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也是他之福
翌日。
考慮到玻璃製作的重要性,所以,李承乾也是親自來到現場進行監督。
當看到工匠把稱量好的粉末都倒進一個容器之中,然後再拿去煆燒,不一會,就出現了通紅通紅的玻璃水,爾後再用工具把玻璃水挑起,最後再吹製,那晶瑩剔透的玻璃就出現時,李承乾不得不感慨,這造物之神奇。
不過其實也不難怪,蘇紈曾記得自己看過唐代相關的資料。
有一次太宗問皇子,知不知道穀子是怎麽來的,這些皇子都不知道。
那可想而知,他們當然也不可能知道鐵是怎麽煉製的。
而若是連鐵都不知道是怎麽煉製的。
更別說是玻璃了。
蘇紈也是在一旁介紹道:“古人都把這一類的,從石頭當中煉製出新的東西,稱之為煉金術。比如說煉鐵,煉銅,差不多也是這麽煉的。而玻璃的煉製,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而且……這世上還存在著很多很多類似這樣的方式,可以製作出新的東西。這些東西都十分好用,而且說不定還能創造出新的奇跡。隻不過,目前很多還沒有被人所發現。”
“這製作玻璃的方法是我從一本古書上看來的,怎麽說呢,你可以把它看作是,繼古人認識煉銅,煉鐵之後的,第三次煉金革命。曾經是銅器的時代,爾後是鐵器時代,將來,說不定會成為玻璃的時代。”
李承乾算是看出來了,愛妃似乎對這些東西很感興趣。
不然,為何她說起來時,怎麽這麽一副沾沾自喜的樣子。
李承乾便誇她道:“愛妃可真是博學多才,學識廣博。”
“唔……也就一般般吧。”蘇紈被誇了,謙虛地道,但是臉上的笑容卻是怎麽也止不住。
然後等過了一會,玻璃經過吹製再壓平冷卻,一小塊的平板玻璃便成型。
其實,之所以要加這一步,也隻不過為了之後打磨的時候更加省勁而已。
今天主要是要攻克打磨的這個難關。
蘇紈把自己的要求說了出來,而匠人們畢竟是有著多年的打磨玉石的經驗的。
因此,倒是很快便各自施展起來。
古人雖說沒有後世那種先進的機床,但憑借著多年的經驗,以及一些簡易的工具,幹起活來,一樣有模有樣。
由於打磨是個廢時間的活,因此,當工匠都在打磨的時候,兩人便坐在一旁,把床塌給扛出來,坐在榻上喝茶聊天。
仿佛是想到了什麽,李承乾也是悄悄地對一個人說了兩句。
緊接著,那個人便去了。
爾後,又聊著過了不多久,就有一個人過來。
這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少女。
屬於放在大街上,實屬平常,即便蘇紈見了,都未必會留下很深的印象的那種。
不過對方又長得很有特色。
又或者說,他隻是對這個人穿著跟宮裏的人不一樣的衣服,而覺得比較新奇。
這人一上來便道:“草民見過太子殿下。”
對方當然也見到蘇紈。
可她並不確定,這是不是太子妃。
這時,李承乾便有發揮的空間,先是很是認真地看了看裴行儉見到愛妃時的眼神,發現有點不對,爾後才道:“這是太子妃。”
這時,裴行儉這才補充行禮道:“草民見過太子妃。”
李承乾接著便又道:“愛妃,你可認識他是誰?”
蘇紈打量了一下對方,便很果斷地道:“不認識。”
李承乾;“愛妃你真不認識?”
蘇紈:“他是誰?”
李承乾:“他就是裴行儉。”
蘇紈這才有了反應,而且臉上的表情變化得很快,仿佛從不認識到瞬間認識一般。
蘇紈:“你說,他就是裴行儉?”
李承乾點著頭回道,“對!沒錯。”
蘇紈這下反應就有點大了。
她就差衝上去,拉著對方的手說,以後,太子殿下就交給你了!
當然,她克製住了自己的衝動。
而且這很奇怪。
把太子殿下交給對方,那豈不是給她們百合的機會了?
應該說,有你在太子殿下的身邊輔佐,那本宮就放心多了。
是的!
接下來,蘇紈也是真就這麽說的。
說得讓兩人都覺得有點奇怪。
裴行儉是受寵若驚。
同時,還有點驚訝於太子妃的影響力。
畢竟,你以為誰都能說出這樣的話?
“草民謝過太子妃的厚愛,隻是……說是輔佐太子殿下,這話實在是過了。”
“不過不過,一點都不過,本宮看人絕對不會錯!你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名良臣。”
這就讓李承乾更加奇怪了。
愛妃你連人家麵都沒見過,就說自己看人絕對不會有錯。
可別忘了,前麵你還問了‘你說,他就是裴行儉?’
或許是從誰的口中得知裴行儉的吧。
李承乾這時也是對裴行儉道:“是太子妃舉薦的你。不然,那一日我可不會特意去弘文館找你。”
裴行儉一聽,就更是惶恐。
而且,從裴行儉的反應以及表情可以看得出來,她是真的不認識太子妃。
“草民……難道太子妃認得草民?”
裴行儉便懷疑道。不然,這該如何解釋?
蘇紈回道:“不認得。”
“那……”
“不過我知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萬事萬物都會有一個循環。而你,正在這個循環當中。”
“……”
蘇紈發現自己真的很有當神棍的潛質。
“唔……其實是本宮聽別人說過你。知道你們裴家曾慘遭那個誰滅門。而你並沒有垂頭喪氣,自甘墮落,然後我就記住了。”
原來如此。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好理解很多了。
“那愛妃你為何說他會成為一名良臣。”
李承乾此時也是道。
“我剛剛說了,萬事萬物都會有一個循環。那些目前還尚處於高門的子弟,由於父輩的蔭蔽,反而大多不懂得何謂珍惜,隻知吃喝取樂。而隻有經曆過了痛苦的人,反而才會更懂父輩之功名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隻要大唐還沒有爛到令人寒心,隻要大唐的製度還不曾有大的錯漏,隻要大唐的聖上、太子還沒有昏庸,那麽,這人就一定會往良臣的方向走。”
蘇紈這話說得好!
主要是那句,隻要大唐,連續三個大唐。一來念著長誌氣,二來,按照邏輯演算,也的確是這個理。
不過最讓人深刻的,還是這道理,竟然出自一個婦人之口。
這絕對是裴行儉怎麽也想不到的。
這太子妃,不簡單呐。
稚嫩的臉龐,小小的身體,可這道理卻是出自她口。
這難道不是大唐之福?
也是他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