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你這詩是從哪裏來的?
“這是太子給臣妾的私信,聖上還是別看了。”
把信收好了以後,長孫皇後也是慢慢地平複了下來道。
太宗見長孫皇後這樣了,自然也是沒有了辦法。
回道:
“也罷!那朕就不看了。”
既然說是私信,那應該涉及不到朝中大事。
而且若是真的有朝中大事發生,太宗深知,皇後也還是很識大體的。
應該不至於為了幫太子瞞著什麽事,而耽誤了大事。
然後兩人又閑聊了一陣,太宗便回去了。
因為兩人不是住一塊的。
隻獨自留下長孫皇後一個人,而此時……
長孫皇後這才有空又把那封信給拿了出來,拿出來的同時,還不忘暗暗地斥責太子的大意。
要知道,東晉有一個人也就是由於類似這樣的大意。
本來說不定能當上尚書令的,結果卻是錯失了。
好端端的,一個信封裏頭,放一首詩是什麽意思?
一邊這樣想著,長孫皇後也是重新攤開來,審視著這首詩。
木蘭詩,木蘭這兩個字,她似乎有點耳熟。
可一時間……
她又想不起來在哪裏聽說過。
不過……
不管如何,記得不記得,接下來,她還是認真地看了起來。
“木蘭詩。”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隻能說……
長孫皇後越是往下讀,就越是感覺到這首詩的筆力非凡。
雖然開頭有很多句子,都看似信口道出,就好像是完全不經雕琢,然而到了“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這氣勢一瞬間就上來。
而且句子十分對仗,韻律優美。
而當長孫皇後看到最後,“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更是不由得暗暗地稱讚,此女子真奇女子。
這首詩歌沒有了男人的那種征戍氣,反倒是多了幾分女子的香奩。
比如說“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這句妙就妙在,它以一個女子的思念家人的角度,去寫了一個千裏奔赴戰場的緊張過程。角度新穎,令人耳目一新。
此詩讀完。
不由得讓長孫皇後心頭原本對太子有點失望的心情一掃而空。
為這詩中的女子而不由得感慨。
隻不過……
當她冷靜下來後,便又發現,這似乎不太像是太子的字。
……
也就是在一刹那!
長孫皇後似乎想起來,也似乎全明白了!
這木蘭,是北朝民歌的一部分。
歌頌的是當時北朝女子也有如同男子一般去打仗的。
這並不奇怪,你看看聖上的妹妹,平陽公主,就知道。大業末年,為了策應晉陽起兵,聚攏關中豪傑,發動司竹起兵,統領‘娘子軍’,也是曆史上少有的以軍禮下葬的女性。
而這首木蘭詩所寫的,便正是這樣的一件事。
但是,這首詩卻又不單單隻是為了寫這一件事,而是有人要用這件事,用女子也可以當兵的風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字……是太子妃寫的?”
長孫皇後有些不太確定地道。因為太子妃的字,她是見過的,實在是寫得不怎樣。但如果這是太子妃的字,那麽,這邏輯也就說得通了。
“好個‘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太子妃這怕不是想跟太子坐一起聽政了?”
但為何,明明心中覺得太子妃這樣不對,卻還是覺得蕩氣回腸。
大概是因為這首木蘭詩實在是寫得太好了吧。
“太子妃如今是越來越野,越來越難管教了~”
“同時,也越來越像是隋時的文獻皇後了。”
“該不會是兩人專門學著去的吧。”
隻能說……
長孫皇後倒是一點都不擔心,也不知道是為什麽。
可能是平常總是太子經常在出錯,反倒是太子妃呢,向來都不見有什麽錯不說。
而且……
在她的印象中,還是一個極為喜歡講道理的人。
試問這樣人,她能不明白女人幹政的壞處麽?
她肯定很明白。
既然她要這麽做,那肯定有她的道理。
隻可惜。
在這木蘭詩當中,卻是並未表露。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裏足,送兒還故鄉。”
當然,這做不得數。
因為太子妃跟木蘭明顯不同。
不過……
如果這詩真的是太子妃寫的,那這句話也還是有它的意義的。
這首木蘭詩,真的是讓人越讀越想讀。
拋開太子妃想用這首詩來回應她。
長孫皇後覺得這首詩,是她見過的長篇詩歌裏頭,寫的最好的。
然後……
想了想。
思考了一番對策。
到了下午,等聖上休息了一番過後。
長孫皇後這才帶著這首木蘭詩,去見太宗。
太宗看後。
也是對這詩非常震驚。
甚至還一度想起了自己的妹妹平陽公主。
木蘭詩寫的大體是北朝的事不假,但是完全體的木蘭詩,應該是由唐人編寫的。
尤其是這個‘策勳十二轉’,在高宗,也就是李治以前,根本不可能憑軍功獲得十二轉策勳。
可能以前民間就有流傳著木蘭詩,但民間的,估計也就是一個未完成版。
而到了李治的時期,這首詩終於得到了最終的完善。
其中,用詞方麵,也多有唐人的痕跡。
更有人說,‘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絕似太白五言近體。
可知,語文課本上的那首木蘭詩,也是經過了多次修改,甚至最晚可能到李白時期,都仍在不斷完善。
其實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何木蘭詩這首詩是沒有作者的了。
因為改過的人可能太多了。
更別說,這首詩本來就是出自於民間。
誰有臉把自己的名字給署上。
由於太宗、長孫皇後都出身貴族,當然對民間的事情不算太了解。
但說她們完全不了解,肯定又是不準確的。
“這首詩寫得好啊!”
“聖上是不是又想起平陽公主了。”
“對!想當初群臣都提意見說,女人下葬用鼓吹與古禮製不合,隻有太上皇力排眾議,說鼓吹就是軍樂,以前平陽公主總是親臨戰場,身先士卒,擂鼓鳴金,參謀軍務,從古到今何嚐有過這樣的女子?以軍禮來葬公主,有什麽不可以的?”
“平陽公主的確是一位巾幗英雄。”
“不是,皇後,你這詩是從哪裏來的?”
太宗便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