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十年前的私密日記> 第187章 青春散場與離別信物

第187章 青春散場與離別信物

  (1988)7月6日 星期三 晴


  上午《工業會計》考試,已經沒有誰會在這時來為難我們了,甚至可以開卷考試。


  當然,形式上還是要裝模作樣地認真考試,盡管題目都已經知道了百分之七八十。


  下午,我們編委中的肖燕紅、嚴書瑤、曲和寶、歐小軍、牛明好、李鵬飛等來到教室,開始忙碌地進行第五期班刊裝訂。


  不久,又陸續來了一些熱心的同學幫忙;在最後的離別時光,大家才倍感我們這個班的生機和活力太值得珍惜。


  最後一期的班刊,裏麵內容豐富,充滿離別感言、隱晦的愛情、祝福以及實習經曆等等。


  尤其一些沒敢在實際中表達愛意的同學,都用筆名大膽進行了傾訴,可能想盡量讓自己少一些遺憾。


  (1988)7月7日 星期四 睛


  整個白天,同學們忙著整理東西,轉移戶口,贈送照片,互相留言,真是忙得不亦樂乎。


  晚上的畢業會餐在食堂進行,總共擺放了八桌。


  同學們互相輪流敬酒,並一一去代老師所在的任課老師那一桌進行感謝。


  這是一次有別於剛來時的聖誕會餐,那一次同學們還不是完全了解,而這次是共同學習生活兩年的離別宴,很多情感都在今晚盡情表達與宣泄。


  果不其然,喝多了的張衛北為他們309寢室沒有分得西瓜而發怒,當即擊碎碟子一個,一下子把氣氛倒了過來,影響很不好。


  張衛北是我們LX老鄉,很講義氣,但脾氣火爆,眼裏揉不得沙子,所以我迅速與他們寢室幾個同學把他架了出去。


  想不到兩次會餐,都是張衛北喝酒鬧出幺蛾子。


  (1988)7月8日 星期五 晴


  白天繼續做離校前的各種淩亂清理工作,同時準備畢業晚會的節目。


  按照班委會和團支部的安排,每個寢室至少兩個節目,想不到廖小溫居然邀約我一起朗誦詩歌。


  此時,所有的恩怨都已經變成了離別的依依依不舍,我當即從自己摘抄的流行《朦朧詩選》中選擇舒婷《致橡樹》,廖小溫二話不說就開始背誦。


  畢業晚會在教室舉行,場景進行了一些簡單地裝飾。


  由於同學們在畢業前的忙亂與緊湊,節目都沒有進行精心地準備,但難不到已經有多次主持經驗的文藝委員嚴書瑤。


  八點鍾,嚴書瑤宣布晚會正式開始,首先由代老師對我們進行最後的叮囑,他飽含感情地發表了任班主任經曆,與同學們的感情以及真誠地祝福,掌聲由此開始響起!


  接著,嚴書瑤與梁懷波輪流主持,並不斷插科打諢,吉他、笛子、獨唱、對唱等等輪番上台表演。


  盡管準備不是很充分,但同學們的全身心投入,高潮一陣接著一陣。


  輪到朗誦詩歌,廖小溫大概是初次上台,本來背得很熟的詩竟朗誦錯了,我隻能將錯就錯;好歹同學們都隻在乎氣氛,依舊給予了熱烈掌聲。


  畢業晚會較成功,時間很短,記憶很長,離別的大幕徐徐閉上。


  我們在獅子山下,我們在HY財校的故事雖然暫停,但僅僅是未完待續,新的故事將在三湘四水的大地上隆重上演。


  我們是一粒粒火種,不管把我們撒向哪裏,我們都將點燃新的生活而熊熊燃燒!

  好像就在這一天,同學們突然發現自己身邊的人,這座城市,熟悉的學校以及平常司空見慣的雞毛蒜皮的事,一下子變得可愛和溫暖起來。


  不負遇見,永遠懷念!

  (1988)7月9日 星期六 晴


  我早早起了床,為需要托運的行李做最後的打包準備。


  劉三水寫上最後一條留言:“既然是遠征的壯士,就別留戀途中小島的風光!”


  我翻了一下留言簿,無意中在最後麵的空白頁碼中發現一行寫得很細小的字:“著好,我早就喜歡你了,隻是由於你不愛我,所以我不敢說。”


  誰寫的呢?字體不是很帶勁,但相當雋秀,看得出是很認真寫的;如果是惡作劇,應該很潦草而隨意,不會這麽去刻意。


  最後的時刻,還給我留下一個也許終身無法破解的謎!

  吃完早飯,我和張衛北以及同一地區老鄉伍雯月、盧舜橋搭乘校車到火車站辦理了行李托運。


  下午四點多,我拿著《愛之魅》手抄本和第五期班刊《遲開的花朵》,最後一次去校外的那個小店體驗一碗麵條。


  曹慧平一直在樓上的房間沒有下來,我慢吞吞地吃完麵條,正好老板店裏有人下象棋,我邊圍觀邊等待。


  約莫一個小時,老板娘說太陽已經偏西,叫曹慧平去洗衣洗菜。


  曹慧平從樓上下來,然後提著一鐵桶衣服和一籃子菜往河邊走去。


  於是,我慢慢出來,然後快速跟了上去,直到轉彎到了那棵柳樹下,我叫了一聲:“曹慧平,等一下!”


  曹慧平轉頭過來,一見是我,立馬站住了。


  “明天我就要離校,送你一個紀念品!”我內心澎湃而語調卻相當平和誠懇地說。


  曹慧平接過精心包裝的物件,囁嚅著卻欲語又止。


  “高考如何?”我打破尷尬問道。


  “感覺一般,成績還有十幾天才出來!”她終於開了口,卻有種對個人未知命運的擔憂表情。


  “我走了,你保重!班刊上有我的通訊地址。”我直截了當說完,調頭就走,背後似乎響起“徐哥,謝謝你!”的帶顫長音。。。。。。


  很多的人,哪怕你喜歡的不得了,無法割舍,但終究隻能陪伴一小段路程,甚至於分別,也是記憶深處最奢侈的場景。


  (1988)7月10日 星期日 晴


  班上的本地同學做著最後“送戰友”的工作,整個上午,他(她)依依不舍地送走一批批朝夕相處的同學,善感的女同學眼角一直紅腫著。


  下午二點,輪到我們撤離獅子山戰場。


  HY地區的幾個同學從校門口開始相送,一直把我們送了很遠,並放了鞭炮。


  途中,我乘沒人注意,悄悄把藏在褲袋的《葬花地》塞給汪婭琴,我倆的目光很不自然地對視了一下就慌亂躲開了。


  沒有比戀愛更美麗的成長和蛻變,尤其是愛一個你需要踮起腳尖,內心悄悄仰視的人,她會在不知不覺中將你的心靈和精神帶到另外一個高度,哪怕最後無緣聚合,你的人生也會從此不同凡響。


  我和張衛北、伍雯月、盧舜橋一起上了火車,向龍燕姐妹情深,一直送伍雯月到站台,然後兩人揮淚道別。


  下午八點鍾到了珠洲,我們沒有出站,又等晚10點鍾307次長沙開往大庸北的。


  從老家帶來的生活火炬在HY熊熊燃燒了兩年,幾乎動用了自己的全部青春,經曆著喜悅、傷感、迷茫、無助和希望。


  青春已經散場,我拿著這個火把,下一站又將去向何處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