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西園
馨月等人還有些躊躇地登上小馬車,幾個有身份的婆子和丫鬟也各自上了一輛車,其餘人隻能步行。
一聲令下,小馬們竟然不用駕馭,輕輕巧巧地拉著車向前走去。別看這小馬不到三尺高,可氣力還是真大,這又讓馨月她們這些剛進府的姑娘驚詫不已。
馬車一直沿著大道走到湖邊,左右兩邊是整齊的一排排房舍。馬車走過石橋,來到馨月她們方才看到的湖心亭。走近了才發現,這湖心亭也太大了!金頂紅漆,裏麵裝百餘人也不成問題,四麵有對開的窗扇。
馨月等人下了車,小馬車停在亭子外,她們則走進亭子。此時正是紅日西斜之時,日光照映著漢白玉的欄杆,朱漆彩畫的亭子,從窗戶望去,水光瀲灩,風景如畫,使人不禁想融入其中。
此時馨月等人才看到,這湖水來自由西向東穿園而過的一條河,這河流將園子自然地分為南北兩部分,從門口開始的大道則經過湖心亭一直延伸到園子的深處,又將園子再分為東西兩部分,這樣整個園子就以湖心亭為中心成為規整的四塊。
每一塊都建有若幹規格一致的房舍,是一個個橫聯在一起的院子,抬眼望去也不知道有多少個院子。從湖心亭向這四部分建築區域各有漢白玉長橋連接,加上連接大道的,共是六座橋。同時穿園而過的河上也有若幹座橋連接兩岸,想到園子裏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很方便。
園中楊柳依依,鮮花簇簇,小橋流水,這一番景象直把馨月幾人看得呆了。馨月暗想,怪到有那麽多人明知定國公府凶險還要想方設法進入定國公府,比如在驛館看到的那個華服少女,看到自己也是定國公府備選的美女的時候那種緊張和戒備的樣子,還有那些沒有選入府中的美女那壓抑的啜泣聲。
領她們來的婆子微笑著對馨月她們說,這是國公府的西園,她們以後將要住在這裏。
西園又分冬夏春秋四園,新來的都先住在冬園,日後如有國公爺滿意的,自然可以移住別園,馨月她們這才知道,原來這四塊地方地位還不一樣啊!
婆子說完,就又有一個體麵的丫鬟對她們說,方才說話的是朱嬤嬤,是西園的總管嬤嬤,其下四園各自有自己的管事嬤嬤。
說著,有一個婆子走過來對馨月她們說,她是冬園的管事嬤嬤陳嬤嬤,接著又給馨月她們幾個各自指定了一個丫鬟,指給馨月的丫鬟叫杏兒。約莫有十七八歲,生得幹淨利索。
指派完丫鬟,馨月她們就又乘上小馬車,來到冬園。原來園子靠西北的那一塊叫做冬園,隔河與夏園相望,兩岸有六座石橋相連,橋中間也建有涼亭。
馨月所住的院落叫“冬青”,臨著穿園而過的河流,進入大門後迎麵是一座廳房,是供院中的人活動的,廳房與大門之間是左右廂房,馨月就被安排在外院東廂房。
穿過廳房後迎麵是正房,是供本院的主位居住,廳房是正房之間還有左右廂房,因此這一個院子就可以住五位女人。
等馨月知道了這種居住格局後就不由得一陣頹然,先前她還在為是否要爭取到董萬忠的寵愛而矛盾,而今,看到西園的格局,她忽然覺得自己很渺小,渺小得猶如一粒沙子。
方才她乘著小馬車進園的時候大致看了一下,院中的每一塊共建有六排房舍,現在知道每一排房舍是連在一起的六個院子,每個院子可以住五個女人,若是都住滿了,每一排院子就是三十個女人,冬夏春秋一個園子就是一百八十個美女,整個園子就是七百二十人,而自己不過是這七百二十人裏的一個,得寵談何容易?
再說,董萬忠也許不隻這一個西園吧?馨月越想越頹然。好在被分來伺候她的杏兒對她的殷勤讓她的心情稍微好了些,杏兒提醒她,她應該去見一見“冬青”的主位,李美姬。
馨月有些懵懂,杏兒見狀向她解釋到,進到西園的姑娘在侍寢之前都稱為“姑娘”,侍寢後被稱為“侍”,若是得了國公爺的賞識可被賜為“良侍”,再往上是“姬”,然後是“美姬”,美姬再往上就被賜為“夫人”,夫人就要搬到“東院”去了。
現在“東院”共有五位夫人,有今天她們見過的瑤月夫人,還有築玉夫人,青鸞夫人,靜姝夫人和一月前剛封的飛燕夫人,中院住的是國公爺的正印夫人。
成為美姬後就可以獨享一院正房,成為一院的主位,在此之前隻能住在有主位或沒主位院子的廂房。
馨月問道,這西園的院子都是滿的嗎?杏兒搖搖頭,說還有好大一塊是空的,並未住滿,而且若是久未被國公爺寵幸的就要被賜予其他一些官員,因此不會住滿的,隻有三百餘人。
像她們所住的“冬青”,目前就隻有三人,是主位的李美姬,內院東廂的楚良侍和馨月。
馨月跟著杏兒穿過廳房來到正房,經過通稟,馨月見到了“冬青”的主位——李美姬。
李美姬大約二十歲模樣,生得十分貌美。穿著杏黃色的襦裙,梳著飛仙髻,馨月注意到她的腰間懸掛著一個魚形的玉佩。
後來馨月才知道,在西園裏,服裝可以隨便穿著,重要的是要讓人看著賞心悅目,要好看。
而配飾卻都有一定的含義,是不能隨便配戴的,那是等級的象征,就像皇宮裏的嬪妃的服飾一般,若是穿戴錯了是要受懲罰的。
像李月娥這樣的美姬要掛魚形的玉佩,配雙宮絛;往下的“姬”是佩掛葫蘆型的玉佩,“良侍”佩掛圓形的玉佩,“侍”隻能戴元寶形的荷包,而像她現在這樣的“姑娘”則什麽都不能帶。
若是晉升到“夫人”那可就在服飾發型上沒有任何限製了,比如東院的靜姝夫人,常年隻是將頭頂的頭發束起,用一根玉簪別著,其他的頭發則披散著,不忿靜姝夫人得寵的人曾暗地裏說她這樣的裝束簡直像個道姑。
按說這樣的發型在天朝本來是不允許的,可是在國公府則沒人管,隻因為國公爺愛的就是靜姝夫人那一頭瀑布般的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