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背鍋之人
安公公正所謂是倒黴的時候喝涼水都是塞牙縫,還不知道什麽事情得罪了人家皇帝,隻看到皇帝陰沉著臉色,一副無比生氣的模樣,這可是嚇壞了人家安公公,皇帝生氣了?顯然安公公相當的害怕,畢竟人家皇帝處決自己不要太輕鬆了。
磕頭如同搗蒜一般,安公公不管如何現在人家皇帝能消氣就行了,反正自己是做奴才的,主子生氣自己磕頭這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至於說因為什麽?顯然這並不是自己需要清楚的事情,不過安公公審時度勢之下這件事情料想也應當是和馮寧有一定的關係?
莫不是馮寧說了自己什麽壞話?安公公的內心之中想到,要說起來這馮寧簡直就是如同自己的克星一般,自從自己遇上了馮寧之後好似就沒有遇到什麽順心的事情,反正橫豎倒黴的人似乎都是自己,人家簡直就是屁事都沒有,自己找誰說理去?
其實一邊的馮寧也是有點傻,馮寧也是看到了安公公投向自己的眼神,但是馮寧也愛莫能助呀,自己連什麽事情都也是沒有弄明白呀,剛剛李喆說話的聲音不大,再加上馮寧半睡半醒的狀態,自然馮寧是沒有聽到李喆剛剛出來的時候到底說了什麽。
算起來安公公跟隨李喆的時間也不短了,剛剛李喆很生氣,但是看到了安公公那副可憐的模樣之後李喆的氣也是慢慢的消了,畢竟人都是有感情的,小貓小狗生活的時間長了還是有感情,更不用說安公公這樣一個大活人了。
聽到了李喆的話之後顯然安公公也是無比的高興,雖然腦袋腫了一個大包,但是看起來李喆還是記得那份舊情,隻不過李喆下麵的一句話讓安公公不住的喊冤,果然是和馮寧有關係的事情,而且還是那件毯子的事情,剛剛明明經過自己的手交給了馮寧,再看看馮寧,身上確確實實沒有那件毯子,這馮寧究竟在搞什麽。
這個時候馮寧似乎也是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從自己的身子後麵拿出了那件毯子,雖說現在天氣已經有些微涼了,但是畢竟不是冬天,這樣貂皮的毯子如今披在身上麵依舊還是十分的熱,剛剛馮寧披了一會便覺得渾身是汗,所以才把毯子隨手放在了一邊,卻不料李喆出來之後才有了這樣的誤會。
欲哭無淚,這是安公公的想法,這件事情自己真的是太冤枉了,隻可惜的是這個世界上還是沒有竇娥冤這一曲戲劇,若是有的話安公公恐怕是能體會到竇娥的那種天大冤枉的滋味了。
看到了馮寧手中的貂皮毯子之後李喆的臉上也是不經意的流露出了一絲的不好意思,雖說很快的就消失的,急忙的改口掩飾自己現在的尷尬。
雖然並不是第一次到皇帝的寢宮之內,但是如此的深夜到皇帝的寢宮馮寧還是第一次,一般的大臣可能都沒有這樣的機會,畢竟當今的皇帝絕對不是什麽勤奮的天子,如同今日這樣夜晚還在思索事情對於李喆來說也是罕見的。
有些局促的看著皇帝,顯然馮寧現在想知道皇帝尋自己前來究竟是什麽事情,張口詢問?顯然這不是什麽明智的選擇,思來想去馮寧直接跪倒了地上,一副要殺要剮隨便的樣子,料想皇帝也不會不開口吧。
“跪下做什麽?你還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自己說說都做錯了什麽事情?免得朕開口了。”
看到了跪在地上的馮寧之後李喆似乎有些氣不打一處來,為了一個女人竟然敢抗旨,這樣的事情傳出去了明日言官們的唾沫估計能把朕的禦書房給淹沒了。
別說那個女人和馮寧之間有一點的曖昧的關係了,縱然是馮寧的妻子在封建的社會之中也是不允許男人做出來這種事情,說到底李喆其實從內心之中還是很看好這個曾經愣頭愣腦的人,本身馮寧文轉武受到的爭議就不小,李喆不希望馮寧被文官們在抓住什麽把柄。
李喆和文官之間已經鬥爭了十幾年的時間,對於那群言官李喆可以說比任何的人都是了解一個芝麻大小的事情都能被他們說成天大的事情,抗旨這種天大的事情更加的不用說了。
“臣有罪,隻不過臣當時顧不了那麽多了,臣懇請官家責罰,”
官家的話和表情落到了馮寧的眼睛之內,不管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罷,總之馮寧能感覺到官家那種關心自己的心情,這些就已經足夠了,況且這件事情真要是說起來自己罪過也確實是不小,事後想想馮寧多少也是有些害怕。
正所謂一人做事一人當,馮寧承認自己的罪過是一種擔當,但是如果再給馮寧一次機會的話,馮寧選擇的結果依舊是還是那個樣子的,因為這件事情必須是如此的選擇才可以,還是那句話聖旨失去的東西或許還能彌補,但是一旦失去了人那麽就在也是沒有彌補的可能性了。
“你呀,朕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算了這件事情就是如此吧,日後不要再發生了,起來吧,朕問你京兆府的事情你覺得應當如何的處理?”
馮寧的表情落入到了李喆的眼神之內,李喆閱人無數哪裏不知道馮寧真實的想法是什麽呢?年輕人有鋒芒或許並不是什麽壞事情,所謂的少年老成和那些明哲保身的人又有什麽區別呢?
“這”
聽到了官家的話之後馮寧多少有些猶豫,這件事情自己應不應該的說話呢?看李喆的表情應當已經是有了答案,隻不過李喆是缺乏一個幫他一錘定音的人,或者準確的說是缺乏一個事後能給他背鍋的人,李喆很顯然把這個背鍋之人的目標選擇在了自己的身上。
皇帝永遠都是聖明的,顯然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曆代的皇帝都是信奉的事情,這也就是為什麽曆朝曆代能下罪己詔的皇帝最起碼都是英明之主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知道這件事情的對錯究竟是什麽,而不是一味的推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