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之盛世玉聲> 第118章 121: 宜州舊事(2)

第118章 121: 宜州舊事(2)

  “從六七歲孩子到老人人人腰紮繩子,它使人精悍行動敏捷、保暖,又便於幹活如捆柴、捆綁獵物、拖拽東西。繩上掛幾個小皮口袋,內裝火石、火鐮、火絨鹽肉幹等。腰繩子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農村老年人還有這個習慣。


  人們的皮靴子有單層多層之別,多層內層是羊皮、兔皮,外層豬皮、熊皮,它結實,柔軟,防凍腳,防蛇咬。還有木板底鞋、答條鞋,人走在山道上、草棵子裏抗紮,什麽樣道都能走。還有蒲草編的靴子,它冬暖夏涼。


  關於各種姓氏的起源那是個百花齊放的故事呀!


  草部落人講道:“很早以前,天天下雨、打雷、閃電,漆黑一片。一天半夜,一些草悄悄變成了人形,從河灘草棵子裏走出來,他們挖穴居,生兒育女,從此有了人間。不能忘啊,草是我們的始祖。”


  大部分部落一口咬定人獸同源:“從前,我們和野獸是一個祖先,後來分枝了。”“其實,它和我們是一樣的,不過,它們就是住在樹林子裏,沒房子,不用火,有野性罷了。”


  他們說的活靈活現,並祭奉不已。.這是祖先與野獸依依揖別為兩大群體時記憶的遺存,並一代一代傳下去,難以忘記啊。不僅如此,他們還經常看到山林裏出沒成群結隊的長毛野人,它們跟人一樣聚會、唱歌、跳舞,人追至,它們倏而散入山林。


  視老虎為始祖的部族,稱先人是虎父人母。因此,他們常主動接近虎、飼虎。如果外族人傷害了老虎,他們得知後會傾族去討還血債。


  為避免血戰,對方須賠贖獵物,舉辦宴會,款待這邊全族老少。如果這樣做還不行,對方首領賠送自己妻子、女兒給這邊,事情才漸漸平息。而且,以後還要經常去看望這邊部落,打探消息,防備再起禍端。


  以後,有人一旦在山間河畔碰見虎,趕緊跪地磕頭,送些吃食,目送它回洞穴,並且告訴大夥不要傷害它,“它是先祖呀,怎好殺它。”虎也怪,遇到人虔誠跪伏,無慌張之狀,打量人一陣子,轉身返回山林裏了。


  有的部落認為熊是自己的祖先,這部落裏的人都姓能有的部落認為狼是自己的祖先,於是部落裏的人都姓狼。還有的部落認為自己是喜鵲的後代,每當喜鵲飛至,全部落人皆站門外,拍掌歡呼,遙遙致意。他們自豪地說:“我們的祖宗是喜鵲,它看我們來了。”


  熊部落會講熊和人成親的故事。說一個人在森林裏走迷路而累得睡著了,醒來,發現一隻母熊溫順地臥在身邊不讓他走,強迫與它交配,以後又寸步不離地守著他。後來,母熊產下一仔。他尋隙逃下山去,母熊思念他,天天長吼,呼喚他歸來。


  母熊抱著孩子翻山越嶺到處尋覓他,看見獵人遺棄的火堆,它就一動不動地守候在旁邊,一直到火熄滅,它才絕望地離開了。後來,人們再也沒看見那隻母熊。


  人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也需要食肉,這是不得已的事情。為了捕獲動物,人們做出各種各樣的簡易攻擊武器。做木矛,找一根筆直結實的木杆,頂端削成尖形,刻出溝槽,使它刺入獸驅體後能透氣,盡快致其於死地。


  人將堅韌的樹杆用水浸泡,再用力使其彎曲後,經火烤定型,再用獸脊皮筋做弦,一支硬弓就做出來了,然後,以樹枝為箭杆,利石為鎂,尾粘雕羽,有了箭。


  人用麻繩編織魚網。它呈長方形,縫隙很小,有又粗又長的麻繩係其邊緣。撒網捕魚時,它沉人水中,一邊與河底接近,一邊浮在水上層,人拽著網繩向岸邊搜來,或者搜其上船,魚困網中盡俘。


  他們呼喚著追打野獸。用棒子打死野獸比射箭好處在於能得到完整的毛皮,不帶箭眼。皮子有窟窿,穿在身上透風,冬天會挨凍的。山林中怪獸極多,其形奇異,人常望其而結舌,膽戰心驚,不敢獵取,害怕遭報應。


  方為了多獵野獸,部落男女老少一起出動包圍一片地今叫“打圍”。抓捕大獸小獸,回來共享。有一個部落,此俗遺傳萬年,前兩口,後一足在群獸中發現有三足獸,形如狸


  行即跳躍善食倒根草,他們嚇得倒退幾步,眼睜睜地看其自由地跳跌離去,返回密林。


  獵人身披虎皮,扮成老虎,追趕野豬,一走就是十幾天,把野豬趕得走不動了,他們再發起猛烈攻擊,把野豬擒為獵物。如果與群狼遭遇則危險得多了幾個獵人站成一堆,後背抵後背,防止狼從後麵襲擊,彎弓而不敢發,以免射不中而空耗箭,雙方相持許久方散。


  哨鹿,以木為哨具,又像以鹿首,戴之以鹿不疑,呼出幼鹿喚母鹿呦呦之音,母鹿聞聲,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幼子也趕來喂奶、相救,便遭獵人刺殺,其膽小,見身軀流血便癱軟不動,自認喪命。


  他們打死了鹿之後,連忙躲藏到樹林裏,模仿鳥雀嘰嘰喳喳地驚叫一陣,確信鹿的靈魂被鳥雀喧鬧吸引走了,這才走過來,蹲在鹿旁邊,佯做同情地哭泣一陣。


  其中一人突然手指死鹿或其它獵物,氣憤地詢問何人所為,大家佯裝糊塗地議論一陣,確認是別人下的毒手,這人已經逃走了。他們譴責一番那人之後,這才一起唱起痛心懷念的歌曲,最後,將它抬下山,回部落分享。


  如果獵獲了熊,一連九天,部落裏的人都模仿熊的姿勢走路,那樣子,希望熊依然活著,就活在部落附近。在模仿熊的日子裏,男人最為虔誠,他們出門即肖其形,彼此遇見也不改其動作,如果有一人忘記,立即遭到眾人譴責,趕緊改正,恢複“熊”的樣子。


  他們把熊的五髒用樹皮包裹,放到樹杈上,他們堅信,熊的靈魂在裏頭,熊能借此托生。這樣,也許它有一天會托生到另外一頭母熊腹中再度出世。如果不留內髒,沒有一點遺物,它就永遠不再托生了。


  有的部族把熊骨放入樺皮桶裏,扣上蓋,懸掛在放五髒的樹權上,相信熊靈魂還會找回自己的身體,重新組裝成一隻新熊。


  首領嘴裏唱著低沉淒婉的曲調,雙手捧著熊皮,旋轉蹦跳,一撲一躍,來到每個人麵前。每人伸手摸一下以示歉意和悼念,人們摸完後,熊皮由大薩滿決定送給誰所有。


  最後,首領帶領眾人模仿烏鴉拂動翅膀的動作,拂動雙臂,麵朝遠處山林,一齊尖叫:“嘎一嘎一”,意思是烏鴉在這兒吃熊肉。


  人們沒有一日三餐的習慣,肚子餓了就吃一天總在肉吃,用羊拿木遷紮、燒烤肉塊,用陶盆、罐教肉湯喝。以食為主。間以糧食、野菜。捕獲一禽一獸。席地升火聚食。重鮮食不貪多,不以負載自苦。因為山林裏飛禽走獸伸手可得,取之不盡,況且,夏白捕獲過多,難以儲存。


  石板烤肉:火把石板燒熱了,人們把牛、羊、豬、泡、鹿等獸肉切片在石板上烤熟了,成了肉幹,也便於攜帶儲藏。對於太小的仔獸,殺之不便,索性除其內髒,用黃泥塗裹其外,置火內燒熟,除泥,佐以調料割食。


  老牛皮鍋:把老牛皮四角高吊起來,倒入水、肉湯,中央就凹下去了。下麵燒火,一會兒功夫,裏麵煮的肉、菜就冒起熱氣了。有的部落將大獸頭骨留存當鍋,用繩吊起煮湯。


  曬魚幹.把魚撈起來,剖其腹,去其髒,以脊為軸展開,腹軟肉厚有拽力,抹上鹽,晾到房頂上,低了會被狗、野獸叼走。魚幹在陽光暴曬下變硬,老遠望去紅乎乎一片,像紅色山巒一樣。兩天即幹,幹了就打捆裝袋子。部落靠它熬過缺少食物的漫長寂寞的冬天。


  人們從草叢中分辨出可充饑的糧食類植物,用陶罐熬熟裹腹,吃糧使人身體進化和智力發達。


  人吃鹽和用火的曆史一樣久遠。鹽是生命的一部分。人離不開鹽,不吃鹽,人會頭疼、眩暈、惡心、無力氣,甚至會死亡。因此,各部落把搞鹽當做頭等大事,派有威望的人到產鹽地去取鹽。


  由於氣候寒冷,東北亞人容易得腰腿疼病氣管病。人們從野章裏最先找出可治這兩種病的藥草他們把藥材采集來攤在地上放在陽光下曬幹,用繩掛在陰涼、幹燥、通風處陰幹有的還得用開水煮或蒸後再幹燥,如天麻、北沙參、百合、馬齒覺等。


  他們把地衣的老須熬成湯水喝下去,用來消炎。助強烈而特殊的羊臘氣味去尋找八股牛,將它的羽狀複葉、葉片對著陽光看有亮點來鑒定。它能除濕、止血。他們還用穿地龍治療筋骨麻木、風濕性腰腿痛。


  野牛、野馬被人圈養起來,成為家畜,馱運東西,供人食用。人們用馱子將貨物捆載馱鞍上,行山道,過溝坎,無所阻隔。冬天,用它們拖爬犁。有病輒不治而死。驟子和驢極少,另有雞、鴨、鵝也被人飼養下蛋食用。


  寒風呼嘯的雪天,常有凍僵的野豬崽、狼崽擠門縫避風求生,被人抱進屋裏放炕上暖和過來。也有的是人打獵從它們巢穴抱回來的,養大後,它們戀居不肯離去,與人生情,相伴相嬉,人歸則喜,人出則隨,漸成家畜。


  現代狗有三百多種,十大類,多數源於一萬五千年前的東北亞狼。它們在東北亞隻出現過六個馴化事例,以後它們隨著人離開穴居遷徙各地逐漸進化產生了十類始祖狗。狗嗅覺極靈敏,人蓄經過,它視罩便知,能追至數十裏,但一經雨便失去能力。


  還有啊,各種工具在人辛勤的雙手下出現了,伴隨著人類度過幾百萬年寒暑,真是功不可沒。石磨是由兩磨盤相接麵被鑿成溝坎狀而成,用來磨糧食,上盤轉,下盤固定不動;一種碾子在碾盤上轉悠,碾壓大黃米小黃米;一種由牲畜拽拉,在場院碾壓帶皮糧食,如黃豆、高梁。


  砸開的鵝卵石邊緣能當刀刃,切割獸肉、皮張。這種石頭在河邊俯拾皆是,尋找方便。人們還用侖切割蔬菜、水果的藤秧,甚至切割出茄子絲、委瓜絲、蘿下幹、西葫蘆條·掛在自己家的房簷下,風幹了,留著冬天煮熟食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