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十年前的私密日記> 第99章 尋找鬱悶的出口

第99章 尋找鬱悶的出口

  (1987)4月9日星期四睛


  我前天晚上的舉動,終於讓寢室得到了少有的清靜。


  下自習後,大家要麽到其它寢室去扯閑談,要麽就在床上看書,我則獲得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文學構思。


  然而,我的心裏還是有了一種隱隱的不安,甚至開始質疑自己的處理方式過於極端。


  (1987)4月10日星期五晴轉陰


  構思了一篇帶有諷刺意味的微型小說《學校意見箱》,內容是“學校某科長負責在開學時就設立了意見箱,用以疏通學校領導和學生之間的關係。


  但將近期未,一次偶然機會,裝修工人在搬運東西時不小心撞開了意見箱。


  在意見箱裏,塞滿著學生的意見信,學校領導居然一次也沒有打開,純粹是戲弄學生的擺設”。


  我覺得自己的題材還是多,就是文筆和鋪排上欠缺,幾篇小說因而擱淺,隻開了個頭就廢了。


  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文學創作才能,這條路是否還走得下去,是否還要這麽的滿腔熱情?

  加上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不對口的專業,心裏又開始絞成亂麻,簡直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我翻來覆去,將近淩晨一點才睡覺。


  (1987)4月11日星期六陰雨

  淅淅瀝瀝的春雨在窗外如織絲般地飄灑,一上午的課,半聽半敷衍。


  最近兩星期,老天爺總與我們過不去;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不是下雨就是天陰,上街和戶外活動很受限製。


  下午沒有課,打球和外出散步是不可能的,繼續被小小的寢室囚禁,或睡覺,或看書,或串到別的寢室亂侃一通。


  無聊之時,甚至幻想能去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拚殺,總比平平淡淡來得痛快。


  (1987)4月12 星期天陰雨


  上了一個星期的課,繼續呆在地處郊區的學校也實在是無聊。


  我不想上街的決心純粹是外強中幹,一點都經不起劉三水和陳海軍的檢驗;當他倆說是去看電影《芙蓉鎮》,我立馬便應允了。


  身上僅剩八角錢,隻夠看一場電影;我問了幾個同學借錢,都說手頭不方便。


  即使沒有糧草,兵馬還是要動的。


  我和劉三水、陳海軍一路上有說有笑,踏著泥濘而又凹凸不平的公路向市區進發。


  上午十點鍾左右,我們到達HYJD區鐵路俱樂部,恰好能趕上十點十五的一場,便每人花了七角錢迅速買票進入影院。


  《芙蓉鎮》是著名青年作家古華的力作,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小說。


  我沒有看過原著,但大概意思已經從各類報刊雜誌的介紹中略知一二。


  再加上是著名電影演員劉曉慶主演,又在我們湘西YS縣王村拍攝,更不能錯過,否則,會委屈自己的期待。


  《芙蓉鎮》反映的是1963一1979年發生在南方農村芙蓉鎮的一個故事。


  胡玉音是一個老板的千金,母親是妓女;她的母親會做一手好米豆腐,並把技藝傳給了胡玉音。


  因為胡玉音的家庭成份,曾和她私下相好的一個小夥子同她斷絕了關係,胡玉音便嫁給了另一個老實巴交的小夥子黎桂桂。


  後來,胡玉音在糧站主任穀燕山和大隊書記黎滿庚的支持下,開了胡記米豆腐店,生意格外興隆。


  *****開始了,胡玉音和丈夫被勒令停止做生意,並被當做新富農分子的典型掃大街,丈夫不堪受辱自殺了。


  和胡玉音的命運驚人相似的是縣劇團下放勞動改造的秦書田,他(她)倆在十年的風風雨雨中掃著大街,感情與日俱增。


  結婚時,門口的對聯“一對黑夫妻,兩個狗男女”,冒犯了蹲點的“政治闖將”李國香和“運動根子”王秋赦,因此而遭陷害。


  秦書田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懷孕的胡玉音監外勞動三年。


  李國香何許人也?人麵獸心,人前大唱革命調子,背後亂搞男女關係,既是政治騙子,又是生活醜角。


  奇怪的是十年內亂結束後的李國香,居然以受害者的麵貌出現,最後還與省裏一位中年喪妻的負責幹部成了家,倒是她的情人王秋赦瘋了。


  王秋赦敲著一麵破鑼,整天在大街上遊蕩,含混不清地喊著:“運動來了,運動來了!”,做夢都希望曆史重演。


  《芙蓉鎮》描寫的胡玉音和秦書田的悲慘經曆,從一個側麵揭示了十年內亂給整個社會和人們帶來的巨大災難,製造了無數催人淚下的悲劇。


  這麽說來,我的父親也應該算作受害者。


  《芙蓉鎮》的結尾意味深長,作為工作組蹲點居住的吊樓倒塌了,王秋赦瘋了。


  總的說來,劉曉慶很成功地扮演了胡玉音這個角色,但也有個別地方表情沒有到位。


  當然,胡玉音是一個屢受摧殘的婦女,始終痛苦不堪,而劉曉慶是一個八十年代的演員,沒有經曆過類似磨難,要想演得很逼真,也許有點強人所難。


  一定得抽出時間去《芙蓉鎮》拍攝地YS縣的王村現場領略一番,感受其中的人生冷暖和坎坷。


  (1987)4月13日星期一陰


  有些負麵情緒在這裏無人可以訴說,隻能寫信給三哥。


  尊敬的哥哥:

  你好!


  本打算少寫信,無奈“心不由己”。這使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看破紅塵,隱居在樹林裏,他唯一的衣服就是圍在下身的一塊布,可是樹林裏的老鼠很多,把他的布條咬破了,因此,他不得不養一隻貓。


  貓要喝牛奶,因此他不得不養一頭奶牛;養奶牛總要人管,因此他雇了一個牧童;雇了牧童,要給房住,因此他又蓋了一間房子。


  最後,那個隱士感歎說:“我越想遠離人世,世事越來越多。”


  看來,人是無法超脫現實社會的。


  我想,我們雖然是親兄弟,但有些事不得不講清楚,你並不可能完全相信,即使相信,心裏一定也是蒙著一層陰影。


  返校時,我帶了100元錢,後來你又寄了40元,共140元。


  車費15元,學雜費25元,配眼鏡18元,向《詩刊》社訂購一套叢書15元,一雙球鞋和高跟鞋共12元,寢室集資買健身拉力器5元,遊南嶽集資5元,再加上一些零用錢,大概隻餘下40元左右。


  40元錢要用兩個月,除非天天吃饅頭,所以我又借了30元錢。


  我給大哥發了兩封信,老家發了一封信,三嫂地址不詳,又沒有回信,現在,我遠離故土,一點兒也不知道家裏是否發生了什麽事,心情時常煩躁不安。


  大哥虧欠一萬大幾,二哥勉強養家糊口,你又剛結婚不久,還要還帳,大概也是愛莫能助;如果現在伸手向三方要錢,無易於沙漠跋涉中向人伸手要水喝,我也於心不忍。


  今天,小弟剛借了三元錢菜票,希望能混到周末家裏有匯款單來,但是,我並不抱太大把握;我期望找一份臨時工,然而目前的現實條件限製太多,我們學校又在郊區。


  我常常抱著頭躺在床上靜思,有的室友就奇怪地問我:“你一向活潑幽默,最近怎麽成了雕塑?”


  我意味深長地回答:“雕塑挨雨淋了,頭腦冷靜而深沉,也許從今以後,和你們相處的是另外一個徐著好!”


  當然,我並不是在過分地渲染自己的艱苦,說實在話,生活上我對自己的要求也夠嚴格的;我不抽煙,也戒了酒,這樣的同學並不多。


  我需要的固然精神食糧居多,但也不能離開物質生活資料而生存。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買的兩雙鞋子,因為實在沒有應付下雨穿的東西;球鞋是為了打球跑步,高跟鞋是平常穿和跳舞用。


  我自認為每一元錢都用到了實處,毫無奢侈浪費行為。


  春節期間對我學習費用商定的分攤,是一種失誤;每月生活費是很難湊齊的,除非每個哥哥都不虧欠不延期。


  目前我們整個家族都已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大哥固然由於失誤帶給全家不幸,但他的創業精神還是難能可貴的。


  中國需要的是不安分守己的失敗者,不需要甘於平庸的順利者,中國人更多的是缺一種冒險精神,一種排頭兵的精神;這一點,白樺《沒有航道的河流》已經非常清晰地顯現出來。


  但是,大哥的那一點銳氣經風雨一洗禮,反而禿了;他有的是悔和恨,而欠的是繼續前行的勇氣,白白可惜了付出的代價,可悲呀!


  我也怯懦,當初,我真想不讀書而去承包大哥的磚瓦廠,隻是家庭壓在我身上的期望和責任太重,才沒有敢那麽做。


  即便現在,我也沒有那種義無反顧的勇氣,眼看辛辛苦苦的血汗錢用來學習不對口的專業,浪費時間,逆性投資,可我沒有勇氣擺脫,哪怕認為這是一條錯誤的路,但仍然得按這條軌道走下去。


  這不是一個人的悲劇,是很多和我類似的有誌熱血青年的悲劇!

  不要以為我感情衝動,我的體溫很正常,我需要你給我指出的是,假如全家缺少了我,會有什麽變動,你能否告訴我?


  曆史驚人地把我投放到這個世界,這個中國,這個湘西,這個家庭,而且驚人地賦予我一具與眾不同的軀殼與靈魂,卻要過著與眾人相同的生活,這可能嗎?


  請原諒,我越來越激動了,我甚至懷疑,隨著歲月的流逝,我的性格會變得喜怒無常,而且很有可能導致悲劇的發生。


  青年是人生的重要關口,一個人能否有所作為,主要是看青年時期。


  哥哥,你給了我數不清的幫助和教誨,我永遠不會忘記。我想,假如我沒有什麽作為,五兄弟多我一個和少我一個都無所謂;如果有所作為,則會帶給全家人以驕傲。


  今後,一切也許會平平安安地過去,也許會波瀾起伏,萬一有什麽事發生,你應視為必然。


  言歸正傳,弟所需之錢,你一個人出也不好,我想是否這樣,你的朋友挺多,暫時借一點錢給我(可惜銀行不肯貸款讀書),今後工作了就歸還,而且切忌讓三嫂知道,否則會節外生枝。


  我打算暑假找份臨時工做,可能不回家,到時另信告知。


  另外,給政協李伯伯的信已經發出很久,有什麽反應沒有?四哥近況如何?


  還請代告三嫂近況?你什麽時候畢業?

  愚弟

  87.4.13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