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因人而異

  大自然因人而異 注釋標題 本文為繁體中文版《山南水北》序,台灣人間出版社,2014年。


  四十多年前,紅衛兵退出中國“文革”舞台,都市中學生絕大部分都被動員上山下鄉,去窮鄉僻壤摸爬滾打,接觸土地、農民、社會底層傳統。我是他們中的一員。沒想到的是,三十多年後因緣再續,我避開都市的諸多應酬和會議,與妻子回到當年務農之地,蓋了一個房子,在那裏種菜植樹,抗旱排澇,晴耕雨讀,一晃又是十五個年頭。


  準確地說,是十五個半年——因每年秋收後我們都返城越冬,處理若幹家務和公務,也讓自己能保持左看城右看鄉的不同視角。


  與都市不同,鄉村景觀要恒定得多,其山脊線和溪流聲越過千年甚至萬年,幾無時間痕跡。於是這裏的明月、野渡、鮮花、飛鳥、竹籬、樵夫等,早已成為文學中的陳詞濫調,小資筆下的心靈脂粉和美文味精,與當地居民卻沒有太大關係。一些令雅士們驚豔的紅葉,其實是脫水或失溫的表征,想必是樹木備受折磨之狀,不一定值得讚美。一些時尚男女所賞玩的流螢,其實意味著蟲害迫近,把菜園、瓜園、果園送入危機時刻,足以讓某個農夫焦灼。作為現代生產力的龐然怪物,一條水泥公路割去了往日的馬幫和獨木橋,常被旅遊者覺得大煞風景,但由此帶來的物流暢通,包括鋼材、水泥、塑料、玻璃、電器的進村入戶,倒可能讓山民們歡天喜地。


  由此看來,所謂“自然”因人而異,因文化和財富而異。鄉村不僅僅是風景畫,不僅僅有浪漫主義消費的保留節目,還有自然中的人。這些人五花八門,其各不相同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其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沉浮福禍的平凡故事,同樣是自然的一部分。這些人不是隱居兩年的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以《瓦爾登湖》著稱),更不是帶上旅行裝備去咬咬牙狠狠心待上三兩周的仿梭羅,而是在這裏搭上了一輩子。因此,他們的形跡構成了對自然更直接、更深入、更可靠、更活化、更具有曆史感和生命感的詮釋,潛入人類骨血中深藏不露。若離開了他們,目光越過了他們,任何人筆下的自然都有幾分可疑,也許不過是盆景的放大,恒溫花房的延展,幾首田園詩的現場模擬再現,甚至是某些霸權者施展文化劫持和生態剝削的偽自然——恰恰表現了他們對自然的嚴重誤解。當事人無論如何激動或深情,與這一片天地裏眾多他者的真相其實仍相去甚遠。


  二〇一三年冬,我應邀在台灣講學一月,有機會遊曆這裏的美麗山河,有機會與不少農民、誌工、有關專家交流鄉村建設的經驗,交流某種走近自然的體會。感謝台灣人間出版社的熱情相約,這一本《山南水北》增修版能在海峽對岸麵世,算是我與這些朋友交流的繼續。


  我相信還有更多別樣的自然有待我們前去認識。


  2014年3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