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物歸原主
趙喆起身,向窗外望去。
隻見那熟悉的黑色大G,已經停在了院子中央。
依舊是如新車一般,一塵不染。
然而,駕駛位上的人,卻已不是秦淮。
陳默開門下車,一眼便看見站在窗口的趙喆。
淡淡一笑,揚了揚手。
淺灰色的短袖襯衫,熨燙的毫無一絲褶皺。
襯衫的紐扣並沒有全部扣起,而是散開了領口處的兩枚。
黑色的休閑西褲,將襯衫掖起,完美的顯現出腰身比例。
依舊是一頭長度適宜的黑色短發,並沒有用發膠打理過,卻十分清爽瀟灑。
劍眉星目,下頜線棱角分明。
英氣逼人,在陽光下闊步而來。
手裏,還拎著一隻深棕色的牛皮紙袋。
恍惚之中,頗有幾分天神下凡的錯覺。
趙喆的腦海之中,還停留著陳默背著登山包、手握狗腿彎刀的身影。
這一身稍顯正式的裝束,直看得趙喆有些愣神。
立即打開大門,將陳默迎了進來。
陳默進門,四下環視一周。
不急不緩,卻目的明晰,開口問道:
“掃描儀在哪?”
趙喆聽他這樣一問,頓時提起精神來。
一邊帶著陳默往地下室走去,一邊看著陳默手裏的牛皮紙袋,回問道:
“你突然來找我,是有什麽好東西?”
隻見陳默點了點頭,輕輕揚了揚手裏的袋子,淡淡說道:
“物歸原主。”
趙喆打量著那袋子,目測裏麵的東西並不多,分量也是極輕。
既然陳默開門見山,直問掃描儀。
那這袋子裏裝的,十有八九,就是膠卷底片。
趙喆拿了瓶水,遞給陳默,讓他在沙發坐下。
自己轉身直奔櫃子,矮身蹲下,將掃描儀搬了出來。
趙喆抱著投影儀,也坐回沙發,將掃描儀擺在了茶幾上。
看向陳默,按捺住心底的激動,開口問道:
“喏!”
“機器在這了,膠卷拿出來吧?”
陳默饒有意味的看了看趙喆,隨即,將那牛皮紙袋裏的東西拿了出來。
下一秒,趙喆的笑容卻已然凝滯。
眉頭,也逐漸皺緊。
那牛皮紙袋裏裝著的,確實是老膠卷。
但卻並不是完整的一卷,而是——
一截。
那膠卷的材質和樣式,極其眼熟。
趙喆腦海之中飛速回憶,嗓子驟然一緊。
抬手便將陳默手裏的膠卷拿了過來,仔細打量。
果然。
一模一樣!
這截膠卷,和老相機裏發現的,竟都是同一個牌子的彩膠。
數量比趙喆手裏的,還要略多一些。
足足有接近二十張!
趙喆深吸一口氣,將這一截膠卷舉起。
當即發現,這十幾張膠片,也已經被衝洗完畢。
朦朧的圖像,隱約若現。
趙喆內心錯愕不已,一時之間,直覺得不敢置信。
捏著那膠卷,看向陳默。
陳默看著趙喆驚異的眼神,臉上的表情,反而浮現幾分笑意。
一側的眉梢輕抬,和聲悅色說道:
“眼熟嗎?”
被陳默這樣一問,趙喆更是血湧上頭,太陽穴隱隱跳動起來。
心跳也因為激動,而猛烈加速。
趙喆努力調整呼吸,凝神正色,開口問道:
“你這膠卷,從哪裏來的?”
陳默一聽這話,一邊打開那掃描儀,一邊回答道:
“這款彩膠,一卷是三十六張。”
“這一截,和你手裏的,要加在一起。”
“數量才對。”
聽到這兒,趙喆瞬間明白過來——
原來自己手裏那十幾張,並不是完整的一卷。
但下一秒,卻又疑惑不解起來。
當初齊德隆衝洗照片,全程都在趙喆眼皮底下完成。
他又是怎麽神不知鬼不覺的偷天換日,私自偷藏起半卷膠片?
況且,就算是齊德隆有意私藏。
那也應該是,火速帶回天琴灣去,拿給王老太太。
又怎麽會把這些膠片,交到陳默的手裏?
趙喆的腦海裏,瞬間被困惑填滿。
百思無解,疑惑至極。
陳默看了看趙喆緊縮的眉頭,伸出手來,輕輕拍了拍趙喆的肩膀。
“這些問題,都不重要。”
“先把照片掃描出來,再解釋也不遲。”
“畢竟我今天約你,就是來還東西的。”
說著,將膠片從趙喆手裏拿了回去。
掏出一把小刀,裁剪成一幅幅單張。
放在那掃描儀上,操作起來。
不一會,十多張照片,便都已經掃描完畢。
上下三排,整齊排列在茶幾上。
趙喆聚精會神,仔仔細細的打量起那些照片。
隻見這些照片的顏色,雖然也並不理想。
但相比趙喆手裏的,還是更加鮮明一些。
然而,這些照片所拍攝的內容,卻讓趙喆看得一頭霧水。
既不是烏纏鬼窟裏的情景,也不是大漠黃沙的風光。
清一色,盡是峻嶺崇山。
看起來,時間和季節的跨度,竟還不小。
有清晨,也有黃昏。
有滿樹碧綠嫩芽,也有漫山金黃秋葉。
還有兩張,大抵是深冬時節。
漫山光禿禿的枝杈,如同鬼爪,十分詭譎莫測。
雖然看似都是山嶺風光,但放在一起,就不難看出——
這些不同時間,不同季節拍攝的目的對象。
都是同一座山頭!
那山頭裸露著一片高山岩,很是突兀。
高低錯落,如波濤起伏,宛若人工雕鑿而成。
然而,照片裏的山勢,與上思又大有不同。
看上去,更有幾分綿延成嶺的味道。
這些年來,雖然也曾去爬過不幾座名山大川。
但趙喆仔細辨認了半天,卻還是沒能認出——
這些照片裏,拍攝的地點,究竟是哪。
趙喆目光一轉,卻隻見陳默麵色如常。
反而目光炯炯,饒有興致地,欣賞著那些照片。
趙喆思索片刻,看著那些照片,開口問道:
“你知道這是哪?”
陳默毫不遲疑,點了點頭。
指著其中一張直拍裸山岩的照片,緩緩說道:
“龍窩山。”
“其實早在九四年的時候,隊伍就已經組齊了。”
“遲遲沒有動身,是因為他們對於目的地順序,一直存在分歧。”
“如果不是當時,找來帶隊進山的向導,出了意外。”
“一時之間,根本找不到合適、可靠的向導。”
“恐怕這龍窩山,才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