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戴府有麟子
這新丫頭小紅,長著一雙滴流的小眼睛,個子也不高,不過精明著呢。她取代了以前的丫頭春蓮,成了小姑的丫頭。那春蓮去哪裏了呢?據又拿了幾十個銅錢的小紅說,現在是書房的伺候丫頭了,成天的擦脂抹粉,噴香的。姑爺一讀書,就關門大半天,還好意思說姑爺讀書辛苦了,要補補品,被大廚房背後啐了好幾口了。不過,還是個丫頭,看大奶奶最近用她吊著姑爺在家呢,輕易不會放身契的。
不到半個時辰,從小紅丫鬟的嘴裏,就搞清楚了這幾個月小姑發生的事情的來龍去脈。小姑最近是住在自己的娘家,不過別搞錯,不是被趕出來的,是她自己要吵著回娘家的,姑爺戴兼任可沒有虧待她,非但姑爺沒有虧待她,連大奶奶何花花都對小姑挺好的。
從小姑懷著球到了戴家,那場敬茶風波鬧的大奶奶讓很不爽以後,大奶奶何花花就不要她去鬆香院請安了,不過也不讓小姑隨意出院子,對外隻說讓她好好安胎,給戴兼任養個兒子。何媽隔三差五的就主動到小姑的桂花院來個幾趟,還不空手,給她帶大奶奶賞賜的好首飾啊,好料子啊,好補品啊,並主動告訴她戴兼任有多重視子嗣的問題,如果她養了個白白胖胖的兒子,那前途有多麽的光明。聽的小姑是眼睛都亮了,對何媽的建議是言聽計從的,又有給她送了小紅丫鬟,單獨的小廚房有專派過來的廚娘,成天燉好吃的。
小姑一開始還擔心湯裏是否有放藥,聽說這種大宅子有些陰私,是何媽拍著胸脯保證,大奶奶和老爺還指望著她的白胖大小子呢,又當麵喝了幾碗湯。小紅也私下喝了幾天,都好好的,小姑慢慢放下了心,每天有兩個丫鬟伺候著,吃好的喝好的流水一樣,穿綢帶金的,終於過上了她向往的生活,又一人補兩人吃,很快就開始發福了。
也不能不說她是真的懶,除了吃就是睡,倒是還有點孝敬心,挺記掛她的老娘的,說老娘一個人在家,雖然有兒子媳婦在,可看不見她肯定擔心啊。何媽聽說以後,稟告給了何花花,兩人私下一討論,還特意派了輛車,挺氣派的接了奶奶進宅子裏看望了林金蓮兩三回,一路上介紹,給林金蓮買了多少多少好東西,住的吃的有多好。
等林家奶奶看見了戴府的氣派,那雕花的門廊下麵還放著一排鮮花盆呢,在這雲瀾縣城也算是頭一份了。她本來還想著要拜見拜見大奶奶何花花的,看見了這院子這麽氣派,自己就先縮了,老老實實的跟著何媽去桂花院,看見了林金蓮那是好一頓揉搓啊,心肝寶貝的叫。有何媽的在旁邊催促和洗腦,趕緊關照女兒林金蓮,緊好吃的吃,緊好喝的喝,一定要保證養一個大胖兒子出來。再說了,嫁了做了小妾,圖什麽啊,不就是有個好吃好喝的,有個人伺候嘛。
“那我小姑,就是二奶奶後來生的什麽啊?”林麗兒也很是好奇,算算日子,她也快一年沒見著小姑了,上次嫁人的時候已經幾個月了,應該已經養好了啊,為啥,看著肚子不算大呢。
小紅丫鬟小眼睛轉了一圈,看著林麗兒笑笑,住了嘴,賣起了關子。林麗兒一拍腦門,她心急啥啊,生不生的和她又沒有關係,她要不多嘴問一下,小紅正濤濤不絕的說著呢。算了,算了,也是自己家小姑的伺候丫頭,多用點心,也比給人動了的好。
又從小方掛口袋裏拿出來一小塊碎銀子,塞進小紅的手心裏。這小方掛口袋是芸娘特意給她做的,她嫌棄荷包裝東西少,又小容易掉,就自己仿著手機口袋,讓芸娘做了個斜背的小手機袋,能放手帕和小碎銀子。芸娘還繡了蝴蝶在上頭,一邊繡一邊歎氣,說如果翠雲閣還開著,就這小方口袋的新款式,都能大賺一筆了。還是林麗兒安慰她,她也懷孕了,賺錢的事情,等過個幾年再說也不急。也是這個道理,芸娘也是第一胎,林家都寶貝得什麽似的,下午和晚上都不讓她動針線,說容易傷著眼睛。每天傍晚就沿著小橋和桃樹散步,林英陪在旁邊,二個人輕聲說說話,成了林家村人人羨慕的一景。
這一小塊碎銀子,抵上好幾個月的月錢了,小紅掂掂手上的分量,倒是有了計較,別看二奶奶家都是扣扣搜搜的,原來還是有點家底的。林麗兒又關照小紅一聲,好好伺候著林金蓮,再如何也是二奶奶,別讓人給暗了,倒是好生點點頭。
再接著往下說,“是個大胖小子,足有八斤呢”小紅也挺高興的,那次生下來,她的打賞也不少,戴兼任終於得子了,高興得什麽似的,全院每人打賞二個月的月錢,貼身的和小廚房三個月。就是生的時候是真的凶險啊,孩子太胖了,又是頭胎,本來就不好生,自己後期也不鍛煉,足足一天一夜,穩婆半夜來報的時候,說怕是隻能保一個。
何媽就和何花花說,肯定保小的,大的走了是最好的,這下子幹淨了。反倒是何花花,一直挺單純的人,也知道自己夫家的花花腸子,這關口,不定一下兩條命的。想想還沒有出生的娃,就咬牙讓何媽去拿支人參來。“夫人”何媽老大不樂意的。“去拿,家裏少不了進人了,為著孩子,我也不能髒了手,不然,這些年的菩薩算白拜了。”何花花難得的板起了臉,倒是一下子有了威風,遇見事情長大了不少哦。
有了支人參,一碗濃縮參湯喂下去,小紅關鍵時候,倒也給力,拉著林金蓮的手:“加油啊,二奶奶,是兒子,生出來你就一輩子享福了。”
果然,到天蒙蒙亮的時候,雲瀾縣城的東北角那裏,升起了一朵金邊祥雲,一聲響亮的娃娃哭聲響撤了雲宵。府裏的大小下人們,往戴府和何府奔走送信,爭搶著頭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