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一夢千年話汴梁> 第70章 錢荒了

第70章 錢荒了

  自打知道寇珠兒懷孕後,施平就緊張的不行。兩輩子第一次即將成為父親,這讓他既期待又忐忑。畢竟在這時代的醫療條件下,女人生孩子的過程無異於是闖生死關。雖然他學過醫,卻從未接過生,一旦遭遇難產的情況,他也沒有多少把握。


  整整一個下午,施平就這樣患得患失的守護在妻子身邊,神情恍惚。跟妻子聊天時時常走神,說的話常常跑題。寇珠兒覺得奇怪,一問之後,施平就把心中的憂慮說了出來。然後他無奈的說,自己一點也不懂接生,到時候恐怕幫不上忙,隻能祈求蒼天的保佑了!


  寇珠兒又好笑又感動,這時代少有男人這樣寵溺自己的妻子,會站在女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施平的憐惜讓這個小女人特別的幸福。瞥見施平依舊怏怏不樂,寇珠兒莞爾一笑,反過來安慰說:”郎君啊!妾身實在幸運,你這樣疼妻子的男人還真是少見呢。從古至今,無論貴賤,這人世間的女人啊,都要熬過這一關。陰陽相濟,老天爺就是這樣安排男人和女人的,任誰也逃不過,這也是上天注定的事情。其實你不知道女人的心,不能夠生育孩子的女人才是真正痛苦的可憐人。雖說生孩子辛苦,可一旦熬過去了,女人就蛻變成母親,她也就成了一個完整的女人。闖不闖得過去,自有天數!哎,奴家尚且不怕,夫君又何必長籲短歎,徒增煩惱呢?”


  寇珠兒的灑脫讓施平不知說什麽才好,他也覺得自己搞笑,妻子現在才懷孕兩個月,就緊張的不行。要是這樣的話,日子還過不過啊?想了想,他拍拍珠兒的小手說道:“珠兒,不管怎麽說你夫君是個醫者,一定會陪著你度過難關的。隻是讓你跟著我流放到嶺南,此生再也無法回到中原,你會不會有些遺憾?總之這對你有些不公平,委屈你了!”


  寇珠兒搖搖頭說道:“妾身不委屈。在妾身心裏的廣州雖然比不上汴梁繁華,比新野熱了一點,可廣州總算比雷州和新野都要繁華不少啊!再說了,當年妾身在雷州能活的好好的,廣州同樣不是問題。告訴你個秘密,在雷州的時候有翁翁陪伴我、教導我,那段日子是我過去最快樂的時間。現在有你陪伴。隻要能和你廝守一生,妾身已經心滿意足了!不管在哪裏,有你在身邊,我就覺得很安心。”


  “是啊,”施平也感慨說道,“來到廣州後,我也感覺輕鬆了不少。住在哪裏無所謂,心境才最重要。此心安處是吾鄉!”


  “此心安處是吾鄉……”寇珠兒品味著這句詩,欣喜道,”這句詩好貼切耶。夫君總是妙語連珠讓人驚喜!可惜成親這麽久了,也沒聽夫君為奴家做一首完整的詩。”


  施平有些頭大,趕緊推脫:“詩詞乃小道,為夫也不太擅長……”


  “可奴家好喜歡啊!郎君就為妾身勉強做一首詩嘛。”寇珠兒嗔道,她今兒個倒是纏上了,還破天荒撒起了嬌,“要嘛,要嘛,郎君最好能把那句’此心安處是吾鄉’也用上,算是為懷上這孩子留個紀念吧!”


  ”這……讓我想想。”


  施平實在是拗不過,隻好勉強答應下來。寇珠兒大喜,對著門外喊道,“墨兒,墨兒,快點準備筆墨,夫君要作詩了!”


  寇珠兒連聲催促,正在廚房裏準備晚餐的墨兒答應了一聲,匆匆走了進來。得,這下子,施平不做一首都不行了!雖說施平上輩子是國學博士,可他真的不擅長寫詩。怎麽辦?涼拌,那就抄唄!等墨兒磨好墨,施平揮毫一蹴而就。抄了蘇東坡的定風波,稍微改了兩句: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碧波萬裏顏愈少,微笑,笑時猶若牡丹奇。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嗬嗬,詩想不出來,那就填首詞吧!”施平邊寫邊說道。不等墨跡幹透,冠珠兒就捧在手裏愛不釋手的吟唱起來,墨兒也把腦袋湊過去看,臉上都是豔羨。見兩人這副樣子,施平輕輕吐了口氣,好吧!今兒個又當了回文抄公,把蘇東坡的詞改了幾個字就拿來自用,雖然這麽幹有些丟臉,但好歹今兒個把寇珠兒應付了過去。正暗自慶幸時,恰好侍女來報,說蕭管家來了,有事求見。


  施平借機溜了,他吩咐侍女帶蕭管家去客堂,自己換身衣服就過去。去年離開汴梁時,劉娥讓陳琳送來了十名宮娥和兩個太監,自打這些人來了後,這施府內宅,蕭管家不像以前那樣隨便可以出入了,就連憨牛都要通報。施平很不喜歡這樣,跟那兩個太監說過幾次,可依舊沒啥變化。這讓自在慣了的施平很不爽,幹脆下令讓人把那兩個太監中一個趕到了市舶司當差,一個趕到外宅當主事,內宅隻留下了幾個宮娥在這裏做侍女,由墨兒小娘子管著,負責打理內宅。最近倒也相安無事。


  來到客堂時,蕭管家正坐在那裏喝著茶,和那個叫陳忠的太監有一句沒一句的扯閑篇。見到施平進來,兩個人趕緊站起來施禮。蕭管家滿臉是笑說道:“恭喜公子!聽陳內侍說夫人有喜了,這可是件大喜事啊!明兒個莊子裏的莊戶慶賀一下,可好?”


  “嗯,還是不要了!”施平想了想,最終搖搖頭說道,“最近大夥兒事情多,實在太辛苦了。這樣吧,這個月每位莊戶工錢翻倍,就算施某請大家喝酒啦!等孩子生下來,滿月的時候再好好操辦一下。如何?”


  蕭管家覺得也有道理,歎了一口氣,說道:“也罷,搬過來這些日子事情太多了,又是修莊子開作坊,酒店又剛剛開業,現在又多了這個城牆的規劃,莊子裏的弟兄們都忙得腳不沾地,恨不得一個人當成兩個人用,的確不適合大操大辦。今兒個就按公子說的辦,等小公子出生了,大夥兒再好好聚聚。喝他個痛快!”


  這時陳忠端來了茶,施平請蕭懿喝茶,自己先呷了一口,放下杯子又問道:“對了!蕭管家,今天城建債券銷售的怎麽樣?”


  說起這事,蕭管家來了精神。隻見他滿臉春風笑道:“公子出這三麵鏡子果然很值,還真是財帛動人心啊!三百萬貫的債券全部被人認購了。這不,小的特意趕回來就是想問一下公子,要不要增加部分債券出售?”


  施平很幹脆的答道:“還是不要加印了!既然債券已經售罄。明天你就主持抽獎吧!根據調查小組的統計,三百萬貫差不多是這些海客手裏閑散資金的極限。超過這個極限,就會影響他們返程的采購。這樣一來,會導致今年海貿萎縮。那就得不償失了。”


  “我明白了,明天我就把這次兌獎儀式辦好。”蕭管家答應道,突然又想起一事,趕緊匯報道,“公子,現在還有個麻煩事,葉總管(拴柱)來信說,仙雲山莊的銅錢不多了,現在中原到處缺銅錢,手上的金銀也兌換不出去。山莊裏再也抽調不出銅錢了,給工人發錢都是個麻煩。”


  ”哦,這件事我知道了。聽潘知州說,朝廷缺銅錢缺得厲害,前不久連俸祿都大幅折支,改用布帛和香料代替了,這樣下去會出問題的。其實最好的辦法還是發行紙幣,這件事我已經交給錢莊的人在做,不過暫時還救不了急,還是要找到新銅礦。國內的銅礦是官營,咱們伸不了手。國外的朝廷管不了,咱們隻好在外麵想想辦法啦。我知道南海某個島上產銅,離咱們廣州不算太遠,也在南海之上。過幾天,我們的第一艘快帆船正在棲裝,馬上就要試航了。我打算跟船出海順便去找一下那個島子,看看能不能找到銅礦?”


  “公子您要親自出海?”蕭懿大驚失色,趕緊勸道:“這可不行,海上風浪太大,實在太危險了。有趙青、趙平他們去就行了,他們現在熟知航海,不會有問題的。”


  施平擺擺手,說道:“蕭管家,不用勸了。這事還非得我去不可,隻有我知道那個地方,我知道的那個銅礦離海岸很近,很方便開采,想要搞好廣州的經濟,就要保證貨幣的流通,否則會拖慢速度的。弟兄們可以去海上冒險,施某又有何去不得的?都是肩膀扛著個腦袋。弟兄們去得,我施某也沒問題,這事就這麽定了!”


  蕭懿見他態度堅決,張了張嘴也知道拗不過東家,隻好悻悻作罷。他心裏很清楚,別看自己這位公子平日裏好說話,一旦他決定下來的事情,誰勸也沒有用。


  這時,一直侍立在旁沉默不語的陳忠,突然恭身一禮插話道:“公子,既然您要出海找礦,奴才也想跟您去海上看看!”


  施平瞥了他一眼,揶揄道:“陳忠,你也想出海!你忘了去年來時暈船的事了,那次還隻是沿著海岸航行,你就吐的稀裏嘩啦,一副快要死的樣子。這次出海是要進入大洋的,不是上次那麽一點點風浪。一旦起風,南海上就風高浪急的,你撐得住?”


  陳忠一臉的苦澀,垂著頭說道:“奴才倒是不想去,甚至想勸公子您也別去,可奴才知道勸不住您!公子一定要去,奴才也隻好舍命相陪。來嶺南前陳琳公公就對奴才說了,不管公子去哪裏,奴才都得跟著。公子有個三長兩短,奴才就活不成了,還要連累自己的親族。奴才哪怕是暈船暈死在船上,也得跟著您去呀!”


  施平嘴角微翹,譏誚道:“你忠於王事,本公子也沒有理由阻著你立功。既然你如此堅持,那你就跟著施某吧!哼,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施某又不是做見不得人的事,找到了銅礦,於國於己有利,你家主子什麽都好,就是心眼忒小,整天疑神疑鬼的自尋煩惱。本公子一口唾沫一個釘,說話從來算數。以後本公子也不再為難你了,給你個機會跟在施某身邊,好讓你替你家主子盯著施某。看施某今後是否會行差踏錯,做出違背承諾的事來。”


  “奴才不敢!”陳忠嘴角抽搐了兩下,心中苦澀。誰讓自己倒黴,攤上了這件差事呢?這位爺身份尊貴,他敢當麵罵劉娥心眼小,自己可不敢傳這些話。他誰也得罪不起,此時隻能夠裝作聽不到。麵對施平的冷嘲熱諷,隻能恭謹道,“奴才也是職責所在,請公子體恤……”


  施平揮手打斷他的話,吩咐道,“行了,知道你夾在中間難做。我也不會為難你。去安排一下酒菜,今兒個高興,待會我和蕭管家好好喝兩杯。去吧!”


  “是,奴才這就去安排。”陳忠恭聲答應。


  等他出了門,蕭管家悄聲說道:“公子,這些人留在您身邊,始終是個麻煩呀!不如讓憨牛帶人把他們都……”說著做了一個砍頭的手勢。


  施平擺擺手,說道:“沒必要,還沒到那一步!說實話,他們也都是些苦命的人,咱們沒必要去為難他們。蕭管家,你記住,我隻想好好過日子,沒打算造反。太後隻要不惹我,我也懶得理會她。”


  蕭懿歎了一口氣,沒有再勸。


  ……


  春去秋來光陰荏苒,轉眼間到了天聖七年的秋天。這天夜交亥時,東大街上的紗帽胡同呂夷簡府上客堂裏的燈火通明,此刻已經坐滿了人。首輔呂夷簡坐在左側的上首,對麵是王曾、張士遜以及新任吏部尚書張知白,再下去左右就是開封府尹晏殊和三司使任正中,往日裏這些大佬在首輔家聚會是不合適的,不過今天沒有關係,因為正中間坐著皇帝趙禎,而此刻堂下則跪著一人,正是最近在汴梁風頭正勁的四海錢莊掌櫃童正。


  隨著這些年大宋境內商業的蓬勃發展,商品流通的加快導致了銅錢的缺乏。一些商業發達的城市,尤其是東京汴梁城出現了大麵積的錢荒,隨著新良種的推廣,老百姓手上漸漸有了節餘,也就有了購買的欲望。他們希望購買新的農具以及生活用品。這樣一來,錢荒更嚴重了!


  呂夷簡、王曾和任正中等一幹大臣為此焦頭爛額,頭痛不已,可一時間沒有人想出太好的辦法應對,隻能夠拆東牆補西牆勉強支撐,但情況一直沒有好轉。情況越發的嚴重,這個月連官員的俸祿發放都出現了問題。前些日子,三司戶部谘文在京各衙門,告之東京城太倉現錢告缺,本月在京文武官員的月俸,大部分改用糧食、布帛、絲綢以及胡椒蘇木等實物支付,其中銅錢占的比例少得可憐。


  這下子就捅了馬蜂窩,引起了在京官員的極大不滿。在京的文武衙門上百個,文武官員總數也有上萬人。三司使任正中考慮著衙門繁雜人口眾多,管著這項業務的戶部度支司將各衙門排了隊,分三天支付完畢。安排在第一天的大多是戎政府、五城兵馬司以及禁軍等軍職衙門。


  沒想到發俸的當天就出了大事,差點引發了兵變。公門中人,當了大官的不說,中小官員每月就巴心巴肝等著發俸這一天,油鹽醬醋禮尚往來各種用度應酬,都指著這一份俸銀來開銷。結果來領俸祿的各色官員發現俸祿沒有多少現錢,大部分折算成物資之後,頓時猶如一滴水掉進了油鍋——炸了鍋了!

  這些官員一時間群情洶洶,集體跑到皇城請願,尤其是禁軍中級下級軍官鬧得最凶,還與皇城司的人發生了械鬥,要不是新編火器營前來彈壓,怕是要出大問題。雖然很快被鎮壓了下去,但禁軍人心惶惶,軍中隱隱有了動亂的跡象。好在趙禎當即立斷,立馬下令讓內庫調集了一批銅錢應急,否則發俸祿那天是會引發更大的亂子的。


  可銅錢依然欠缺,這個月熬過去了,下一次怎麽辦?皇家內府銅錢有限,也不可能無休止的支撐下去。這還僅僅是官場缺錢。隨著稅收的增加,三司的倉庫裏裝滿了各種各樣的糧食,布帛、綢緞以及其他五花八門的物資。可以說,大宋自立國以來,物資從來還沒有像現在這樣豐富過,整個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


  東西多了,這既是好事,又帶來了煩惱。為什麽呢?絲綢布匹等物質倒還好,雖然占地方,但保存時間長,短時間還不會出現問題。可糧食不宜保存太久,需要不停的更新。糧食最大的消費者就是城市人口,唯有他們需要經常購買,可他們手上得有錢才能買。朝廷固定的銅礦就那麽幾個,每年鑄造的銅錢有限,根本滿足不了市場的要求。加上大宋並不禁止民間鑄錢,一些不法商人見有利可圖,開始紛紛鑄錢牟利,導致市麵上五花八門的私鑄銅錢鐵錢泛濫成災,各種貨幣良莠不齊,劣幣驅逐良幣,最終受損的都是那些底層的老百姓。據開封府報告,從去年開始民間交易中衝突增加,甚至還引發了一些血案,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貨幣質量問題引發的矛盾。


  不過開封府有段報告內容引起了呂夷簡的注意。晏殊在報告中說,四海錢莊似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起初,京城的四海商行也受到了衝擊,生意受到了市場缺錢的極大影響。好在四海商行主要是大宗交易,名下又有自己的錢莊,於是錢莊根據施平的意見,開始發行銅元券,銅錢和紙幣間可以自由兌換。剛開始別人還不習慣這種紙幣,不過,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紙幣的確能夠兌換到銅錢,又比銅錢輕便容易攜帶,漸漸地民間開始接受了四海錢莊的紙幣。


  不久前,四海錢莊憑借自家的機帆船隊運輸的快捷和方便,在京城,還有江南的杭州、蘇州、揚州以及金陵等水網交通方便的地方,又開發出一種通存通兌的業務,對外接受標準銅錢的儲存和通兌。按照錢莊的規定銅錢存夠了一定的時間,儲戶還有利息可拿。隻要你手上有銅元券,就可以在這五個地方的四海錢莊提現。當然,如果你是異地取款,那就需要收一定的費用了,隻不過費用很低,比起千裏迢迢帶著銅錢去販貨購貨,費用低多了,而且很方便。


  四海錢莊的這一舉措立馬引起了轟動。自從四海錢莊開辦通存通兌業務後,不少商人為了方便省事,便在四海錢莊裏存儲銅錢換紙幣,隻帶著銅元券上路,前往江南或者京城有四海錢莊的地方采買,不僅路上輕鬆,而且安全了很多。就這樣,人們逐漸的接受了銅元券,在日常的交易中也小規模的開始出現使用紙幣的情況,大大緩解了錢荒的情況,經濟秩序逐漸恢複。


  開封府的這份報告引起了三司使任正中和各位宰執的關注。尤其是首輔呂夷簡,他對這個天才的辦法佩服不已,對幕後規劃這一切的人有了興趣。為此,今天他屈尊降貴讓人請來四海錢莊的主管童正,為親臨呂府的皇上和在場的官員講解一下錢莊的操作流程,探討一下朝廷是否也可以搞一個錢莊出來……


  (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