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初唐四傑
像是寒門仕子,一般都會在考試之前,帶著自己的得意作品,然後去拜訪那些達官貴人,以期望能得到欣賞而被舉薦,如果遇上真正惜才的官員,平民還是有及第的希望的。
可以說,這進士科,就介於科舉製和舉薦製之間。
這也是世家大族能夠興旺發達的原因,讀書人想要找一個舉薦之人,又害怕麻煩的話,就直接投身入世家大族,因為他們不缺舉薦的人。
果然,當那考生說完自己的舉薦之人後,記錄的官員都忍不住抬起頭,麵露詫異之色。
鄭仁泰啊,在軍中也是頗有影響力的人物,能得到他的推薦,在鄭家地位應該不低。
就在人群騷動的時候,一個儒雅的年輕人突然站出來說道:“學生盧照鄰,恩師為曹憲、王義方,舉薦人來濟。”
嘩!
周圍眾人聽到年輕人這話,臉上頓時露出驚訝和羨慕的表情。
曹憲可是大儒,在文壇上占據重要地位。
而王義方,可是著名的教育家,曾經還在魏征手下做過事,並且得到他的器重。
這兩位都是聲名顯赫之人,眼前這個年輕人居然能成為他們二人的學生,這還真是令人驚訝。
另外就是舉薦人來濟,他曾經是武德年間的進士,目前是中書舍人,並且與令狐德棻同撰《晉書》,可見其文學。
一個讀書人,能得到這麽多有才之士賞識,那絕對是無上的榮光啊。
不過,若是李承乾在這,恐怕會更加驚訝。
他不是驚訝於曹憲這些人,而是驚訝於盧照鄰本人。
盧照鄰,生於初唐,彼時的文壇江湖已經頗有氣象,雖未湧現出仙聖級別的頂級泰鬥,但開山立宗、名噪一時的個中高手也層出不窮。
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當數“初唐四傑”,而盧照鄰便在其中。
這四人個個非凡,王勃六歲能文,駱賓王七歲成詩,楊炯十歲應神童舉及第,而盧照鄰十餘歲便博學一方,聲名遠播。
其中,盧照鄰的命運最悲慘。
年少成名遍曆繁華,無奈命途多舛,曆經坎坷,長期沉淪下僚,又遭牢獄之災,弄得家破人亡。
到了中年時期,本以為曆經苦難,應該能走上人生巔峰,可誰曾想到,命運再次跟他開了個玩笑。
盧照鄰病了,病得很嚴重,連藥王孫思邈都無能為力的那種。
正如他在《五悲文》中寫的那樣“骸骨半死,血氣中絕,四支萎墮,五官欹缺。皮襞積而千皺,衣聯褰而百結…了無生氣,黑暗而絕望,慘狀赫然,不忍卒讀。”
那時候,他才不過四十歲,曆經磨難,心性早已經堅韌不拔,然而碰到這種事的時候,他還是崩潰了。
病痛纏身,連動彈都十分艱難,加之情況惡化,腿腳萎縮,這樣的打擊與苦難足以把一個人擊倒,於是他投潁水求得解脫。
從病床到穎水,幾公裏的路程,但是盧照鄰就這樣拖著殘缺的身子,一瘸一拐到了穎水河畔,投河自盡。
這是一位文豪,除了詩詞歌賦以外,留給世人的最後一絲尊嚴。
正如明代張燮談到盧照鄰的感慨:古今文士奇窮,未有如盧升之之甚者。夫其仕宦不達,則亦已耳,沉屙永痼,無複聊賴,至自投魚腹中,古來膏肓無此死法也。
意思大概就是,盧照鄰大概是所有文人中,最為淒涼的一個,同樣也是死法最荒唐的一個。
不過現在,盧照鄰還隻是個十幾歲的少年,正意氣風發入長安,準備大幹一場。
而且這時候的他,也不過是寂寂無名之輩。
盧照鄰沒理會眾人的驚訝,而是慢悠悠往另一邊走去。
眾人的目光。還情不自禁隨他的目光望去。
“咳咳…”
官員幹咳一聲,喊道:“繼續吧。”
又一個青年才俊走出來,說道:“小人駱賓王,舉薦人為道王李元慶。”
咦?
舉薦人為王爺,那豈不是皇家門生?
眾人還沒有穩定的情緒再次波動起來,麵露驚訝的看著那年輕人。
“駱賓王,莫非就是江南有名的神童?”
“聽說他在七歲的時候,就寫了《詠鵝》一詩!”
“《詠鵝》是他寫的啊,我之前還讀過呢,當時就想見識一下是誰寫的,沒想到就是他。”
“駱賓王是誰啊?你們認識他嗎?”有人好奇的問道。
“他七歲的時候寫了一首詩,名字叫詠鵝,內容華麗,堪稱經典啊!”
“咦?到底是什麽詩啊?念出來聽聽唄。”
駱賓王是江南讀書人,因為他七歲寫下《詠鵝》一詞,所以名震江南。
而在場有許多江南士子,所以自然聽過駱賓王的名字。
不過還有山東士子,確實不知道他的名字,一聽這麽多誇獎,頓時就忍不住好奇的問道。
“行,那就念給你們聽吧。”
一個讀書人清了清嗓子。開始念了起來。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咦?”
幾個山東讀書人眼睛一亮。
“這首五言詩,挺詼諧有趣的嘛。”
“那當然!”
“這可是我們江南的神童!”
雖然文無第一,不過駱賓王是江南讀書人,而山東士子與江南士子之間,也算是仇敵,所以現在有山東士子誇江南士子,這些江南士子肯定感到很驕傲。
“行了行了,別炫耀了,快點報名吧,後麵還有很多人排隊呢。”
幾個山東士子見江南士子這麽出風頭,心裏頓時就不爽了,開始不耐煩的催促起來。
“切,就是羨慕了!”
有人嘟囔了一句,才開始繼續向前登記。
總之大家都是世家子弟,舉薦人也都是朝中大臣,官員原本平靜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僵硬的笑容。
世家子弟出身,有大臣舉薦,這在科考中肯定能大放異彩,到時候說不定是同朝為官,而且前途還比他們要好,這些登記官員自然是不敢得罪他們。
就在這時,一個不像讀書人的讀書人走到官員麵前,聲音爽朗道:“學生陳義,舉薦人為黔王李承乾。”
“…額…”
官員愣住了。
不止是官員,就連正在排隊的讀書人,也瞬間安靜下來,然後滿臉疑惑的看著他。
“黔王…”官員咽了口唾沫,詢問了一遍,“是黔王李承乾嗎?”
陳義抿嘴點頭。
“黔王殿下的封地好像是在黔州吧?”
“對對對,就黔州那犄角旮旯,居然還有讀書人?”
“該不會人冒充的吧?”
“肯定是了,居然敢打著黔王殿下的名頭招搖撞騙,嘖嘖嘖,這不是找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