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五十二章:貓命
“你是何人?”
教主單手托腮杵在桌子上扭頭看向說話的人。
可不是巧了,是哪位愛慕晏修的姑娘。
姑娘生了一張鵝蛋臉,圓潤光滑,五官也頗為秀氣清雅,妥妥的美人一枚。
美人向前走一步,半曲著腿行禮,她雖然緊張,卻仍舊盡力不卑不亢道:“奴家李清嵐見過殿下。”
“不必多禮。”教主笑著說道:“我為什麽非聽他的不可?”
她指向晏修,如果說前麵的妥協是試探,那麽現在就是她向晏修正式宣戰。
“尊師重道。”李清嵐柔柔弱弱說出這句話。
明眼人都能看出沒人能奈何十公主,在場的人有的想管一管,奈何心有意而力不足。
樹影搖動,窗外傳來幾聲嘹亮的鳥鳴,鳥鳴和宮鈴聲同時響起。
教主起身向外走去,留下一屋子恍然不知道該如何反應的眾人。
“殿下去哪!”
晏修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教主回頭看著她,又指向外麵說:“宮鈴響了,可以走了。”
“是啊,宮鈴響了。”剛剛那位公子笑了兩聲出聲道。
晏修從開始一直沉著臉,如今臉色更加難堪,似乎眼底深處放著濃重的不解,再說為什麽會有十公主這樣的學生。
“大人若是沒事,本宮就先走了。”她象征性的說一句,抬半隻腳剛踏出房門。
晏修道:“殿下留步,臣的問題您還沒回答。”
“什麽問題。”教主歎了口氣,弄不明白她怎麽會在晏修身上一再妥協,或許晏修是周圍為數不多能找樂子的人?
“臣問殿下,現今有一農婦偷牛不成,將牛腹捅了兩刀,牛未死。牛主人發現後心中氣憤,帶刀將農婦腹處同樣捅了兩刀,農婦重傷報官,如果是殿下,殿下如何審案?”
“這……”教主低頭猶豫。
眾人以為她是在認真思考,就連晏修看她認真的模樣,心裏的氣都少了些許,卻沒想到下一瞬教主便抬頭。
說道:“一人兩刀,正正好。傷牛有罪,傷人同樣有罪,兩罪相抵,還用審嗎?”
大家目瞪口呆,有人觀望,有人心底裏已經泛出鄙夷。
晏修眉心狠狠跳了幾下,他真不應該高看這位十公主。
於是看著李清嵐又說:“你怎麽看。”
李清嵐稍稍行了一禮,麵容自信道:“學生認為牛與人不可放在同樣的地位上,牛固然重要,但人更加重要。牛主人因為農婦傷牛就傷農婦,其行為更加惡劣,當施以懲戒。”
有的人公然點頭讚同李清嵐的說法,顯然晏修也更傾向於李清嵐的說法。
教主將這些人的神情看在眼裏,輕笑後反問道:“今有一農婦誤入公主府捅了本宮的貓一刀,本宮捅她一刀,你們覺得這案如何審?”
眾人:“……”
見沒人回答,教主再笑出聲說道:“很難抉擇嗎?自然是她一刀,本宮一刀,兩兩相抵。”
眾人:“……”
突然有人弱弱開口道:“殿下的貓尊貴非常,豈是農婦可比。”
雖然這個人聲小,可現場安靜,大家都聽的見。
教主挑釁看向晏修說:“牛不及農婦,農婦不及本宮的貓。李小姐說人命更加重要,卻在麵對本宮的貓時,你們又猶豫不敢再說,豈不是自相矛盾?”
李清嵐臉上慌亂不敢再看晏修,張了張嘴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
“牛命是命,農婦的命也是命,殿下的貓命也是命,殿下說的對,是臣想錯了。”晏修臉上冷靜,俯身向十公主行了一禮,確實是被說服了。
他言盡於此,沒再說這兩個問題將農婦的命和牛命等同,人命等同於畜牲,無盡悲哀。
他再想想公主最初的對策,原是她心中早就有了想法。
人影晃動,桑榆已經在外麵候著,小聲道:“殿下,咱們該走了。”
教主聞聲轉身跟著桑榆離開。
桑榆一邊走一邊小聲抱怨道:“殿下,奴婢肯定不會讓農婦進入咱們府裏傷了百福的。”
教主笑笑,溫聲道:“本宮知道。”
午膳過後,十公主今天學宮對策的事跡傳遍皇宮中。
皇帝聽聞後爽朗一笑,說了句“月月竟能讓晏卿失意,不愧是朕的公主。”
午後,流光春扉內匆匆來了一人說是沈疏的下人,前來求救。
教主接過沈疏親筆所書,上麵寫著“殿下救我”。
她看向跪在地上來人,開口問道:“沈疏在何處?”
“在郊外躲著,我家相爺命人封了公子的私宅,現在公子流落在外,相爺又不斷派人搜找。”
流落在外?
“帶本宮過去。”
一個時辰後,郊外。
越是走下去越是偏僻,大道變成羊腸小道,周圍生著雜草,樹木蔥蘢,偶爾會有一股涼風吹來,景致恰好。
見到沈疏時,他正坐在一處廢棄的農院中的石凳上。
整個人看著神行消瘦,暗紅的衣袍上有幾處明顯的土色,狼狽不少。
他抬頭看到來人,眼中頓時燃出希望,走過來行禮:“見過殿下。”
“行了,你怎麽成了這樣?”教主看向他問。
沈疏泄氣一般,自怨道:“我爹知道了我事後依舊囚了辛柏青,如今派人到處抓我,殿下,我要躲不住了。”
“你沒從辛柏青下手?”
“去了,東西送了,好話說了,可那家夥油鹽不進,恨極了我。”沈疏頹然道。
“是這樣倒不怪你,你跟我悄悄回公主府,先躲在公主府裏。”教主說道。
如今辛柏青在晏修府中,她和晏修現在勢同水火。
晏大人沒狀告她掛城門之事,就已經是僥幸。
如今想要越過晏修去說服辛柏青,應當是難上加難。
卻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等回到公主府將沈疏交給府令安排妥當。
她想到今日學宮中開口向她的幾個人,於是看向身旁的雲雀道:“今日學宮中向著本宮說話的人都有誰?”
雲雀一直在留意學宮中的情況,自然知道為數不多明麵上向著自家殿下的兩個人。
她道:“一位是秦小侯爺,另一位是周小伯爺。”
小侯爺和小伯爺,權勢不小,教主心道。
“白芷,去拿些望月樓中的東西送於小侯爺和小伯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