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咒身
愁雲慘淡,三爺靈楚的身軀淹沒在濃鬱純正的碧綠色氤氳之中,其中流光如瀑泛出一抹幽藍色調,散發著一種妖異的美感。
不知是何年代的祭祀之音在霓虹天網中響起,回蕩不絕,宛如魔音直透紫府心湖。
耳目先生神情凝重,振袖合掌,掌中生就天威煌煌,呼嘯驚雷,風吼湮滅透骨影箭,雷鳴卻難消癡妄,頌念之音在風雨之中越發虔誠,其聲混雜雷音雖已不可辨。
但其意不滅,其果不毀,從無處墜在靈楚身上,靈楚身軀飄浮半空,倏忽幹癟,隻剩下一副皮囊緊纏其骨,餘下之物化作兩道血漿,從眼眶黑魆魆的兩個窟窿中流出。
兩道晶瑩剔透的幽藍色符印取代了雙目,腹腔幹癟處,空間扭曲,在上端形成一個渾濁的球體嵌在兩肋正中,其中隱約可見一道碧綠色符印,為這具枯骸源源不斷地提供妖元邪能。
靈楚身上散發的氣勢在以一種極不合理的速度詭異攀升,頃刻間就達到了甲等中品的極限,成為堪比妖王的怪物。
他的一雙手骨發生畸變,慘白的皮膚展現出驚人彈性,包裹在增生的骨刺,竟然形成半透明狀彷如昆蟲羽翅的皮骨鐮刀。
從眼眶中流出的血漿並未四散流淌,而是與虹霓天網的表麵的兩塊泥沼毒瘡產生呼應,血漿爆發出強大邪能,幹擾了虹霓天網的運轉,將兩塊泥沼聚攏在一處強行融合。
尚未消散的血漿凝聚成胎盤模樣,將強行融合產生的【穢力】吸收,形成堪比第四境下品的鬼胎,直奔靈胥三人而去。
鬼胎血光遁影速度奇快,已經超過第三境極限數倍有餘,理論上第三境的修者對於鬼胎的行動根本沒有反應的機會,但齊家兄弟剛好不在理論之中。
劍氣長河奔騰不息,齊望安劍心通明照見八方,人劍合一,神念心力與手中靈劍器靈交織,靈極之劍【景駿】出鞘。
劍光瀲灩如水,細碎波光粼粼,齊望安手中景駿,劍走隙間,一招一式極為緩慢,卻在鬼胎臨近之前已然招法盡出,就好似在鬼胎未來所有可能的行動中都揮出一劍。
快與慢錯亂空間,虛與實模糊了時光,齊望安身影完全消融在劍光之中,帶來最為華美的殺機,劍光所過之處,人影浮現,各展劍法。
一劍出,百劍千式相隨,此招為戰中所悟,故而無名,遂以靈劍之名代之,景駿之招自其出世起,至今未逢一敗。
昔年劍道意氣之爭,齊家老家主以此招挑戰當代劍宗的垂暮先生,單手單劍壓製垂暮先生手中子母雙劍整整一百回合。
一氣盡,此招絕,齊老家主雖力竭而亡,但誰不稱讚一句當世劍道最風流,垂暮先生也感歎,言說此招有敗,也隻敗在人身,與劍招無關。
鬼胎血汙邪能爆衝,以力破萬法,但齊望安所施展的景駿之招也成功拖延了鬼胎進攻的腳步,齊望然密咒急催,周身咒文成經,構築天下方圓,戲雲圖寶光大放,將靈胥化作一縷雲氣隱藏其中。
雲光霧靄,蛟龍穿行,與邪能相互消磨,雖然兩人展現出遠超同級的戰力,但這也代表兩人正在以平常情況的數倍速度消耗著自身功力,現在這種炫酷的特效都是拿命換的。
雖然兩儀陣勢調和陰陽,以極高的效率轉化天地元氣,為兩人減輕了不少壓力,但是這畢竟不是長久的辦法。
就在此時,一道金光縱地而來,鬼胎周圍的空間突然扭曲將其束縛,佛燈長明,佛光初現。
佛光之中金蟬顯象,至極佛元悍然爆發,無邊光芒之中血汙之力如同冰雪遇驕陽,快速瓦解,金掌狠狠地拍在鬼胎的大頭之上。
金掌向前,心無掛礙,掌心梵印輪轉,卻生無匹吸力,白西陸奇境運轉,運使淩空虛渡生生將鬼胎拉入另一座戰圈之中。
戰場分割,一分為三,主戰場自然是耳目先生與幕後之人的對決,此人原本隱匿於更深一層的空間之中,耳目先生雖能破其法,但無法傷其身。
不過,剛才此人通過催動異術,將靈楚轉變為怪物之時,其身顯化在淺層空間,被耳目先生的【鳳羽扇】掃落,真火焚燒四野,高溫將周遭空間扭曲,恐怕在一段時間之內,此人都無法使用【登空】秘法,隱藏身形。
異化的靈楚也同樣被耳目先生的真火封住去路,耳目先生從口中吐出一枚靈珠,壓在靈楚的天靈之上,無窮光華垂落,每一絲都重如千鈞,將其困鎖一旁,使其無法行動,幹擾戰局。
第二戰局就是黃衣老嫗與天目山君的戰鬥,黃岐和白西陸隻是負責幹擾偷襲,先前兩人的招式都沒有對天目山君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因此他們兩人就轉變戰術,以擾敵為主,黃岐精通防禦之道,他就為黃衣老嫗施加屏障和護身法咒。
而白西陸則是作為隊伍的副C,他的奇門手段頗多,而且綜合素質要在黃岐之上,所以他就配合黃衣老嫗強攻天目山君,逼迫其露出破綻。
可是快攻連打六十餘個回合,反倒是他自己險些中招,被邪風煞掃滅了一道靈輪,才退下陣來,由黃岐頂上。
邪風煞不似其他術法攻擊是將靈輪打散或是湮滅,而是直接掠奪吸收,要不是他及時引爆靈光,讓天目山君將靈輪吞下,剛才就白打了。
三脈七輪隻要不是徹底毀滅,根基盡廢,複原就花不了多少時間,不到半盞茶的工夫,他就神完氣足,準備再次上前動手。
就在這時,靈楚發生了異變,血漿所獲的鬼胎直奔靈胥三人,他這才趕去救場,把鬼胎拉回到他們這個戰圈。
佛燈曼陀羅再現,他又加了一道梵印將鬼胎暫時壓製,而後高聲喊道:“耳目先生先解決靈楚,他已經被煉成陣法咒身,要是他體內的邪力成熟,整個虹霓天網都會被炸碎,到時候咱們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