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張誠喜得佳兒
乾清宮的冬暖閣內,崇禎皇帝又對陳新甲問道:「陳九皋不是已回京啦,張誠現在何處?」
陳新甲回奏道:「張誠所部往豫省剿賊已近年余,前幾日才領軍回到宣鎮,現正整軍預備開往關外,救援錦州。」
崇禎皇帝略微沉思片刻,道:「你檄告張誠,命他儘速起兵,不可貽誤戰機,路過京師之時,叫他進宮一趟,朕有話吩咐!」
「微臣遵旨。」
崇禎皇帝又問道:「兵部擬派誰去洪承疇那裡監軍?」
陳新甲回道:「臣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麒尚稱知兵,且幹練有為,可以前去總監洪承疇之遼東軍馬。」
崇禎皇帝毫不猶豫的說道:「張若麒如真能勝任,朕即欽派他前去給洪承疇監軍。這一二日內,朕將頒給敕書,特恩召對,聽他面奏援錦方略。召對之後,他便可離京前去赴任。」
陳新甲接著又面奏了傅宗龍已經自西安起兵進入豫省剿賊的事,然後就叩頭辭出。
…………
陳新甲這邊才出乾清門,提督東廠的王承恩就進來了。
他向崇禎皇帝跪下密奏道:「奴婢東廠偵事人探得確切,大學士謝升確在朝房中對幾個同僚言說皇爺欲同東虜講和之事。
當時有人聽信,也有人不信。謝升又說,這是『出自上意』,又說是『時勢所迫,不得不然』。今日朝臣中已有人在暗中議論,極言反對同韃子和議之事。」
崇禎臉色頓時大變,如怒氣填胸,他急問道:「陳新甲可知道謝升在朝房中的信口胡說?」
王承恩回道:「看來陳尚書並不知道。奴婢探得陳尚書今日上朝時並未到朝房中去。下朝之後,差不多整個上午都在兵部衙門與眾官會商軍機,午飯後也繼續與眾官會議。」
崇禎皇帝又問道:「朝臣中參與議論的人多不多?」
王承恩回道:「因為謝升是跟幾個同僚私下言說,這事兒又關係十分重大,所以朝臣中議論此事的人還不多,但恐怕很快將會滿朝皆知,甚至是公然議論開來。」
崇禎皇帝的臉色更加鐵青,點頭說道:「朕知道了, 你出去吧。」
王承恩躬身退下后, 崇禎皇帝就在東暖閣中走來走去, 心情很是煩亂,又惱又恨,他並不懷疑謝升是故意將此機密之事泄露出去, 其意就是要破壞他的對「虜」方略。
但是他更明白謝升過早泄露此事,必將會引起朝野內外的議論紛紜, 既使得他落下一個向敵求和之名, 也使日後時機到來之時, 和議也將難以進行。
他先是想在明日上朝時將謝升逮入詔獄,治其以妄言之罪, 卻又怕因此致使真相暴露,左思右想之下,他終於拿定了主意, 回到御座上坐好, 提筆在御案上就寫了一道嚴厲的手諭, 說:「大學士謝升年老昏聵, 不堪任使,著即削籍。謝升應即日回山東原籍居住, 不許在京逗留。此諭!」
每當處於情緒激動之時,崇禎皇帝處理起事情來都會顯得章法全亂。
谷鰱
他完全就沒有考慮到謝升如今才五十幾歲的年紀,根本就算不得是「年老昏聵」, 而且突然將一位內閣大學士削籍回家閑住,必然會引起朝野的震動, 可他就這樣命太監將上諭立即送往內閣去了。
接著,他又傳諭今晚就要在文華殿中召見張若麒, 更是傳諭兵部火速探明闖賊李自成眼下的行蹤,立刻布置圍剿之事。
太監依命前往內閣和兵部傳諭去后, 崇禎皇帝頹然的靠在椅背上,發出一聲輕輕的長嘆,隨即又喃喃地自言自語起來:「難!難!難!大局如此……唉!洪承疇,洪承疇,你為什麼不迅速出關?真是可惱!……可惱啊……」
恍惚片刻,他竟脫口而出:「張誠!再多幾個張誠就好啦!」
…………
宣鎮北路赤城堡參將衙署內,人來人往,處處張燈結綵,一派熱鬧喜慶的氣氛。
衙署前的大街上也滿是衣冠華麗的達官貴人,更有一群群的將官身著嶄新的大紅緊身便服,他們或坐官轎,或乘騎著騾馬接踵而至,身後都有隨從或搬或抬著各式賀禮。
整條大街上都是人流不斷,沿街商鋪也都掛起大紅燈籠,喜慶的氣氛竟比年節還要隆重,放眼望去整個赤城堡都在歡慶,堡中處處彩燈高掛,陣陣鞭炮炸響之聲不時傳來。
張誠的心中也是激動無比,他如今已不是獨自一人在這個世界上奮鬥,因為自此以後還有一個小張誠將與他一起拼搏,他的血脈也將要在這個世界上一直延續下去。
自此以後,他的奮鬥目標也將會有所改變!
若說此前,他只是非常單純的拼搏,就算有了想要改變這個世界,終結這個亂世的想法,其中的基本點也無非是要活下去,要活得好而已。
但如今卻完全不同,不止是要活下去、活得好, 他今後更是要替自己的兒子,要替他們張氏一族的未來深謀遠慮了。
…………
張誠在三月二十二日時進入了宣鎮東路境內,他馬不停蹄的回到永寧, 便下令出征諸軍輪番休假五日,使眾將士可以回家看望親人。
同時,在河南新募的幾部兵馬則要加緊操練,儘快熟悉戰陣配合之法,準備隨軍出戰遼東,前去救援錦州。
對於東路諸事簡單安排一番后,便急急奔回北路的赤城堡中,為的就是他夫人季軒竹已近臨產之期,他又怎能不急!
話不多言,路途上也沒有絲毫耽擱,張誠領著張成芳和張金泰的童子營一路急奔,而林芳平則率虎衛護著新夫人楊麗英在後緩緩而來。
三月二十五日的黃昏時分,張誠便率童子營馳回赤城堡中,他來不及處置軍務,直奔內宅就一直守在季軒竹的床邊。
兩日後的三月二十七日,伴隨著朝霞和晨風,季軒竹成功為張誠誕下一位公子,闔府歡慶,上到兩位老夫人,下到每一個下人,無不是心中歡喜。
消息傳開之後,整個北路都沸騰了起來,除了諸將官軍士,就連那些軍戶,甚至北路的各商家都是歡欣鼓舞,每日登門拜賀者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