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明女伯爵> 第22章 【奉諭對答】

第22章 【奉諭對答】

  北京地區的農業生產要從朱元璋時期的鼓勵開荒,蠲免租稅開始,那時是‘地多不治,招民耕,人給十五畝,蔬地二畝,免租三年’及‘額外開荒者永不起科’。


  之後又在洪武七年蠲免,九年、十六年因災患又施蠲免,二十年又規定凡民盡力開墾,永為業,毋起科。


  永樂年間,大規模向北方移民及軍民屯種,北京地區人口迅速增加,耕地麵積也較前代擴大不少。所以在明前期,北京地區的土地以民田為主而官田少。


  土地在中期之後開始加劇集中,而皇莊的興起從天順年間便開始,武宗朝京畿之內皇莊占地已達三萬七千多頃,為空前絕後。


  宮莊原為仁壽、清寧、未央三宮莊田,後悉數歸於後宮,又不斷擴容,以致達到今日的規模。


  三宮莊田大都分布在京畿內位置極佳水陸交通之地,像保定府的清苑縣就有慈寧宮莊田;河間府的靜海縣,三宮莊田加起來有十萬畝之多,靜海縣位於北運河上,下一站就是天津三衛;還有真定府的寧晉縣,光慈寧宮就有二十萬畝莊田,附近又有大的湖泊。


  每年三宮收取子粒銀達六萬兩之多,平均一宮二萬兩,除此之外還有京師九門稅,統一在崇文門稅課司下,這是皇帝收的,還有滸墅北鈔關也解入內庫,鳳陽府的正陽鈔關收取的船料銀是專供鳳陽的高牆庶人,並不解到京城。


  除了土地和雜課收入,還有諸如官房、塌店,以及皇家經營的商鋪等,這些收入有的並不歸在女官庫。


  所以,當鄔闌重新統計之後回頭再看,就發現皇帝自己的小金庫也不怎麽充裕,說難聽點就是有點窮。過去金花銀是宮廷財政的最大頭,但是基於前代帝王的經曆,如今的金花銀皇帝基本不做支取,其實最早金花銀是解到南京,作為武將俸祿,後來才解至北京收於內庫,現在相當於回歸了原本的用途。


  所以少了大頭的金花銀,土地收入就成了主要來源,其次是九門稅及皇店收入,再次是地方州縣的上供和采造。


  而皇帝的開支大都用在賞賜和後宮妻妾,尤其後者是一個無底洞。私房錢來源變少,但花銷絲毫不少,長此以往自然就隻有‘借債為生’。


  皇帝借錢度日,這並不是什麽新鮮事,太仆寺和光祿寺兩位寺卿就是最大的債主,隻是一般來說都是借債的最牛,放債的比較沒脾氣。


  當然戶部別指望,年年入不敷出,就是將金花銀補進去都還有幾十萬兩的赤字,戶部尚書也是個拆東補西的主。


  農業生產最大的特點是耗時長而且產出有限,單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看收益太低,要想提高收益,隻有另覓它途。


  其實鄔闌很早就想給皇帝建議,以‘出讓土地使用權’來增加收入,隻是當時並不了解土地狀況,如今這個契機正好,心裏也有了一些想法。


  永明帝聽了果然大有興趣:“土地使用權?這個說法倒是新鮮,那又如何出讓?”


  “陛下,您可以將它理解成‘一田二主’,也就是將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開,通俗的說法就是‘田底’和‘田麵’分開,田底依然歸地主,田麵就歸耕作人使用。至於如何出讓,可以通過招拍的方式,價高者得……”


  “這樣的方式能增加多少收入?”永明帝繼續問道。


  “出讓七十年使用權,地主一次性收取‘租金’,等於增加七十年的收入。”


  永明帝有些懷疑:“出讓給誰?誰又能一次付七十年的佃租?”


  “出讓給用得著這塊地的人呐。”


  皇帝還是懷疑,花高價租一塊地,還一次付七十年的佃租,是別人傻還是朕傻?

  鄔闌看皇帝那懷疑的表情就知道,他老人家根本不信,不信她也沒辦法,不理解這裏麵的賺錢邏輯,沒切身體會,解釋恐怕都沒用。


  “其實這種方法是可以解決財政資金短缺的,隻是目前不適合采用而已。”


  “為什麽?”永明帝又問道。


  “土地要想佃出高價,除非地理位置優越,而且周圍有成熟的工商業,道路通行無礙等等條件,目前來看咱大明好像沒有這麽一塊看起來很‘值錢’的土地。”


  隻有換個說法試試。


  永明帝一聽不禁笑了,這麽拐彎抹角原來又想說生意經。


  “朕聽你的意思……又想說哪段經給朕聽?”


  “嘿嘿……”鄔闌不免尬笑一聲:“小臣不說經,小臣就想給陛下說……”


  “說什麽?”


  “其實小臣想說怎麽讓土地變得值錢。”


  “行啊,你說怎麽變吧。”


  “就以小臣剛才列舉的三點,沒有繁榮的工商業就造一個繁榮出來,沒有便利的交通就升級現有的道路,提前做好規劃。比如這個規劃裏要考慮:諸如工商業如何發展?農業如何發展?朝廷每年能增收多少稅收?是否會影響到土地價格、糧食價格,甚至還要考慮水利規劃、天氣條件等因素。”


  永明帝眉頭一挑,問道:“需要考慮這麽多嗎?”


  “自然需要,終究是為了百姓的生計,總不能拍拍腦門就做決定吧?”


  “好,那你說怎麽做這個規劃?才不是拍腦門?”


  “以真實數據作為依據,再參考曆年的記錄,比如戶部的會計錄、檔案、方誌等等。”


  鄔闌忽然想起那兩篇文章,又道:“對了,陛下,前些天呈上來的兩篇文章,是翰林院李檢討寫得,就得像那樣……”


  文章永明帝看過,本也打算空了招人前來詢問,思考之下遂有了主意。


  “大伴,傳口諭叫翰林院李檢討過來,朕要問他。”


  鄭大璫連忙應道:“是,皇爺,奴婢這就去傳。”


  翰林院挺遠,所以他一刻不敢耽誤,安排好了馬車緊跟著出了宮。


  鄭大璫叫人去了,而永明帝則繼續:“文章朕都看過了。”


  “陛下覺得文章如何?是不是也覺得他很厲害?真是人才。”


  “你覺得他厲害?”永明帝笑著問道。


  “是啊,”鄔闌並無半點誇張:“他當初還讓小臣指點,可是看了他的文章小臣也指點不出來,自詡水平還沒到那個地步,像什麽田製不立,什麽田疇邸宅的,小臣其實也不懂。”


  皇帝有些忍俊不禁,假做遺憾道:“嘖嘖嘖,朕的女官竟如此‘無知’該如何是好?”


  “對了,”他又轉折一下:“朕倒想起一事來……闌司珍,你是不是該去上學了?”


  “啊?上學?”鄔闌一下懵了,感覺沒跟上節奏。


  “這樣吧,你過兩日就去國子監,別老成天在朕麵前晃了,看著頭疼。”


  這又是唱的哪一出?鄔闌內心一炸,隻覺得渾身的毛都像過了靜電一樣。


  她一拍腦門,假裝恍然一悟:“差點忘了這事!陛下,其實小臣一直都期待著呢!”


  五彩斑斕的表情襯著言不由衷的話語,要多假有多假!

  “哈哈……”永明帝還是忍不住笑了出來,這丫頭看著就那麽‘傻’呢?


  ————————————


  【對答】


  翰林院好比皇帝的智庫,但並非人人都有麵聖的機會,而李道汝能進前揭帖,也並非全因鄔闌,個人能力出眾占了起手,畢竟是狀元嘛。


  他來了之後先行叩拜,永明帝允他起身說話,而後便站在一旁準備對答。


  話題又回到剛才,永明帝問道:“你的兩篇文章朕都看過,關於冷害那篇,闌司珍說你還用了分析之法,那就說說你如何進行的?”


  李道汝麵色沉穩,回道:“回陛下,微臣是與兩位同年,即謝昭偉、楊鼎臣一同完成,他二人現在俱是館內庶吉士。我三人在查閱了文淵閣內幾乎所有與之相關的典籍,而後將相關的信息一一篩選出來,再以時間為橫軸,冷害的程度為豎軸,將每一次變化一一標注出來,就得出一個趨勢圖……”


  “所有典籍?那可不少吧?”永明帝有些不信。


  “主要是查閱類書部、奏疏部、誌乘部、技藝部以及雜部的農書,這幾個類部,其餘類部則以瀏覽為主,查缺補漏的話,就憑以往記憶去查閱,好在謝、楊兩位同年記憶頗佳,倒是沒費太多功夫。”


  文淵閣藏書是一個國家級圖書館的規模,海量的書,憑記憶!媽呀,難不成用的量子記憶?鄔闌在心裏小小的吐槽,比不了,真比不了!


  “還真是博覽群書啊,”永明帝不由讚賞一句,又問:“看了之後有何想法?”


  “呃……”李道汝心想,陛下問的是什麽想法?

  “微臣倒是對於書目的編撰有些想法,雖然打破了以往按照經史子集的四部分類法來編寫,但總覺得,還是過於簡單了。好比宋時的《崇文總目》,體例都比較嚴謹,而且小序、大序、總序都具備,但我朝從《文淵閣書目》的編撰開始,就不再是這種體例……”


  這話題好像扯遠了……


  “好吧,再說說你是怎麽分析的?”


  “是,對趨勢圖進行分析,就要用到度算,而度算的方程,基本來自《方程論》、《度算釋例》等著作中所列舉的方法,這是臣的好友,梅瑴成、梅玕成兩兄弟的家傳之學,皆出自他們曾祖父勿庵先生。”


  “哦?原來是梅家的梅老先生啊,”永明帝倒是有些意外。


  “度算是為了做出判斷,避免瞎猜。之前與兩位同年也曾討論過,主要還是想通過對千年以來災害的統計、作物生長、冷暖變化及雨量多寡的總結分析,主要目的就是要對未來天氣的變化有一個大致準確的判斷,然後再相應的做出有針對性的備災、防災,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朝廷乃至百姓的損失。”


  鄔闌一聽暗暗豎起大拇指,知道以嚴謹的科學方法指導防災備災救災,這李碩士果然有格局!


  “既然愛卿認為幾年後的天氣又將變冷而且災害增多,那你就說說,現在該怎麽辦?”


  怎麽辦?這正是皇帝找他來想問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