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好日子到頭了
古人都重名聲。
要不怎麽說名利名利。
這名字還要排在利字的前麵?
蘇紈是個有方法的人,隻從太上皇的一句‘老了!’出發,不單單敘了一番聖上跟太上皇的關係,回顧了一番曾經的親情。
而且,接下來竟還以史為鑒,批判了一番曆朝曆代的皇帝,說他們大多都不過是越老越昏庸之輩。
說明了長久地坐在皇位上,對一個皇帝來說並非是一件好事,最後,還對太上皇發出了直擊心窩的提問,問太上皇是否是想當那些隨便往史書裏一抓,就能抓出來一大把的皇帝。
其實,從蘇紈誇她就如同一張氣象恢弘的畫作,起筆高屋建甌,氣象萬千,恣意縱橫起,她就已經是入局了。
隻是,這同時也讓太上皇很困惑。
因為蘇紈一方麵讓她不要當那些史書當中一抓就能抓出一大把的皇帝。
這沒問題,她也不想當那些皇帝,她也想彌補自己曾經的遺憾。
可另一方麵,蘇紈又說,長久地當一個皇帝並非是一個好事。
那她到底是當皇帝好,還是不當皇帝好?
更別說,按照蘇紈最後說的,她要是不想自己也成為那些一抓一大把的皇帝,那就必須心不老,那心不老,是不是就意味著,自己如今都這把年紀了,還要出來與自己的兒子爭權奪利?
其實……
他早就想通了,又未必就真的想通。
反正……
今朝有酒今朝醉,一天睡一個嬪妃,婕妤,美人,才人,寶林。
她隻管好好享受當下就好。
如果真的是叫她與世民爭權奪利,先不說能不能爭得過。
如今朝中,還有他當初認識的人嗎?
倒是還有一些熟悉的麵孔,然而這些麵孔,自己看著,又是否會覺得厭惡。
然後……
當想明白了這些,李淵畢竟也是個有城府,有手段的人。
她當下便陰惻惻地質問蘇紈道:“你是要我與我兒為敵?”
長孫皇後想的也正是這樣。
你讓太上皇心不老,那太上皇還能重新出來當臣子不成?那自然是要當皇帝的!可如今皇帝之位上已經有人了,紈兒你是那些朝中暗中勢力派來的臥底吧?
“太上皇,太子妃年幼還不懂……”
長孫皇後事字都還沒有來得及說出來。。
隻見蘇紈便回道:“太上皇您想到哪裏去了,我讓您心不老,不是讓你再去當皇帝,而是想讓你當聖人。”
“聖人那不還是皇帝?”
太上皇李淵道。
蘇紈再次解釋道,而且都急了,“我說的聖人,是如同孔夫子那樣的聖人,你們都想想,從春秋戰國,再到如今的大唐,是出的皇帝多,還是如同孔夫子那樣的聖人多?皇帝出現如同過江之鯽,然而孔聖人,卻隻有一個。而且孔夫子的思想主張,曆經……我算算啊……”然後蘇紈便數起了手指頭,然後道:“從春秋到如今,再怎麽說也至少有千年了吧,這千年之內,皇帝輪流坐,明年到誰家,可唯獨聖人,卻僅僅隻有一個。當然,孟子、老子那些也算。這些人為何能曆經千年而不衰,而皇帝呢,這一朝滅了,就會被下一朝所抹黑。可你有聽說過孔子、孟子,老子被抹黑的?”
“為什麽?正是由於,他們的思想精華,也一起曆經千年而不衰,他們說的道理,都是世間大道,即便曆經千年,也永不會腐朽。後人每每看到,依舊能從中領悟到道理,學到東西。”
李淵被蘇紈給說懵了,心說,這小閨鳥的話越來越有意思了。咳!怎麽就把自己比作聖人了呢。
這也太給我這個太上皇麵子了。
當即便虛偽而謙虛地道:“這小女娃說的,朕又怎能跟那些聖人比呢?。”
蘇紈:“為什麽不能?事在人為。而且太上皇你想想,她們哪個當過皇帝,但是她們的聲望,豈不比往上一千年所有皇帝加起來,還要大。除卻了上古的堯、舜、禹、湯,以及後麵的周文、武,其他人連個聖人的衣角,都摸不到。太上皇您要做,就要做聖人!”
一頂高帽戴下去,直把太上皇李淵聽得極為樂嗬,隻是樂嗬完了,這也得顧一顧實際不是。
這吹牛雖好,可也不能吹太過了。不然最後隻會遭人嘲笑。
太上皇也不問蘇紈這可不可能,而是直接問策道:“那你說,朕要怎樣,才能當得上聖人?這聖人可不是那麽好當的!”
蘇紈:“那就要把太上皇的思想、言行記錄下來。你看論語上不都是這麽做的。”
太上皇李淵反正也覺得無聊,倒也繼續逗著蘇紈道:“朕也有起居注,可朕的起居注,如何能跟聖人相比?”
蘇紈:“那……”
蘇紈猶豫了一下下。
李淵此時也看出來,這太子妃是真的可憐可愛啊。
皇後說,太子妃年幼還不懂事,的確啊,不過還是這樣好!朕看著也比較歡心。
“那……那不同。”蘇紈道。
“那裏不同了?”太上皇便問道。
“唔……很多地方都不同。”蘇紈。
“那你給朕說說……”太上皇。
然後蘇紈便說了,這皇帝的起居注,一般是用來記錄皇帝身邊的事以及言行,雖說跟聖人那些也同樣是事跟言行,可這世上都過了千年了,這皇帝所經曆過的事,難道別的皇帝就沒有經曆過,正所謂天底下就沒有新鮮事,春秋戰國,那時連紙都沒有,可到了如今,相同的事情早就被記錄過一百遍,一千遍了。該有的道理,也早就被說爛說透,“因此,太上皇你要是真的成為聖人,就必須要說一些別人沒有說過的話,做一些別人都沒有做過的事。”
“唔……”對麵的太上皇不禁皺起了眉頭,道:“那你說的這個說一些別人沒有說過的話,做一些別人沒有做過的事,到底是指什麽事?”
蘇紈接著道:“而且,還要往你擅長的方向去做。”
“那到底指的是什麽?”太上皇又問道。
“比如說治國。”蘇紈。
“治國如何?”太上皇。
“太上皇可以去試著想出一套能萬世而為君的方法。”蘇紈。
“有這樣的方法嗎?”長孫皇後此時也參合道。
剛剛還叫人把太子妃拖出去呢。
“當然有!”蘇紈便道。
“哦?是什麽?”太上皇。
聽太上皇這語氣,就知道,她也根本不信朝代不會滅亡,更何況,還是出自一個小閨鳥之口,蘇紈能想出來就有鬼了。你說,是太子李承乾想出來,都比蘇紈能想出來要更靠譜。
然後蘇紈便道:“我前幾日看了看長安城的萬年縣以及長安縣的人口戶冊。”
太上皇沒想到她竟然還看這個。
然後蘇紈緊接著說道:“發現最近十年,人口增加了不少。”
“然後,如何?”太上皇。
“我發現,這並非是一件好事。”蘇紈。
“怎麽說。”太上皇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謬論,人多還不好嗎,人多才好收稅啊!不然她們住在宮裏吃什麽喝什麽啊。
然後蘇紈便道:“我覺得,不出百年,大唐必將迎來一次大劫。如若不能在那之前發生改變,大唐雖說可能還是那個大唐,但必定會元氣大傷,甚至,會讓大唐從盛世,從此轉為衰敗。這也將成為吹響大唐滅亡的第一聲號角。”
這就說的有點危言聳聽了。
太上皇當然沒有當真,不過,也不得不重視她這句話,便道:“你的理由是什麽?”
蘇紈便道:“現在我們用的是不是均田製?”
太上皇沒想到,這小女娃竟然還懂得均田製。
“不錯!”太上皇點了點頭。
蘇紈便道:“我覺得,均田製這種製度,從出生的那天,就注定了有一天必然要崩潰。”
“額……”太上皇明顯有些意外。
“想想看,均田製是什麽,是國家把無主的土地按人口數分給百姓耕作。而剛剛經曆過隋朝的戰亂,如今我大唐的確是不缺土地,可我看了長安城的萬年縣以及長安縣的人口戶冊,以及問了太子相關的數字,發現越往後,我大唐能分給新出生人口的土地將會越來越少,甚至,關中地區本來人就多,到時候,一旦人一代一代地生孩子,隻需不過十代,我大唐在關中地區,就沒有地分。”
蘇紈接著道:“其實這都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均田製與府兵製是相輔相成,試想想,一百年後,很多百姓都無法分得土地,再加上其餘世家、貴族的土地兼並,百姓幾乎都失去了土地,到時候會發生什麽?”
所有人都認真地看著蘇紈,蘇紈便道:“到時候,你可能想找個人來替你去邊關打仗,都找不到。我們收稅是按人頭收稅的,而土地根本分不了,那就會出現大量的逃避賦役的逃戶,太上皇你說,大家都逃了,邊關誰來守?再說了,即便他不逃,還是自己準備糧食,準備武器,替大唐戍邊。然而,家裏人還吃不飽呢,他會不會糧食就少帶點,不忍心自己孩子挨餓,卻自己挨餓,然後去了邊關,但是卻是一個毫無作戰能力,毫無力氣的士兵,這樣的士兵,又如何去跟敵人戰鬥?甚至,由於百姓都吃不飽,說不定還會引致民怨四起。”
“若是百姓再來個暴亂,這大唐不就完了?”
所有人都完全沒有想過,她們的大唐竟然是這樣完的。
隻不過,她說得的確對啊!
這均田製遲早有一天是要崩潰的,按一般來說,人口隻會越來越多。
除非是發生什麽天災人禍,不然,這幾乎不可被逆轉。
而蘇紈接下來還要說道:“其實更可怕的地方,都不在於這。”
“試想想,曆朝曆代的君王,應該說沒有一個是會嫌棄人口多的吧。”
“在很多人看來,人不是越多越好?”
“多一口人,就多代表了朝廷可以多收一分賦稅。”
“所以到了危難真正到來之際,往往那時卻必然是大唐的盛世。因為人多啊,稅收多啊!”
“這裏就不得不說到,一個人也好,一個朝代也好,他最值得警惕的時候,並不是他最吃苦受累的時候,而是高歌猛進的時候,為什麽?因為成績跟盛世,也會掩蓋掉一些矛盾與危險,會讓人麻痹。如同晉武帝司馬炎那樣的麻痹。”
“試想想,當百年之後,後世之君想著,我大唐果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我皇宮之中,那珍珠都多得拿來給小公主玩遊戲,然而外麵卻是什麽,是即將崩潰的均田製,是跟著即將崩潰的均田製一起也要崩潰的府兵製。”
“然而,這位後世之君,還不明白自己所處的危險,還在沉溺於自己所謂的,所親手創建的盛世之中,老話說得好,居安思危。”
“但身處於那樣的盛世之中,誰又能看得清楚,自己正麵臨怎樣的危險?”
“要是遇上一個昏庸的老皇帝,那更是完蛋!”
“不用說了,肯定由盛轉衰了!”
說完了這些,接下來,蘇紈便重歸主題道:“如果太上皇能想出來一套讓後世之君,萬世而為君的方法。又或者說,是讓所有百姓,都能過的不錯,不至於有戰亂、有饑餓的辦法。那……即便是孔聖人,也都沒有做到吧。就好比這均田製,前麵可以用,後麵又要如何改變?才不至於讓大唐在百年之後,遭逢此難,這就不得不像太上皇您這樣的退下來,無事可做,卻又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的人,才可以做。屆時,太上皇豈不就是為天下設計好了一條康莊大道,讓眾生合順,讓天下平和的大聖人?至於父皇,那都隻不過是一個俗人而已,哪有太上皇您的想法高遠。而且您吃的鹽比她吃的大米飯還多呢,她算哪根蔥,門邊站著才是他該待的地方!”
好了,這話一說,蘇紈的好日子基本上也就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