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唐:爹,我真沒想造反啊!> 第140章 一群吃飽了撐的家夥

第140章 一群吃飽了撐的家夥

  很快,就到了甘露殿。


  文武百官站好,就在李承乾糾結自己該站哪裏的時候,突然就看到李泰和其餘幾個皇子正站在最前排,而且他的大金主越王李貞也在其中。


  李承乾頓時會意,然後直接站在了最左邊,也就是魏王李泰的左邊。


  本來是因為魏王李泰那裏距離他最近,然而當他站過去之後,卻發現眾人的表情似乎微微變了變。


  特別是李泰,那臉色陰沉的都能滴出水了。


  李承乾有些莫名其妙的看了他一眼,這家夥該不會是有狐臭吧,不然為何會害怕自己站他旁邊呢。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古代以左為尊,李泰站在最左邊,而其餘身份比較低微的皇子,則是依次站在他右邊。


  這個站位,合乎情理,因為目前李泰是最有希望成為太子的,在眾多皇子之中,威望也最高,站在左邊最尊貴的位置合情合理。


  結果現在,李承乾一下子就跑到李泰左邊,那不就是搶了他的風頭嗎?

  所有人都開始猜測起來,莫非李承乾這次回長安,是要跟李泰爭些什麽?

  這就很有意思了,李承乾雖然曾經因為造反被貶,然而短短兩年時間,他就從一個被發配的國公,成為現在大權在握的王爺!

  如此聖眷,當朝之中誰人能敵?

  雖然他沒有被重立為太子的希望,然而這也不影響他跟李泰爭權奪勢!

  李承乾自己都不知道,就是一個隨便站位問題,居然會引起這麽多人的猜測。


  如果讓他知道的話,恐怕隻會說一句話來概括他們的行為。


  真是一群吃飽了撐的家夥。


  站在太極殿等了一會兒,依舊不見李世民的影子。


  然而朝中文武百官卻不敢露出半分不滿,反而心懷忐忑,反省著自己最近是不是犯錯,然後惹到李世民不開心了。


  “陛下駕到!”


  就在這時,太極殿後方傳來宦官的喊聲,隨後李世民便在大宦官王德的帶領下,大步從側麵走進來。


  等李世民坐在龍椅上之後,李承乾等皇子和文武百官才相繼行禮。


  “參見父皇!”


  “參見陛下!”


  李世民掃了他們一眼,微微點頭,“諸位平身吧!”


  眾人這才平身。


  李世民繼續說道:“今日為各位皇子述職之日,政事就由門下省與尚書省共同審議吧!”


  “喏!”


  文武百官自然不會反對。


  李世民嗬嗬一笑,將目光放在眾皇子身上,說道:“接下來就由諸位皇子們來述職吧,誰先來?”


  “父皇,兒臣先來吧!”吳王李恪率先站出來。


  李恪乃是李世民第三子,而且頗有才學,除了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之外,就屬李恪最受寵。


  甚至於李世民當初是在李泰和李恪之間猶豫,因為這兩位都很對他的胃口。


  不過很可惜,李恪什麽都好,就是出身有點問題。


  他的母妃,是楊廣的女兒楊妃。


  李世民想讓李恪當太子,但又顧忌他的出身,大唐比較是從隋手裏搶來的,而李恪身上又有楊家血脈,如果讓李恪當太子,那豈不是把江山還給楊家?


  就是因為這點,李世民隻能遺憾的把李恪劃出了皇位繼承人的人選。


  不過,這也不影響李世民對他的欣賞。


  一見李恪站出來,李世民笑著點了點頭,“恪兒先講吧。”


  李恪點點頭,道:“兒臣出鎮宋州,治理六年,百姓安居樂業,糧食富足,且兒臣時刻謹記《誡子書》,一直克製自己,不敢驕奢淫逸,勤勤懇懇…”


  李恪的述職很中規中矩,無非就是把封地百姓治理的很好雲雲,但李世民就吃這一套。


  特別是李恪提到《誡子書》,就更讓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


  貞觀十一年,李恪為安州都督,可能這孩子被寵壞了,於是一到封地,就有些飄飄然。


  同年末,禦史柳範便上書彈劾,說李恪遊獵過度、損壞莊稼。


  在柳範的彈劾下,李世民隻能捏著鼻子給李承乾定罪,作為懲罰,他被免去安州都督,並削減封戶三百戶。


  不過,僅僅是撤職了幾個月,在貞觀十二年的時候,李恪又一次被任命為安州都督。


  這次,為了防止李恪這熊孩子再次搗亂,李世民就專門寫了一封信,說你要跟哪些人學習,在封地的時候低調點做人,不要惹到別人不高興,不然老子就不高興了,而老子不高興的話,你也就別想高興。


  李恪也覺得自己做了錯事,所以之後他便學會了自我克製,不僅沒再犯錯,而且還將封地管理的很好。


  聽李恪講完之後,李世民露出一絲笑容,“恪兒不錯,沒有辜負朕對你的期望啊!”


  李恪聽到這話後,立刻拱著手,說道:“謝父皇誇獎!”


  然後,他就像一個得到獎勵的小孩子般,洋洋得意地回到自己的位置。


  接下來,其餘皇子都將自己的功績說了一遍,李世民或皺眉,或開懷。


  最後,就隻剩李泰和李承乾。


  重量級人物嘛,總是在最後出場,更何況像李泰這麽重量的人物呢?


  李世民將目光放在他二人身上,嘴角噙著笑容說道:“你們二人,誰先來?”


  李泰向前一步,朗聲道:“父皇,就讓兒臣來吧!”


  “好!”李世民點點頭。


  李泰開口說道:“這幾年,兒臣領相州都督,根據相州都督府匯報,上一年相州等地共征收八萬石糧食。”


  “兒臣聽說大唐幹旱,導致不少百姓餓死,兒臣深得父皇教誨,要時刻將百姓放在第一位,所以決定從相州都督府的八萬石糧食中拿出五萬石,上交給朝廷!”


  嘶!

  聽到這話,所有人更是吸了口涼氣。


  一石為一百二十斤,而八萬石,就是九百萬斤。


  上交給朝廷五萬石,那就是六百萬斤。


  不過相州等地是河北道最繁榮的城市,能收八萬石,也是很正常的事。


  李世民呼吸都沉重了許多,嘴唇更是顫抖起來,“青雀,你…你說真的?”


  目前李世民一直在為糧食發愁,十萬大軍出征,所耗費的糧食肯定是一個龐大的數目。


  五萬石糧食,給十萬大軍的話,也差不多夠一兩個月。


  李泰拱著手,裝逼似的歎了口氣,“說實話,兒臣心中還是有些不滿意,因為相州等地土壤肥沃,卻隻能拿出五萬石糧食,如果能再多一些的話,就能替父皇解決燃眉之急了!”


  饋運使韋挺立刻站出來,滿臉激動道:“魏王殿下,如今大軍出征在即,糧草卻得不到保障,你這五萬石糧食,可謂是解決了燃眉之急啊!”


  “沒錯,魏王殿下這五萬石糧食,確實來得及時!”


  不止韋挺,就連不是魏王一脈的李績等人,也點頭稱讚起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