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李二賜死親生兒子?!
李二見李將軍雖然身披鎧甲,卻也風塵撲撲,想來這幾日挺盡心的,於是緩緩啟齒道:“李卿家與武家向來較好,朕當然知道愛卿擔心什麽。
如今事情既已明了,愛卿不必擔心,朕自會賞罰分明。
武才人英勇救駕,武家功不可沒,朕定當好好褒獎。”
李二說完,一聲令下,海公公立馬屁顛屁顛的跑了進來,不多時便領著一道口諭屁顛屁顛的又跑了出去。
這時,李將軍才輕輕吐了口氣。
畢竟好友離世,武家一家子孤兒寡母無依無靠,如今他能幫上忙,也算是略盡綿薄之力了。
他感念聖上恩德,雙膝跪拜道:“陛下聖明,多謝陛下。”
李二渾不在意的揮了揮衣袖,反正花的也不是他的錢,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李將軍見罷,事情反正解決了,就默默跪拜後退出了勤政殿。
直到殿內空無一人,許久沒有說話的長孫無忌才緩緩開口。
還沒出聲,就雙膝跪地。
李二先是一愣。
人類。
跟唱戲似的。
長孫無忌雙膝跪地,雙手不停的顫抖,聲音中滿是驚慌:“回稟陛下,三日前,微臣帶領侍衛圍堵反賊之時發現玉璽丟了。”
李二:“……”
所以,丟了就丟了唄。
聽起來好像很嚴重的樣子。
從傳言中處事不驚,任何時候都胸有成竹的長孫無忌如此驚慌來看,好像是挺嚴重的。
李二裝作很是憤怒道:“誰人如此大膽,膽敢盜走傳國玉璽!”
長孫無忌不知,自然唉聲歎氣的搖頭:“微臣惶恐,微臣不知。
隻是陰氏的通緝榜已雖然經下達各州各縣,卻依舊沒有半點音訊,是否加大力度全國搜索?”
李二一聽,這才想起來還有一個陰宏智在外潛逃。
當初,他和陰宏智被那位大人物看中的時候,分明已經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卻不想這個老賊關鍵時刻掉了鏈子不知所蹤了。
如今他附身在李二身上,卻又不能明擺著的包庇,隻能淺淺開口道:“陰氏罪大惡極,確實不能任其逍遙法外,愛卿立刻去辦便是。”
長孫無忌得令,俯首一百道:“是!
隻是陛下,五皇子還被囚禁內侍省,還請早下決斷。”
說罷,長孫無忌抬頭看向李二。
他知道當今聖上最是愛子,雖然五皇子在眾皇子才情不算出眾,又生謀逆之心,但是聖上每每責備之時都為之流淚。
他還記得李佑謀反之前,陛下曾經親筆這詔書責備李祐:“我曾經告誡你不要親近小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你素來性情乖戾缺少德行,被諂媚的言論所蠱惑,終於招致禍端自取覆滅。
痛心啊,真是愚蠢到極致。你變成梟獍一樣的人,忘記忠孝,擾亂齊州,死有餘辜。不
能做維護國家的人,反而如堆積的薪柴一樣危險;破壞了盤石一樣的血緣親近,成為尋釁滋事的因子。
你違背禮和義,為天地所不容;拋棄父兄背叛君主,為人神所共怒。
你以前是我的兒子,今天是國家的仇人。權萬紀存為忠烈,雖然死了,也不妨礙他成就大義;你生是賊臣,死是逆鬼。
過往沒有聽說你有何好的名聲,現在也隻有無窮的劣跡。我聽說鄭叔、西漢戾太子都做過猖獗的事情,哪有父親期望生出你這樣的兒子?
我因此上慚皇天,下愧後土,歎惋之致,不知道還能說什麽。”
當時長孫無忌就在旁邊,他還記得聖上寫完,痛哭不止,當日茶不思飯不想,就連最愛的九皇子規勸都無作用。
這次李佑囚禁,已然被貶為庶人,李二怕是做不了決斷了吧。
想到此處,長孫無忌不得不再次拱手道:“陛下……”
“那就殺了吧!”
長孫無忌還未說完,就聽到李二漫不經心的回答。
隻見他挑起桌上的奏折,隨意的翻看起來,似乎死的這個不是他的兒子,臉上看不出類似以往的半分憂傷。
長孫無忌微微一愣。
陛下。
不太一樣了。
很快,李佑被刺死內侍省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大唐。
大唐之內人心惶惶,有說李佑該死的,有說李二無情的,眾說紛紜之際,卻也感受到了皇族之間的人性薄涼。
而遠在高句麗的陰宏智聽到這個消息,卻是痛哭不止。
這個挨千刀的李二,居然讓他們陰氏全軍覆沒了。
現在唯獨留下他一個老弱殘兵,活在這個世上,還能有什麽作為?
心痛之際,眼神望向高台寶座上的男人。
男人身披黑豹皮草,**著胸膛,赤紅色的長發隨意的披散開來,手中正把玩著一塊玲瓏剔透的玉匕首。
那玉匕首一看就不是俗物,滿麵雕刻龍紋,手柄處正是龍頭,龍頭上兩顆血紅色寶石,正如龍眼一般猩紅。
東西是很好看,卻透露著一股子的邪氣。
男人輕輕一笑,將匕首重新收好,對著台下的陰宏智緩緩開口道:“別急,報仇的時候還未到。
你之前安排進李承乾身邊的臥底,可帶什麽消息出來了?”
陰宏智恭敬一拜,這才想起了什麽,立馬回稟道:“回稟魔主,大唐太子恐失君心,正在密謀造反。”
“是了!這才好玩嘛!”
魔主緩緩起身,目光略帶戲謔的老向陰宏智:“別讓本主失望。”
陰宏智趕緊一拜:“是!在下一定吸取上次的教訓,好好策劃。”
台上之人這才收回不你覺察的陰冷目光,緩緩邁下台階,朝著內室的方向走去。
陰宏智微微有些顫抖。
魔主經過他身邊之時,一股強大的壓力席卷而來。
這種壓力比之黑龍的妖氣更甚,是一種君臨天下的壓迫感,讓他周身的每一個毛孔都仿佛停止了呼吸。
這就是來自王的壓力。
高句麗的魔王,具有黑巫和魔龍血統的王。
陰宏智心有餘悸的吸了口氣。
上次帶著外甥造反,原本是想讓高句麗在邊關挑起紛爭,好讓大唐分身,無法調動兵隊,卻不想,還沒有起兵之前,李二那廝就已經安排好了一切。
高句麗的探子還沒回到國都就被亂箭射殺在荒野之中,而後,高句麗就猜到事情的經過。
果不其然。
一群飯桶,要想成事,還是需要重新調整一下戰略方針的。
於是這次,他們把手伸向了大唐的太子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