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好吃好喝待著
因為沒有特意避著孫桃花,所以她自然看到了容晏。
不過她也隻是短暫的詫異之後就恢複了正常,遠遠的指著容晏道,“夏丫頭,這男人是誰?長得怪好看的。”
安夏也沒有瞞著她,勾唇道,“他是來治病的,已經快好了,得再住些日子。”
孫桃花了然的點頭道,“哦,那錢氏那老虔婆昨日來勢洶洶的,是因為他嗎?”
“可能吧。”安夏不在乎的扯了扯嘴唇。
孫桃花則是嚇的脊背發涼,“還好他機靈,昨日沒被人找出來,不然……”
後麵的話她沒有再說了,隻是信誓旦旦的拍著胸脯保證,“不管咋樣,嬸子都是會護著你的。”
“我知道。”安夏的笑的溫和。
“隻是.……”孫嬸子看著遠處容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孫嬸子有話直說。”安夏抿唇道。
孫嬸子這才說,“那嬸子今日就直說了,雖然他是來治病的,但是說出去,難免有些喜歡嚼舌根的,終究是不妥,今日那後頭的地裏有這麽多人,人多嘴雜的……”
“萬一有人不當心說了出去,或者是打錯了主意,都是麻煩事.……”
“嬸子,我知道的。”
說完,指了指簍子的菜,“這菜勞煩你拿廚房去,我去和他說讓他躲著點。”
孫嬸子舒了一口氣,“你去吧,廚房裏的活有我和你姐就夠了,你去忙你自己的,要是沒啥事,就去歇著也行。”
安夏再次和孫桃花道謝以後,拿著一盤糕點去了容晏那邊。
“餓了吧,先吃些糕點墊墊。”她語氣熟稔。
“還好.……”容晏的聲音輕飄飄的,還有些虛弱。
安夏看了他身上的衣裳一眼,“快要立秋了,天黑之後會涼不少,你這衣裳薄,進去吧。”
容晏倒也沒說什麽,乖乖的起身,進了屋內。
安夏把糕點放在屋內的桌上後,掩好門出去了。
她也不會真的做甩手掌櫃把廚房的活交給安春和孫桃花,這樣不是很合適。
就算不會炒菜,切菜也切不好看,但是洗菜還是沒啥問題的。
一進廚房,孫嬸子已經打了一大捧水,正坐在小板凳上清洗小油菜和絲瓜。
她見狀,也蹲在木盆邊上幫忙。
安春看安夏進來,笑問,“今天做一盆芋頭燒雞肉,芋荷炒鴨肉,再來一盆小油菜和絲瓜湯咋樣?”
安夏不在意的擺擺手,“大姐,這些事情你安排就成了,不用跟我說,隻是容顏吃不得這些,怕是要另外備著一份。”
一提到容晏安春臉上的笑容就沒有了,但還是淡淡回道,“你放心,我留了一小塊雞胸脯肉,已經給他燉上雞蓉香菇粥了,一會就好了。”
孫嬸子有些詫異,“這讓病人住在家裏給他治病,就已經算是對他很好了,咋還要特意幫他備一份吃的,這也太講究了。”
安秋沒啥心眼的撇撇嘴,“要不是看在他給了兩百兩診費的份上,早就大棒子給他趕出去了。”
讓他天天占著她二姐,二姐還啥都遷就他。
雖然生病了,但是總在她二姐麵前裝柔弱扮可憐,讓二姐心疼他,想到這裏安秋就很不爽。
孫嬸子一聽診費兩百兩,雙手捂住嘴,眼睛瞪的老大,“兩百兩!!!”
“那是得好吃好喝的待著的。”財神爺可不得好好待著嘛!
安夏倒也沒怪安秋嘴快,反正在孫嬸子這裏,也沒啥不能說的。
“倒也不是完全為了那些銀子,他身子損傷的太嚴重了,差點沒活過來,所以飲食上要特別注意一些才行。”
孫嬸子連連點頭,“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
等容晏的粥燉好了,安夏將粥盛了放在托盤內,又將煮熟的鹹鴨蛋切了一個,放在小碟子上,端入容晏的房內。
後邊種果樹那些人,一直到戌時才陸陸續續出來。
楊嬸子抹了一把汗道,“夏丫頭,果樹都種好了,你去瞧瞧看,有哪裏還需要再整整的嗎?”
安夏指著一直在流水的竹管道,“今天辛苦你們了,你們去洗臉洗手,先吃飯吧。”
“就算地裏有啥問題,也明天再說,今天太晚了。”
眾人聽了這話,就知道她是個體諒人的,洗手洗臉後,圍坐在院內的桌上。
孫嬸子和安春將那四盆菜搬出來了,濃鬱的肉香充斥著他們的鼻腔,讓本來就饑腸轆轆的他們,更加餓了。
村裏有個條件不是特別好的婦人咽了口唾,“好香啊,夏丫頭今天怕是破費了,都是肉。”
安夏笑著看了她一眼,“沒啥破費不破費的,大家今天都辛苦了,趕緊動筷吃吧。”
主人家一說話,眾人都動了筷,嚐了那芋頭炒雞肉和芋荷燒鴨肉都是誇讚之詞。
“從前隻知道桃花做的飯菜,是咱們葫蘆村的一絕,如今這春丫頭的手藝,怕是要蓋過桃花去了。”汪氏笑著道。
孫桃花心態特別不錯,歡喜道,“這是好事兒啊,以後誰家建房子請人做飯,我也有個幫手了,不然一個人真是忙不過來。”
這話,是打算以後給人幫忙都帶著安春了,也算是給她找了個活幹。
雖然安夏和安春自有打算,但也承了孫嬸子這份情。
汪氏見孫桃花也沒生氣,還頗為高興,繼續說道,“要我說你倆直接去鎮上開個飯館得了,鐵定生意是不錯的。”
這件事情,安夏倒是已經在安排了,但是孫桃花卻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鎮上開個飯館,那得花多少錢啊?
他們一家子,雖然現在手上有些銀錢,但是開飯館這種事情,還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過經汪氏這麽一提,安夏倒是有了新的想法。
左右飯館一個廚子根本就忙不過來,要是孫嬸子肯的話.……
她大姐就能輕鬆不少,而且也報了當日的一餅之恩。
“開飯館哪裏有那麽容易?花錢多,又不知道那事能不能成。”孫桃花笑著對汪氏說。
汪氏一想也是,本來孫桃花家的日子在葫蘆村過得算還不錯了,不瞎折騰也對。
省的萬一沒折騰出個名堂,掙的那點錢都折了,那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