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祿東讚的野心
祿東讚之所以有開戰的勇氣,是因為吐蕃占有地利,進可攻退可守,就算打敗了也不必擔心大唐會劍指高原。
至於說長樂公主已經訂親的事實,祿東讚其實也知道,不過他同樣不在乎,在吐蕃兒子繼承老子的妃子,弟弟履行哥哥的義務都是常事,沒什麽大不了的。
他相信隻要吐蕃大軍壓境,兵鋒所指,一定會讓大唐下高貴的頭顱。
懷著激動的心情,祿東讚回去驛館開始給鬆讚幹布寫信,信中重點強調了大唐的繁榮,大唐長樂公主的美貌與智慧。
寫好了信,第一時間派人送回吐蕃,此時外麵已經天光黯淡,夜幕低垂,祿東讚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叫來隨行的副手:“去挑幾樣精美的禮品,我們去赴宴。”
“赴宴?大相是要去蜀王府上麽,我聽說今日的選拔賽之後蜀王殿下為了給長樂公主慶祝,邀請了長安許多貴族到他府上赴宴,卻沒有邀請我們。”
副手有些不大情願,來大唐的這段時間,他深刻的體會到了大唐與吐蕃的差距,每次與大唐的官員接觸,都會讓他生出濃濃的自卑。
祿東讚很能體會手下的心情,拍拍他的肩膀:“大唐有句諺語,叫知恥而後勇,我們現在的確是不如大唐,但正因如此,我們才要正視這個差距,並且努力去追趕。好了,去準備禮品吧,不要耽誤了時間,去的晚了會失禮的。”
……
祿東讚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這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沒有曆史記載,李恪也能從這段時間的接觸中看出一二。
但李恪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祿東讚的野心竟然會膨脹到想要把長樂娶回吐蕃。
“祿東讚,本王記得似乎就在前些日子已經告訴過你,大唐絕對不會與番邦和親,並記你打消這個念頭,對吧?”
“蜀王殿下的確說過這樣的話,但本相認為,和親更加有利於兩國邦交、互通有無,最重要的是和親能夠為什麽帶來長久的和平。”
書房中,祿東讚侃侃而談,直抒己見,毫不擔心李恪會一怒之下讓人把他砍成十八塊,與和親所能帶來的利益相比,他的命根本不算什麽。
李恪歎了口氣,前院宴會還在繼續,書房中隱約還能聽到某些無良紈絝得意的喧嘩,誰又能想到這歌舞升平的背後,會醞釀著一場戰爭。
“祿東讚,本王是否可以認為你這是在威脅?你覺得吐蕃真有能力與大唐一戰麽?”
“不打過怎麽知道呢?吐蕃地處高原,占有地利,吐蕃勇士也都是身經百戰之輩,我主鬆讚幹布又有雄才大略,如此又占了人和。如此天時,地利,人和,我吐蕃已占其二,與大唐一戰又有何不可?”
祿東讚抿了一口茶水,氣定神閑,李恪能夠看出來他是真的相信吐蕃能夠與大唐一戰,而且能戰而勝之。
隻是,自己要怎麽跟他解釋當戰場條件有所改變的情況下,戰爭的勝負並不取決於天時、地利、人和呢?
吐蕃地處高原是不假,可大唐未必就真的攻不上去,就算大唐攻不上去,還有其它國家可以。
除此之外,武器同樣是戰爭的必要因素,別說那些所謂的吐蕃勇士現在隻有簡陋的武器,就算他們人人擁有鐵製的武器,與火藥相比依舊一無是處。
李恪不知道經過這麽長時間老頭子到底存了多少火藥,又有多少火藥被分配到了各地的軍中,但如此利器想必不會太少就是了。
“你知道麽,如今這個時代人真的很脆弱,老天在殺人,大地在殺人,每天都有人會餓死,凍死,病死。
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要經過無數坎坷磨難,與天爭,與地鬥,好不容易長成了,因為上位者的一句話,又要去麵對更加可怕的戰爭。
祿東讚,或許你有一千個,一萬個開戰的理由,但在真正的戰爭爆發之前,我希望你能考慮清楚,吐蕃是否能夠承受這樣的損失。”
“怎麽,蜀王殿下怕了麽?”
李恪的善良被祿東讚當成了恐懼,輕蔑的一笑:“吐蕃的勇士無懼任何困難,大唐能夠戰勝突厥,卻未必能夠戰爭吐蕃。如果這次大唐不同意和親,我主鬆讚幹布會提兵十萬騎兵,親自到長安來迎親。”
好吧,老天爺攔不住要死的鬼。
麵對固執的祿東讚,李恪微不可查的點點頭:“既然如此你還跟我說這些有什麽用,去鴻臚寺遞國書吧,你會得到你想要的。”
“看來蜀王殿下似乎並不打算支持本相,好吧,既然如此,殿下就當本相沒有來過,他日我主兵臨長安的時候,希望殿下不要後悔。”
沒有得到李恪的支持,祿東讚多少有些失望,但與大唐聯姻迎娶長樂去吐蕃的野心卻並未就此打消。
沒有李恪的支持最多也就是少了一個盟友罷了,這無所謂,大唐畢竟不是他說了算,相信等到吐蕃大軍壓境的時候,那位太極宮的主人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走出蜀王府,祿東讚暫時放棄了去鴻臚寺提交國書的打算,他想要再等一等,等到鬆讚幹布接到自己的信,等到吐蕃大軍陳兵大唐邊境的時候再向大唐提出要求。
沒有見到吐蕃騎兵的威風,驕傲的唐人是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
……
李恪並未去送祿東讚。
這就不是一個好鄰居,既然不是好鄰居,自然不用給好臉色。
回到前麵的宴會廳,紈絝們依舊在狂歡,李承乾注意到他的臉色有些難看,塞給他一盞酒問道:“那個吐蕃人來幹什麽?”
李恪把酒接過來,向僅有一牆之隔的女眷宴席方向看了一眼:“不自量力來找試煩的,估計要不了多久,吐蕃就要跟咱們開戰了。”
像是聽到了什麽好笑的笑話,李承乾咧咧嘴:“開戰?”
“對!”李恪仰頭把酒喝幹:“都是些不安份的主兒,不給他們一點教訓,總以為天老大,他們就是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