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雪視角> 第46章 失敗並購

第46章 失敗並購

  當我們發現公司管理者不稱職,沒有代表股東利益的時候,巴菲特的做法是讓董事會定期對CEO進行評估,而且評估的時候CEO不能在場。


  巴菲特說:“如果你們找到了一流的首席執行官,他不一定要是全球最好的,隻要是一流的就可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通過讓首席執行官向其他首席執行官們請教或者尋求董事會的建議,你可以把一個5分的首席執行官變成5.5分的。但依據我的經驗,要把5分的變成8分的可就難了,你還不如把這個5分的開掉,讓他去做其他事情,然後直接去物色一個8分的。”


  優秀的CEO個人利益與股東利益發生衝突很常見。


  比如CEO要求高薪水,但股東往往不想給CEO這麽高的薪水;


  比如CEO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個人舞台秀,收購並購和參加大型會議都是個人作秀現場,很多打著戰略規劃的收購其實都很失敗,往往這些收購並沒有為股東賺到實際的利益。


  上雪給大家舉幾個非常典型的,打著戰略規劃旗號進行的失敗收購案。


  2005年,阿裏巴巴收購雅虎中國,希望利用雅虎的搜索技術為淘寶帶來更大的流量。但實際上,雅虎的搜索技術不但沒有為阿裏帶來收益,反而還每年向阿裏要5000萬美金的技術使用費,於是,2013年,雅虎中國停止運營。


  2013年阿裏收購天天動聽,這個是當時在國內擁有2億活躍用戶的音樂播放類APP,2016年“天天動聽”正式更名為“阿裏星球”,同年10月1日起,天天動聽停止服務,12月13日,阿裏星球在新版軟件更新中提到,將於近期全麵停止音樂服務。


  2014年,阿裏收購豌豆莢,在那個蘋果雲服務在中國地區還不完善的時期、在那個許多人還用電腦下載apk導入手機的年代,豌豆莢是一個剛需型的手機助手,其收錄的不重複應用與遊戲超過100萬,累計用戶破千萬,結果2016年被阿裏並入移動事業群,從此銷聲匿跡。


  2015年,阿裏收購優酷土豆,當時優酷網和土豆網為中國排名第一、第二的視頻網站,阿裏把老大老二同時收入囊中被業界成為互聯網第一並購案。結果收了之後各種人事調整對公司業務層麵影響很大,以至於在影視劇版權爭奪領域優酷土豆總是滿人半拍,最終逐漸衰落。


  當然,上雪並不是針對阿裏,阿裏也投資成功了很多案例,比如說眾安、趣店、百世物流、藥明康德,還有新能源的大佬寧德時代……


  但是剛才那些失敗的收購案例,真的是很可惜,完全是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的典型代表,這其中跟管理層的運營能力多多少少也脫不開關係。


  隻不過家大業大的阿裏輸得起這樣的錯誤,畢竟阿裏係公司還有螞蟻金服、阿裏雲、菜鳥網絡、口碑、餓了麽、阿裏音樂、釘釘、阿裏體育等,對外投資的曠視科技,商湯科技,寒武紀、滴滴和小鵬汽車等至少20多個獨角獸企業,阿裏係的獨角獸企業無論是總估值還是數量都是BAT中最高的,所以被阿裏收購也不一定是壞事。


  隻不過,阿裏的CEO肯定不是每次收購都為股東賺錢了,而且在每一次的收購案塵埃落定之前,勢必多多少少會與董事會意見不一,與股東意見不一。


  巴菲特認為,董事會要能站在股東的立場去思考問題,保持獨立性,同時也要兼顧CEO的麵子和情緒,更重要的是兼顧公司的長遠發展,畢竟愚蠢收購往往會讓股東們付出慘痛的代價。


  在這裏上雪要給大家提一個醒,不要總被市場上那些兼並收購的新聞帶節奏,總覺得一家公司並購另一家公司一定對兩家公司都是利好,現實根本不是這樣。


  收購的風險要遠遠大於收益,很多公司原本沒問題,問題都是收購以後產生的,成功的收購案占比非常少,轉換成二級市場投資學範疇也就是所謂的勝率,A公司收購B公司,1加1大於2的概率非常小,往往收購完成後給投資者留下的都是巨大的坑。


  有些企業奄奄一息,不被收購就是等死,主動去求人家收購就是找死,不幸的是,很多時候找死比等死死得更快更很難看,但大多數投資者沒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上雪要強調,當我們看到什麽資產重組,兼並收購,戰略並購這種字眼的新聞時,我們要警惕,要保持理性,要客觀分析,獨立思考,謹慎行事。


  以下是《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公司治理部分的其他幹貨匯總:


  1、把分散的股東聚集到一起(開股東會做決策)始終是個問題,因為他們的目的和做事方式千差萬別。


  2、良好的公司治理對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公司處於轉型期或者出現危機時。


  3、我們之所以特別關注公司的治理規範,目的是幫助公司更好地應對可能發生的危機,而不是讓公司在未來的五年裏股價能夠上漲,但目前大部分商學院研究的都是後者。


  4、羅伯特·博森(RobertPozen)的研究也表明,對於大多數機構投資者來說,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研究去找出問題然後解決問題是得不償失的。


  5、董事會的做事方式應該是公開透明的,而且要對自己做的事情做出合理的解釋,這才是董事會的最佳運作之道。


  6、如果股東們提出的建議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絕大多數董事會和高管團隊都會表示歡迎,而且會本著為股東謀求最大利益的原則,謹慎地采取必要的行動。當董事會和管理層跟成熟的股東們攜手合作時,每個人都會是贏家。


  7、巴菲特:作為一名股東,我隻關心董事會是否能做好兩件事情。一是找到一名一流的經理人,二是在這名一流經理人自身的利益與股東的利益發生衝突時,能夠以何種方式予以幹涉。


  應該有一種更好的機製,但我也不確定它是什麽樣的。不管怎樣,都應該有一種更好的機製,讓董事會能夠站在股東的角度上做出一些重要的決策,因為有時候首席執行官的考量跟股東們的考量並不相同,即便這位首席執行官是一流的。這些考量可能是經濟層麵的,也可能是非經濟層麵的。


  理想的機製應該是這樣的:董事會能夠做出獨立判斷,但在方式方法上又不會讓首席執行官難看,不至於導致首席執行官被迫辭職或者在自己的團隊麵前丟臉。如果有人想聊聊這個話題,我很歡迎。


  8、巴菲特:我想說很多愚蠢的收購都是以戰略規劃的名義完成的。如果一個董事會通過非常複雜的過程詳細審閱了一份戰略規劃,我就會變得非常謹慎,因為很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這樣的:他們對這個規劃投了支持票,然後管理層就去收購了,出現問題後,管理層就會跑回來說“可是我們是依據戰略規劃做的啊”。


  9、巴菲特:我們可不是那麽看自己的。我們會說我們試圖買進的業務不僅要有出色的經濟狀況、要由誠實能幹的人經營,而且價格也要公道。我們購買的股票非常有限,可以說我們的投資非常聚焦。但在我們的投資策略中,關係根本就不是主要考慮因素。


  10、我們的投資金額通常比較大,因為我們有很多錢。我們購買的股票種類非常有限,這是我們要考慮的一個方麵,而且我們會持有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我們也逐漸會認識公司裏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