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奪槊三連

  韋皋有智略,身高九尺,文武兼備,在蜀中的功績被傳為“諸葛轉世”,四維數值自然非常優秀。


  【姓名:韋皋】


  【統帥:98】


  【武力:94】


  【智力:96】


  【政治:97】


  與韋皋的全麵相比,尉遲恭就更純粹了一些,最主要是忠心,和秦瓊作為左右門神,名氣比韋皋大了不少。


  秦瓊和尉遲恭兩人,都為李唐打江山作出傑出貢獻,前期秦瓊戰功赫赫,後期則尉遲恭功勞更大。


  秦瓊加入李世民陣營比尉遲恭要早得多,早在李淵時期,秦瓊即被封為上柱國。


  在尉遲恭降唐前,秦瓊已為李唐立下了很多戰功,包括擊敗劉武周、平定王世充、掃滅竇建德,甚至尉遲恭本人,還是被秦瓊生擒的。


  後來兩個人都成為李世民麾下的心腹愛將,一起跟隨李世民東征西討,打遍群雄無敵手。


  隻是李世民登基後,秦瓊後來多病纏身,不再征戰,鮮有戰功,而尉遲恭還經常披掛上陣,不時再建新功。


  而分水嶺則來自玄武門之變,在玄武門之變中,尉遲恭堅定站在李世民一邊,而秦瓊保持中立。


  尉遲恭是玄武門之變的策劃者和實施者之一,在玄武門之變前,當李世民和李建成雙方鬥爭進入關鍵時刻,李世民念及兄弟之情,猶豫不決,尉遲恭一再勸其早下決心,先發製人,不要“存仁愛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計”。


  玄武門之變中,尉遲恭又拈弓搭箭,射殺李元吉。


  為穩定局勢,尉遲恭奉李世民之命帶甲入宮向正泛舟海池的高祖李淵報告,並敦促李淵下詔,令諸軍悉受秦王節製,李世民從此登上大位,開始他的貞觀之治。


  在整個政變的過程中,尉遲恭表現英勇,臨危不亂,為李世民奪取最後的勝利立下了大功,後來論功行賞的時候,他當之無愧功居第一。


  秦瓊和尉遲恭都以勇猛著稱,而且使用的兵器也比較類似,並且兩個人同時當了門神,各個方麵都很相像,兩人孰強孰弱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下。


  秦瓊的工作經驗豐富,在行業內摸爬滾打好些年,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手下任職。


  隨著秦二哥工作能力的提高,找的雇主名氣也越來越大,最終投身到李世民的帳下。


  之後追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秦瓊經常為李世民單槍匹馬獨闖敵陣,深得李世民的信任。


  尉遲恭的職業生涯顯得比較單純,履曆比較簡單,因而他就像是一張白紙,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區別秦瓊的地方在於,秦瓊投靠的是大唐,而尉遲恭投靠的是李世民。


  秦瓊與尉遲恭當了半輩子的搭檔,當年的一場交鋒也是在尉遲恭為劉武周效力時期,有一個流傳的“三鞭換兩鐧”就是在這裏來的。


  據記載當時李世民引兵來到,抵擋尉遲恭的進攻,秦瓊輕車熟路,被派上去與尉遲恭陣前對戰,當時戰鼓擂動,呐喊聲響徹雲霄。


  一番廝殺下來,尉遲恭用水墨鋼鞭打了秦瓊三鞭,秦瓊反手甩了尉遲恭兩鐧。


  看樣子是尉遲恭攻速比較快,三鞭甩了出來,對秦瓊並沒有造成過大的傷害,但是秦瓊的兩鐧則將尉遲恭打的吐血。


  在這次交鋒中,秦瓊勝過了尉遲恭,可以認為他的武力值略高於尉遲恭,結果尉遲恭最終失敗,投靠到李世民門下,開始了他傳奇的生涯。


  倆人都是半路出家,尉遲恭一開始跟著劉武周,秦叔寶跟過張須陀,李密,王世充。


  秦叔寶在美良川大破當時劉武周手下的尉遲恭,救下了先前被俘虜的永安王等人,又跟隨李世民破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和劉黑闥,戰功頗多,賞賜金帛數以千萬計。


  而尉遲恭也跟隨李世民破了竇建德等人,最主要的是他有護主之功,多次救過李世民。


  在攻打劉黑闥時,他率壯士衝進包圍圈,擾亂了敵軍,被包圍的李世民才得以突圍。


  尉遲恭年少時以打鐵為業,隋煬帝大業末年,在高陽參軍討伐暴亂兵眾,以勇猛聞名,一直提拔到朝散大夫。


  公元617年三月,馬邑鷹揚府校尉劉武周殺太守王仁恭,起兵反隋。


  劉武周聞知尉遲恭作戰勇猛,便將其網羅到自己麾下,擔任偏將。


  公元619年三月,劉武周在突厥支持下舉兵南下,尉遲恭也在其中。


  九月,劉武周占領太原,尉遲恭隨宋金剛繼續南下,攻克晉州,十月,又攻占澮州。


  此時夏縣人呂崇茂起兵響應劉武周,擊敗唐右仆射裴寂,李淵令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陝州總管於筠、內史詩郎唐儉等率兵討伐呂崇茂。


  呂崇茂向宋金剛求援,宋金剛即遣尉遲恭和尋相率兵前往夏縣,接應呂崇茂。


  尉遲恭與呂崇茂裏應外合,夾擊唐軍,大敗唐軍,李孝基、獨孤懷恩、於筠、唐儉及行軍總管劉世讓全部被尉遲敬德俘獲,並將要還軍澮州。


  李世民聞訊後,即派兵部尚書殷開山、總管秦叔寶等在美良川截擊尉遲恭軍,結果尉遲恭軍大敗,自己也被活捉。


  尉遲恭善於奪取、躲避馬槊,每當單人匹馬衝進敵陣,敵人的馬槊一齊刺來,始終不能刺到他,他還能奪過敵人的馬槊,回手刺殺敵人。


  所以,當救李世民突出重圍時,尉遲恭並沒有受傷。


  齊王李元吉也善於騎在馬上使用馬槊,聽說尉遲恭也會此道就不以為然,要親自比試,就讓人拿掉馬槊頂端的刀刃用槊杆比試。


  尉遲恭說:“即使安上刀刃,您也刺不著我,所以請您不要拿掉,我的當然要拿掉刀刃。”


  李元吉終究沒有刺到他,李世民問他:“奪取馬槊、躲避馬槊,哪種難些?”


  尉遲恭回答說:“奪取困難些。”


  於是李世民命令他表演奪取李元吉手中的馬槊,李元吉手執馬槊長驅駿馬,一心想刺著尉遲恭,但尉遲恭沒一會兒功夫就連續三次奪得了李元吉的馬槊。


  李元吉一向驍勇,雖然口裏讚歎,心裏卻深深感到恥辱。


  後來民間藝術,將長阪坡之戰、文鴦的七進七出、尉遲恭的奪槊三連,改編成為“趙雲大戰長阪坡”的故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