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頭名
演武場內的評定台前,穿著緋色長衫的考校修士們互相交流意見,確定今年幾個練氣層級的大比頭名人選。
其中‘一年至五年’這個層級的頭名,引來修士們的爭議最大。
“師兄,按評分權重,這季夢蝶和龍曦,竟然得分一樣,是不是應該同對戰比試一樣,給兩個頭名?”
“這怎麽可以?青雲就沒有兩個頭名一說的,按往年慣例,評分一致由考校討論決定,估計等會要投票表決吧。”
“如是投票表決的話,是否不公平?這龍曦是田家機緣弟子,自然大家票都投給季夢蝶了。”
“噓~副主考回來了,聽聽城主大人是怎麽說的吧。”
穿著緋色長衫的季誌彥,有些不太習慣身上衣服的鮮豔顏色,隻是他今年被城主大人安排做副主考,不得不穿上這身公服。
他剛坐回考校台,主考就側身問道:“如何?城主大人是怎麽說的?”
“龍曦第一,季夢蝶第二。”季誌彥偏頭回道。
“嘶~”主考大人沒料到是這個結果,有些拿不準地看了身旁的冷麵師弟幾眼。
“老頭子說了,季夢蝶明年還要參加一屆這個層級的比試,讓她知恥後勇,明年拿個第一。”
主考大人心道有趣,龍曦明年也還是參加這個層級比試,城主就不怕季夢蝶再贏不了?
不過這是他們季家的事,單靈根的天才如何培養,自然由自家人說了算。
於是他直接宣布,今年‘一年至五年’這個層級的修士大比,頭名是龍曦。
聽見場內宣布結果,直到站在領獎台上,青衣少年才從恍惚中反應過來,笑著接過一座青嵐玉製成的方形長碑。
一尺見方的碑身上刻著:
(文川曆一萬三千四百二十八年,青雲城‘一年至五年’修士大比頭名--龍曦)
季誌彥看著主考大人把頭名方碑,雙手遞於領獎台上的青衣少年,少年露出靦腆的笑容,眼神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
金丹修士驀然想起他當年站在領獎台上,將頭名方碑高高舉起的那一刻,恍惚間已是數百年時光。
他再仔細打量剛贏得賭約的青衣少年,站在台上四下張望的神情,仿佛見到從前害羞的自己。
不能突破後期境界的苦悶,永爭第一的丹道,已成白骨的家人好友.……
往昔的畫麵在季誌彥眼前一幕幕掠過。
他輕聲問著自己,我要爭的第一,不應該僅是修為的高低吧。
刹那間,季誌彥識海內金丹跳躍,已有十年不能突破的壁壘在分崩瓦解,領獎台前罡風淩冽,演武場內土靈彌漫。
注視著頭名領獎的所有修士,詫異地回首望向考校台上的緋衣副主考。
一聲長籲在台上響起,季誌彥突破金丹七層,踏入後期境界。
等到頒獎結束,龍曦將頭名方碑遞給東方元佑把玩,小孩翻來覆去看了許久,愛不釋手地交還給方碑主人。
兩人又結伴去城裏庫房,憑頭名方碑領取三階護身法器,剛進庫房大院,就見季夢蝶從房裏出來。
女孩一見到龍曦,本來還高興的臉上立刻泛起委屈,小嘴一嘟,閃出院門。
倒把兩個男孩子搞的不好意思,龍曦拉著東方元佑快步走進房門,將方碑交給把門的修士。
管庫房的修士辨認清楚後,將一張清單遞於龍曦,讓他挑選護身法器。
兩個孩子看著單子,挑來選去的,最後看中一隻【玄天水蘊鐲】,兼具防護,儲物,納水功能,算是三階法器中極好的,坊市裏怎麽也要賣十枚三階靈石。
龍曦領到這淡藍色手鐲,總算是將昨天的懊惱全部拋掉,高興地和東方元佑告別,回到田家店鋪。
結果一進店鋪,夥計就告訴他,平食殿主管已等候他多時了,龍曦的好心情便立刻沒了。
張恒民正坐在桌前看書,見少年進門,連忙站起身來笑眯眯地對他說道:“恭喜呀,大比第一。”
龍曦一愣,沒想到他消息這麽靈通,隻得笑著道謝,連稱僥幸。
“走吧,事不宜遲,我這就帶你回去。”平食殿主管拉著少年就要出門禦劍。
龍曦趕緊對夥計打過招呼,讓他幫忙去和田文思請假,再踩在飛劍形成的罡風上,拉住金丹修士的衣袖,拔地而起。向東南方向飛去。
禦劍飛行的速度很快,但肯定沒有超過音速,因為還能聽見呼嘯的風聲。
雖然飛劍形成的罡風自帶屏障,金丹修士還體貼地用靈力抵擋高空的冷風,但站在別人身後的飛行,絕沒有龍曦坐過的飛機那麽舒服。
兩個修士落在江頭灘地的碼頭上,引來橫江短工們的驚呼,有人想要下跪,被一旁見慣此景的長工拉起。
等到進了工廠區,張恒民才發現這紅磚房裏別有洞天,之前他來看過農田多次,卻沒有進過這常年冒著黑煙的院子。
三叔不在工廠裏,龍曦問過門房裏的大爺,才知道村長把他喊去村裏議事了。
於是他告知平食殿主管,要去村裏找三叔和村長交代這事。
張恒民剛才聽說龍家的肥料就是在這院子裏生產的,就想先看看這裏的情況。
再說他也不願親自去找什麽凡人說事,平白失了身份,便讓龍曦去將家裏管事的人都喊來這裏商議。
這正好遂了龍曦的願,他本就想先和家裏人商量下這配方怎麽個賣法,於是連忙邁步向村裏趕去。
進了村,他才發現與平時不同,沒有孩子在到處亂跑玩耍。
連聚在牆根曬太陽,一邊聊天一邊縫衣做事的婦女們也都不在。
直到他進了村長家,發現也沒人在,再轉到祠堂前的小廣場,才看到村裏的人都聚在這裏。
除了新年祭祖時,平日很少見到此景的龍曦連忙走上前,拍拍圍在一起的孩子肩膀,問道:“這是怎麽了?”
小孩見是自家小仙師來了,趕忙連拉帶喊,將圍攏的人群分開。
龍曦這才看到高大的龍家祠堂前,村長和三叔,幾個族老,還有負責農事的六大爺坐在一排六、七張條凳上。
地上跪著一個龍家的小年輕,麵朝祠堂和村長他們,看不清是誰。
還有位眼熟的橫江長工摟著個衣衫不整的少女側站在一邊,龍阪擋在長工身前,正怒視著地上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