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雪視角> 第20章 研發支出

第20章 研發支出

  8、研發支出


  作者說他在研究上市公司的時候,會在財務報表裏找一些容易被人忽視但又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數據。


  其中的一項數據就是研發支出。


  研發支出是指上市公司在進行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材料等的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


  具體而言,研發支出包括上市公司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所使用資產的折舊、消耗掉的原材料、直接參與開發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以及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租金和借款費用等。


  研發支出對於上市公司保持並提高市場競爭能力至關重要。


  說白了研發支出就是一家公司願意花多少錢在開發新技術上,一般而言,一家公司如果坐擁的技術專利越多,護城河自然也越寬。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


  比如,美國蘋果公司公告顯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公司的研發支出分別是81億美元、100億美元和116億美元。


  2017年蘋果公司的研發支出折算成人民幣超過700億元,這是一個什麽概念呢?2016年,貴州茅台的銷售收入是400億元,雲南白藥的銷售收入是220億元,分眾傳媒的銷售收入是100億元,蘋果公司一年的研發支出差不多是這三家行業龍頭公司一年的銷售收入之和。


  在做分析的時候,作者一般會研究兩個數據。


  第一個數據是過去三年研發支出的絕對金額。我希望看到上市公司的研發支出像蘋果公司那樣每年能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


  隻要看到上市公司持續不斷地進行研發投資,我就不太擔心未來幾年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的增長。


  第二個數據是研發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這個比率在10%~30%比較健康,理想情況是在20%左右。如果比率太低,表明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不足;而比例太高的話,往往預示著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不可持續。


  當然,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不同行業、不同公司的研發支出比率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研究的時候還需要多與公司自身的過往曆史比較,同時也要與公司所在行業的龍頭企業進行比較,這樣才能得出合理的結論。


  作者這麽分析沒有任何問題,而且上雪能夠感受到作者作為極為專業的投資人士已經盡可能用最淺顯的語言把道理說清楚了。


  文中的舉例言簡意賅,但其實即便這麽表述,也隻有行內人看得懂,也隻有在金融圈裏混的人才真正會去關注一家公司的研發支出,圈外人連公司的研發支出在哪裏查都搞不清楚。


  研發支出這個指標究竟查還是不查,取決於你想投資的公司究竟屬於什麽行業。


  首先研發支出這個指標並不難查,大家打開交易所網站下載你所要投資的財務報告,打開後關鍵詞搜索“研發支出”四個字即可看到數據。


  如果你要投資的公司屬於上交所,就去上交所的網站查,如果你投資的公司屬於深交所,就去深交所的網站查,同理北交所,科創板和新三板也是一個道理。


  如果你連這個都不會查那還是別輕易入市搞投資,搞投資想搞得好,想不賠錢甚至賺大錢,並且長期賺大錢,就必須要做到價值發現和耐心,讓你去查數據,就是價值發現和耐心的第一步,第一步都做不到那您老還是洗洗睡去買國債吧。


  萬幸的是,上雪告訴大家不是啥企業都需要我們去查研發支出,如果我們投的是某化妝品公司,那麽全球頂尖的奢侈品牌研發支出也沒誰超過5%,你如果用一個科技公司20%的研發支出套在化妝品公司身上,那所有的化妝品公司你都可以不用考慮了。


  所以,究竟什麽公司才需要看研發支出呢?

  比如2019年全年,中國有10家公司的研發支出進入了世界前100名,大家可以感受下研發支出高的都是什麽類型的公司。


  這十家公司分別為:


  1、華為(第3名);


  2、阿裏巴巴(第26名);


  3、騰訊控股(第46名);


  4、中國建築(第54名);


  5、百度(第66名);


  6、中國鐵建(第73名);


  7、國鐵集團(第74名);


  8、中國石油(第78名);


  9、上汽集團(第81名);


  10、中興通訊(第95名)。


  按理來說研發支出能夠就進入世界前100已經是很注重科研的公司了,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建築、中國石油,中國建築這幾年的股價基本就是橫著走,無論你買它還是賣它,它的價格永遠在一個小區間來回震蕩,你進進出出,估計賺錢的不是你也不是這些公司,而是默默在收手續費的交易所。


  所以上雪再次強調:好公司不代表好股票,好股票不代表好價格,搞投資,先把這句話背下來,在你每次想剁手買入某家公司股票的時候,先默念這句話三遍,想清楚再說。


  上雪認為研發支持這個指標如果很高,說明某家企業非常注重構築自己未來的護城河,它不一定現在就很強,也不代表未來就很強,但至少代表它的未來有可能很強。


  當然,正如上文所說,不是所有企業都能通過研發支出構築護城河,必須要看行業。


  目前需要加大研發投入才能構築企業護城河的行業如下:

  1、ICT產品(包括半導體,通信設備,電腦硬件,電子和電氣產品零部件等等)


  2、健康:醫療器械或者製藥


  3、ICT服務

  4、汽車


  2019年支出最高的是ICT產品,2085億歐元,華為,蘋果,三星,愛立信,諾基亞,高通,台積電,博通,英特爾,SK海力士等巨頭都在這個領域。


  2019年研發支出第二高的是健康,1856億歐元,包括生物製藥,醫療器械,製藥業等等。


  排名第三的是ICT服務業,1528億歐元,這裏頭的玩家就是大家熟知的互聯網公司,比如穀歌,臉書,阿裏,騰訊和亞馬遜等等。


  排第四的是汽車產業,1473億歐元,特斯拉,上汽,蔚來,比亞迪,豐田,本田,奔馳,寶馬,奧迪都在這個行業裏麵。


  其他的主要產業還有化工,航空航天,冶金和設備製造業,但是研發支出完全無法和上述的四個產業相比,最高的也就是494億歐元。


  我國現在的弱點其實是醫療技術的研發投入明顯落後於歐美,這也是上雪個人一直不太願意投資A股的那些醫藥企業的原因,不是它們不好,是國外有更好的同類公司可以選,每次有朋友讓我介紹一些醫藥科技類公司上雪都很鬱悶,因為對我來說國內醫療公司一大堆,跟科技沾邊的沒兩家。


  投入到醫療技術的研發比例美國是26.4%,歐盟是19.2%,日本是12.5%,而我國呢?隻有5.5%。


  其實我國馬上就要麵臨世界上最大人口基數的老齡化問題,而目前全球醫療的頂端技術依舊章握在歐美手裏,所以醫療器械和製藥業的國產化至關重要,它的重要性根本不亞於半導體產業的國產化。


  寫到這裏大家應該對於哪些企業應該著重觀察研發支出這個指標有點感覺了吧?

  在A股裏,除了傳統的那些公司,如果醫療類的某家企業連續幾年連續幾年研發支出都高於同行業,有理由相信這家企業的前途更有可能光明一些,在國產化替代的路上可以盡快搶占先機,這類的醫藥企業如果目前估值比較低,就是我們應該下手的對象。


  研發支出隻有結合國際國內發展趨勢,行業的不同特點,以及公司自身產品的定位一起來看才是有意義的,至少上雪列舉的上述那些必須要靠研發支出打天下的公司本身的研發支出不能低,否則就可以剔除我們的選股範疇。


  下一章上雪把作者提出的這八個指標與我們之前已經歸納出的六維評價標準匯總一下,把納入體係以及備選指標都給大家理清楚,相當於升級了選股裝備,大家往後選股直接帶升級版裝備即可。


  隨著我們往後讀的書越來越多,裝備會不斷升級,技能也會不斷提高,所以希望大家都可以堅持下去,別連boss都沒見到,就死在了小怪手上。


  後續論點見下章。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僅用於案例分析,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