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逆襲從1988開始> 第59章 凡事自己兜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凡事自己兜著

  (這一大章接近4000字,就不分拆了,全部發出來。)

  ……


  正在裝修的柳林周宅雖說不大,但院子還算寬敞。


  按周道的設計,院子的大天井改造成半封閉狀態,頂部用金屬架構架空,嵌上鋼化玻璃,天井內製作微型假山、魚池,圍繞假山魚池一側種植綠竹、薔薇。


  夕陽紅大理石碎料鋪地,延伸到第一個台階時,則與客廳連為一體,改換成統一的藏青色大理石地板。


  內室則鋪設木地板。


  此時的宛都普通家庭牆麵基本上還是石灰牆,這種牆一般較粗糙,且容易開裂,周道根據前世經驗,需要把這類牆麵鏟掉重新用水泥批蕩。


  隻是目前市場上還很少有膩子粉出售,不過這也不難,周道知道膩子的配方,到時候拿滑石粉、石灰粉和纖維素以8:2:1的比例,再適當加點白乳膠混合一下即可。


  至於假山的石頭,周道知道一個根雕廠,同時也做盆景,那個根雕廠的後台老板是個大學教授,經常自己到大山裏找“上水石”。


  所以這個根雕廠不光賣根雕,也有“上水石”出售。


  這種石頭形態各異,做出的山石景致逼真。


  最重要的是,石質鬆軟,水分可以從石頭底部浸潤到石頭的各個部位。


  有了水分,石頭表麵很容易生長出綠苔和各類細微植被,比起光滑且多空洞的太湖石,“上水石”猶如真實的微縮景觀,更有意境。


  舊牆體的石灰牆皮很快就被泥水工和小工全部鏟了下來,周道將客廳重新規劃,與一側相連的房間打通,重新用鋼筋水泥製作了一個橫梁,這樣,原來的筒子房的客廳立即變得寬敞闊綽起來。


  電視櫃的位置確定了,又規劃出一個背景牆,這個位置空著,將來鑲嵌上風化石,天花做60公分寬吊頂,暗藏小型射燈,將光線打在文化石上,製造出迷幻的燈光效果。


  這類裝修在後世可能極其普通,但這是1988年,受材料和工藝的局限,能做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沙發可以定製,街頭很多包郵區出來的能工巧匠,他們手裏拿一把魯班鋸,麵前一塊紙牌上寫著“訂製沙發”的字樣。


  麵料可以自己選,一套布藝沙發一百多塊錢就可以搞定了,樣式還比家具店的新穎。


  當然包郵區此時還沒有包郵,都是郵政的天下,但這地兒的人在宛都到處可見,他們打家具,開理發店,眼鏡店,甚至還有學了當地菜開熟食店的。


  大冬天在一個轉不了身的小櫥窗門店洗頭理發的,十指凍得通紅的,都是後世包郵區的甌州人,他們雖然身體單薄,凍得瑟瑟發抖,但堅信自己的目標是:


  掙到20萬後就回老家蓋房子娶媳婦。


  對此時的“有誌青年”來說,這個目標看似遙不可及,但相比後世那位被稱為“國民公公”的地產商提出的“定個小目標,先掙一個億”,看起來靠譜得多。


  沙發靠後周道用一排半封閉矮櫃當做隔斷,而在矮櫃靠牆的部分,設計一個小型酒櫃,鏡麵、12MM玻璃隔層、頂端的小型筒燈,矮櫃踢腳線暗藏的內設光源,對於夜間烘托氣氛都是相當有效的。


  打通的那間作為視聽空間,書架、矮幾,茶具,最重要的一側牆麵的古典長條幾,他在一個舊家具店看到過,裝修好後一定買回來,這種古典家具,目前人們還不太重視,幾乎是白菜價。


  幾天下來,房子整體格局已大體成型,周道量尺寸,找到石材加工店加工石材,又去水暖店裏購買衛生潔具。


  說起來,這個時代衛生潔具還沒有獨立成市,能買到抽水馬桶都不錯了,想挑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大部分老城區的宛都人,還在使用公共廁所。


  瓷片也不好找,目前當地的瓷片主要是外牆瓷磚,衛生間和廚房用的內牆瓷片基本上是單一的純白色,且規格單一。


  就這,還要找遍全宛都才能在農貿市場找到那麽一家。


  那家老板主要是賣瓷碗瓷碟的,在一個角落找到碼了大半年落滿了灰塵的白瓷片。


  對於周道這個買家,老板表現出誇張的熱情,生怕周道反悔不買了。


  ……


  然而柳林的獨院最大的問題是,建設之前沒有提前設置好足夠大的排汙管道。


  周道勘察了地形,發現要把加粗的汙水管道接到城市主排汙管道那裏,足有一百多米,而且要從巷道的道路上臨時開挖管槽,埋上排汙管後再重新填埋好,然後修整巷道的水泥通道。


  好在柳林地處市郊,民風純樸,在挨家說明了情況後,大家對路麵臨時破壞造成的不便也不在乎,紛紛說:

  “你弄吧,隻要最後把路重新修好就行了。”


  “真是好鄰居啊!”周道不由感歎,這要是遇到一個不講理的,跟你講破壞路麵影響出行體驗會帶來多大損失,吧噠吧噠半天……或者問你要施工許可證,那周道的衛生間就搞不成了,要是天天跑公廁,這裏的居住體驗基本就是一團糟了。


  水工很給力,僅用了兩天時間,就把加粗的排水管道鋪好了,且試了水,保證排汙通道順暢。


  接下來就是衛生間和廚房的防水,這個防水主要是怕水管爆了影響到別的房間。


  因為這兩個房間都在一樓,處理起來相當方便,在處理牆麵及與牆麵相連的地麵時,往批蕩水泥裏加入適量的防水粉就行了,不需要像後世的高層住宅一樣,還要另塗一層防水塗料。


  基礎工程做得差不多了,周道也把木工的圖紙畫得七七八八,認真交待後,他也不必天天盯著。請假時間太長,單位裏給人的印象畢竟是不好的。


  他需要認真的策劃文化專題:楚長城。


  ……


  專題部辦公室。


  張凱經過周道辦公桌邊,臉色陰沉,丟了句:“周道來一下。”徑直走向自己的辦公“專區”。


  何景給周道丟了眼色,低聲說:“周道,你請假太多,主任不高興了,注意小心點。”


  周道笑笑:“請假又不要工資,主任原本是同意的,不可能反悔吧。”


  何景拍拍周道的肩膀:“別頂撞,主任心情不好。”


  這倒是,張凱看似做了幾年領導,但什麽事藏不住,都寫在臉上。


  當然,也可能是在屬下麵前,沒必要藏著掖著。


  鎮定自若的樣子都是裝給上層領導看的。


  周道坐在了張凱麵前。


  “個人的事辦完了?”張凱陰沉著臉。


  “主任,辦完了。”周道隻能這麽回答,事實上他的裝修工程才剛剛有點眉目,但無休止請假顯然是不行的。


  “專題準備得怎麽樣了?”張凱語氣沒有緩和,更加公事公辦。


  “基本上理出思路來了。”


  張凱拉開抽屜,在一打“宛都電視台擬稿紙”上撕下一張,遞給他。


  “上麵有地址,昨天宣傳部打來的,要你今天上午去一趟。你告訴我,楚長城調查的思路你傳出去了沒有?為什麽我隱約聽出弦外之音,好象宣傳部知道你在搞這個專題?”


  周道肯定的回答:“除了在咱專題部會上討論楚長城,我絕對沒有在外邊談論過這個專題,請主任放心。”


  張凱啪一下把手中夾的圓珠筆扔在桌麵上:“現在不是我放心不放心的問題,而是你這個專題是不是符合當下的宣傳方向的問題。


  算了,我也不說這麽多了,宣傳部有召,你自己去回答吧。記得,凡事自己兜著,不要給我惹麻煩。”


  周道雖然心裏有些打鼓,但還是隨意道:“主任放心,要是好事呢,那是在主任的英明領導下專題部集體智慧的結果,若是壞事呢,是我周道自作主張,責任我自己承擔。”


  張凱氣笑道:“你這小子請了幾天假,學會醃臢人了不是?”


  “……”


  “難道這不是你想要的結果?”周道心說,但他沒吱聲,拿起桌麵寫有地址的稿紙,“主任請放心,不管什麽情況,我會處理好這一切的。”


  騎上自行車往地委大院走,周道還在心裏打鼓,“宣傳部的人直接叫我去,究竟是什麽問題?”


  他仔細想來想去,自己也沒做過什麽過頭的事。


  來到電視台,做過一個專題,但這個專題是公認的主旋律,得到宛都新聞界一直好評,否則自己也不可能以一個新人的身份在專題部如此超然了。


  是自己搞的那個電視購物出了問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一點是宛都官方一直強調的,更是大華國目前的基本方針,這一點隻能算成績,不能說是問題吧。


  難道自己在飛浪音響銷售額上有抽成被人舉報了?這是正常的商業合作好吧!

  再說了,宛都前一陣子不是號召地直單位的工作人員到體育館帶頭擺攤設點,以引導市民積極參與自主創業嗎?


  這話說得有點拽文,其實大實話就是:“地直機關職業帶頭過把當個體戶的癮。”


  過去是不讓搞,現在政策放開了,可大多數市民覺得當個體戶丟人,所以機關工作人員要帶頭打開局麵。


  樹立擺攤設點不丟人的時代新風。


  後世被城管攆的滿街跑的流動商販,如果知道宛都當年有這麽好的政策,一定會,……哭暈在側所。


  現在百廢待興,改變群眾的落後觀念要由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起帶頭作用,這也就是說,掙點外快最起碼在現在是合理合法的。


  我與飛浪的合作,就當是擺地攤了。


  雖然本人掙的確實有點多……嗯,這正好符合“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口號。


  當然,“不患寡隻患不均”,這是我大華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現在首要的問題,是不能把自己掙到錢的事讓更多的人知道,特別是自己居然買了房子……


  盡管王大魁昨晚通知他,飛浪跟電視台的新合同,雖然交了廣告費,但除了成本仍然收益可觀,周道最近兩期的電視節目購物分成又有三萬多進帳……


  低調,低調。


  憑周道的感覺,隨著加入電視購物的企業和產品增多,飛浪的收益空間會越來越收窄。


  不知不覺,到了地委大院。


  此時沒有身份證,但名片可以當臨時身份證使用,盡管這有一定風險。


  周道向看門的大爺遞上名片,又說明了來意,大爺看他也不像冒充電視台工作人員的主兒,就撥了一下內部電話詢問宣傳部宣傳科,得到證實後,讓他登記一下,就進去了。


  保衛戰士看似不動聲色,那是因為大爺沒有招呼。


  沒有二代身份證果然不方便啊,嗯,別說二代,現在連一代都很少人有的。


  周道看了一眼在門側高台上站得筆挺的綠軍裝戰士,快速向院內走去。


  宣傳部在一樓左側,接待他的是一個臉色蠟黃的三十歲左右的男人,此人聽周道做了自我介紹,也不讓坐,翻開一張《宛都日報》繼續看。


  這就尷尬了,周道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好在周道上一世也是“見過世麵”的人,臉皮早就練得相當厚了,你不讓坐我自己坐下好了。


  然而此時有個聲音傳來:“周道來了嗎?”


  這聲音如此熟悉,周道隱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難道碰上老冤家了?


  “是的,楊處長,周道來了。”蠟黃臉男人一改剛剛的麵無表情,畢恭畢敬的答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