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成氣候了
可是,薛魁也幫不了晁蓋,更救不了他。
晁蓋這人義氣為重,這個義氣成就了他,也害了他。
現在,宋江在他的心目中,那簡直是比他自己的命都還重要。
如果說宋江讓他取死的話,他現在肯定二話不說,為了這個義氣立刻就會去死。
薛魁曾經用言語試探晁蓋,不僅沒起任何的作用,還差點引起晁蓋的不滿。
沒辦法,薛魁隻好罷休,以後再不提關於宋江的事情。
這也怪不得晁蓋,因為宋江做人做事,都是滴水不漏,讓誰都說不出什麽來。
現在宋江在晁蓋的眼中,隻能看到他的優點,而是看不出他有一絲的缺點,他又怎麽能聽薛魁的話呢!
薛魁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去訓練軍隊。
他們大鬧江州,蔡九肯定會稟報給朝廷,再加上他帶著二龍山群雄入夥梁山,高俅早晚會知道的。
朝廷和高俅,是不會放過他們,一定會派大軍來剿滅梁山的。
現在,隻有盡快提升軍隊的戰鬥力,才是最緊要的。
現在梁山的軍隊分為馬步軍和水軍,他是馬步軍的統領。在軍隊訓練上,他把後世軍隊先進的訓練方式帶到了梁山。
在後山,他們平整出幾百畝的土地,建了很多的訓練設施。
首先,他對梁山嘍囉的體能進行了加強訓練。
然後,進行了隊列訓練。梁山的那些嘍囉,從最開始連隊伍都排不整齊,到最後隊伍整齊得就如刀砍斧剁的豆腐塊一般,令所有的頭領全都豎起大拇指誇讚。
就連林衝和秦明,都對薛魁佩服不已。他們兩個人,一個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一個是統製官,都是常年帶兵的人。
他們看到薛魁的訓練方式後,全都驚為天人。這樣的訓練方式,可比他們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
在兵器方麵,那就不用他操心了。林衝和秦明,那都是這方麵的高手,把他們的武藝幾乎是傾囊而授,馬步軍的戰鬥力那是直線上升啊!
在馬軍上,薛魁提出,一定要建設一支強大的騎兵。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的威力是不可想象的。騎兵的強大與否,直接決定著戰鬥的輸贏。
晁蓋和宋江接受了薛魁的建議,派人四處去采購戰馬,很快梁山就擁有了兩千匹戰馬。
薛魁把全部的精力,全都投入到了這兩千騎兵訓練上。很快,這兩千騎兵就形成了強大的戰鬥力。
現在的水軍分成了東西兩營。東營的統領,還是阮氏三兄弟。西營的統領,則是張橫、張順兩兄弟。
水軍方麵薛魁不是很懂,但也給他們提了很多寶貴的建議,給出了科學高效的訓練方案。
然後,阮氏三兄弟和張氏兄弟,用薛魁的方式去訓練,水軍也變得更加強大。
在這期間,戴宗從薊州帶回來了楊林,裴宣,鄧飛,孟康。李逵和朱貴從沂州帶來了朱富和李雲等六條好漢,雷橫和朱仝也都上山入了夥。
同時,梁山還向周圍的州縣發出告示,招兵買馬。很多百姓在看到梁山的告示後,紛紛前來投奔梁山。使得梁山軍隊的規模,很快就擴充到了一萬多人。
現在的梁山,兵精糧足人強馬壯,規模比以前擴大了數倍,一片生機勃勃紅紅火火的樣子。
這可嚇壞了周圍的州城府縣,告急的奏折,如雪片一樣地就飛進了朝廷。
當徽宗得知,梁山現在已經成了氣候,不由得怒氣衝天。之前,聽到江州知府蔡京的奏報後,由於正忙於和遼國的事務,徽宗並沒有把梁山的事情放在心上。
這才多長時間,想不到梁山已經擴充到了一萬多人,而且還在周圍的州城府縣,明目張膽地招兵買馬。
這哪還是打家劫舍的強盜,這根本就是造反啊,這還了得!
同時,高俅從各方渠道也打探到,薛魁已經到了梁山。
提到薛魁,高俅氣得牙根都癢癢。他唯一的兒子高衙內,被薛魁給當眾掐死,讓他高俅斷了後。
當初,高俅命三個州聯合剿滅薛魁。想不到他提前得到風聲,竟神不知鬼不覺地逃跑了。
這麽長時間,高俅都沒找到薛魁的下落,想不到他居然也跑到了梁山。
於是,高俅在朝堂上,又添油加醋地列舉了梁山諸多罪狀,請求徽宗立刻發大軍去征剿梁山。
“愛卿,此次征剿梁山,何人可以為帥啊?”徽宗高坐丹犀之上,向高俅詢問道。
“陛下,臣保舉開國之初,河東名將呼延讚嫡親之孫,名叫呼延灼。使兩條銅鞭,有萬夫不當之勇。”
“現受汝寧都統製,手下多有精兵勇將。可授兵馬指揮使,領馬步精銳軍士,一定可以剿滅梁上賊寇。”
“愛卿舉用,必無差錯。即刻傳下諭旨,命呼延灼起行。剿滅梁山賊寇之後,必加官賜賞,高遷任用。”
“臣替呼延灼多謝聖恩。”
退朝之後,高太尉就於殿帥府,命樞密院差一員軍官,擎聖旨前去汝寧宣取呼延灼。
呼延灼領旨之後,火速收拾了頭盔衣甲,鞍馬器械。帶領三四十從人,一同使命,離了汝寧州,星夜趕赴東京。
路上無話,呼延灼在規定的時間內趕到點了殿帥府。當殿帥府門吏報與高俅後,高俅大喜,忙讓人宣呼延灼進見。
“汝寧都統製呼延灼,參見太尉大人。”呼延灼來到殿帥府大堂,見到高俅後,立刻大禮參拜高俅。
“呼延將軍免禮。”
“謝太尉。”
然後,高俅向呼延灼問道:“呼延將軍,你可知道召你進京,所為何事?”
“不是要征剿梁山賊寇嘛!”
“對,就是征剿梁山賊寇,不知呼延將軍可有把握?”
“稟明太尉,末將覷探梁山泊,兵多將廣,馬強槍長,不可輕敵小覷。末將保舉二人為末將的先鋒,那末將必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呼延將軍,你想保舉哪兩個人呢?”
“末將保舉陳州團練使,姓韓名滔,原是東京人氏。曾應過武舉出身。使一條棗木槊,人稱百勝將軍,此人可為正先鋒。”
“另外一人,乃是潁州團練使,姓彭名屺,亦是東京人氏。乃累代將門之子,使一口三尖兩刃刀,武藝出眾,人呼為‘百目將軍’,此人可為副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