種神器在,本不該有官場之黑暗,至少會減少許多。
隻可惜,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隻要禦史台是人操縱的,就注定其結果可以被操弄。
不過隻是想知道各地民願書是否真實,風語文章傳播廣度,這倒沒什麽難的。
“而且,這風語文章,是從四海之地向九州內陸蔓延,再從京都向九州八方擴散,在兩個源頭沒有碰到之前,這個數量還會飆升。
按照如今的趨勢和數量來看,等到下一次朝會之時,應當便會徹底布網九州,疆藏之地皆聞,賣出至少三千萬份以上,有水之處皆誦,知曉此兩篇文章之事者,不下兩萬萬人!”
朝堂中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疆藏之地皆聞,有水之處皆誦,這種知名度,就算是號稱名滿天下的周師,都做不到。
這一下子,這件國事,和被陳實庵稱為九州少年之表率的江離,就真的是舉國皆知了。
除了帝號即年號的廣旭帝,和已經掌權四十餘年的帝後,應該沒有誰的知名度能夠蓋過他們了。
“陳實庵。”
在場有些已然任職二十年的官員,皆是神情恍惚,憶起了這位國子監雙雄當年的意氣風發。
哪怕是當年帝後驅逐,也依舊麵不改色,言必會歸來,大勢不可阻也。
如今果然,攜大勢而來。
一夜之間,名動天下。
“兩萬萬人皆知。”
帝後緩緩地將珠簾放下,沉思良久:“能夠找到渠道嗎?”
她沒有問源頭,很多當年的老人都知道,陳實庵的確是被驅逐出京的,但他也是自己走出的宮城。
這天下,沒有誰能抓住春風,也沒有人能留住春風。
三月春風如期至,六月春風何處尋?
陳實庵如果想走,即便他就站在京都,就站在太和門前,甚至就站在太和殿內,也沒有人能夠攔住他。
“啟奏帝後,雖知曉起點是帝都與四海之地。
可這風語文章,似乎根本就沒有經過轉手,直接就出現在印刷人的手中。
京都的印刷匠,根本沒人接過這一單,但京都之中,一夜之間就湧出了百萬份。
而四海之地的大印刷匠,都統一口徑,隻是生意,在沒有抓到遞送母稿之人的時候,貿然發難,總不大好。
畢竟四海之地……”
東海有東寧王,兩朝世襲。
西北南海,也各有依仗。
即便是朝堂,沒有由頭的情況下,也不能隨意插手其內政。
現在的大慶,可不是以前的大慶了。
“哀家明白了。”
珠簾之後,帝後沉默了。
源頭解決不了,渠道解決不了。
至於從風雨文章本身上質疑其真實性,發布聖旨斥責其為弄虛作假,查無此事。
這天下的喉舌,掌握在讀書人的口中,朝堂的政令才幾個人能看見。
讀書人的領袖在那。
周師,在那站著呢。
別看現在國子監的的領袖是範藏器,但你看看範藏器都不尊朝堂禮數直接站周子瑜旁邊了,更聽誰的話已然一目了然。
這是個超凡的世界,個人武力強到一定地步,是可以規避皇權的壓力的。
而國子監之所以清貴,就是因為他會培養出很多大靈文師,乃至靈文宗師。
除非這個時候,陳實庵直接宣布自己要廢八股。
之後還要簡化靈文,簡化靈文之後還要用靈文走出新路,與古靈文涇渭分明,再開一道,這樣子可以徹底得罪所有的文人階級。
否則周師以及國子監完全可以認為此文章無錯,秉筆直書,不可背離本心。
“與東洋開戰,絕不可。
可交出我之國民,也絕不可。”
帝後終於開口。
誠如陳實庵所說,這世上有很多東西,是強過皇權的,如今的帝後,把持的實則就是皇權。
她當初就是因民怨而引發的天國之亂,才竊取皇權成功,那如今,她就不會再給廣旭帝這個機會。
民意這種東西,很難被把握,但一旦被用起來,就足以顛覆一切。
“傳我令,禮部侍郎擬令,明令東洋,絕不會交出東島一草一木。
如果真要船艦壓境,那就讓他們在東海看看,到底誰更加的船堅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