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社會 道德底線
本章作者已經表達太多主觀的東西,所以在表達一點,關於本書的問題。
力量,通過任何的途徑自身而得到的力量,隻是會讓一個人在社會上麵得到這力量可以得到的一切的,但是實際上麵根本改變不了任何的事情。
可是把這個聯想到知識,知識改變命運的。一個人獲得的知識決定你在社會上麵的地位。
上學為例,你學的東西越多,你記住的東西越多你的成績越好,你就可以考上好的大學進入好的學科成為研究生博士,教授之類的。
在社會上麵通過自我的學習在一家公司之中得到一個好的職位,得到一個好的金錢,成為高層的領導。
綜合個人的一切,變化成金錢決定你在這個社會上麵在什麽位置上。
最中心的問題,你還是你,你還是沒有任何的改變,你隻是被賦予一些求生的技能而已。
你的內心的改變,或者說是你的內心是因為社會的改變有變的成熟,隻是越發感到人類的冷酷,無能,狡詐。
我有些時候本書作者就在想:“社會真正存在的意義,或者是國家真正存在的責任,是給每個人一個自己想要的人生,一個精彩的人生,一個愉快的人生,一個可以用任何詞匯來形容的人生。”那樣的人生可能是一個傳奇!雖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人們的麵前成傳奇,但是可以成為自己的傳奇。
如果社會達到,起碼的讓所有的人,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也行啊!
終於有一天你會離開這個世界,所以去過值得自己銘記而精彩的人生。
當然了,社會的責任和國家的意義是茫然的,就像是人們自己都茫然的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該往哪裏,隻想要錢,更多的錢而已。
總是感覺到一股濃烈的悲哀!這種悲哀來源於.……算了,不說了!說半截話總會讓人很討厭的。
就像是不速之客隻有在離去的時候,才最受歡迎的。
強者大陸的人同樣修煉脈門來改變自己在整個國家之中的命運,在人類群體之中的位置,或許那是最直接而最有效的辦法。
但是很明顯的一點就是那個辦法並不是最好的辦法,最優秀的辦法。
從前被壓迫而得到力量去壓迫別人,得到權力物質女人,得到榮譽,人類的價值觀的一切,那些沒有得到的人就依舊在那黑暗的深淵之中繼續的掙紮拚命的往上爬。
這個問題必然,談到另一個更加深的問題,整個社會賦予了人類怎麽樣的價值觀?而人們在這價值觀之中起了什麽作用,人們做了什麽?社會做了什麽?
或許並不會是人們和社會要做什麽,而是那些可以改變這些的人要做什麽?
那些可以洞穿社會的本質的人,有才能人身在其位的人,是不是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變底層人的生存環境那?
雖然這好像和這些人沒有什麽關係,他們還在貪汙腐敗,其實貪汙腐敗不是什麽大事,最大的邪惡是身在其位不謀其事的。
還是根本就沒有才能的人可以身在其位的,身在其位的人都是沒有才能的人,因為中國的製度,似乎並不是有能力者上的,當然了,我說的是良好的能力。
如果是那樣的話(可以說中國的社會體製就像是一個腦殘人士弄出來的,那些蹲在茅坑不拉屎的人,拉出來的屎狗都不吃的人,但是卻讓整個中國人把這屎給吃了)
一切就變的如同垃圾一般了,所以需要個人的覺悟,對於人生,生命,痛苦的理解。
所以這就是本書想要表明的,所以本書作者才會這麽的囉嗦總是打斷讀者的故事的連貫性,不過這是一種作者認為的能更好的表達本書主題的一種方式。
這些話,說還是不說,總是讓本書的作者感到一陣的猶豫,猶豫的原因很多……。
勞動者最美,但是勞動者很容易愚昧,很容易被擺布,所以社會動力來自己勞動者,而指引者則是知識分子。所以這個世界就會變的很危險,因為知識分子有著知識分子的愚昧。
害蟲叮人的時候並不是出於惡意,而是因為他們需要維持生命,“那些人”需要的是我們的血,而不是苦難。
大自然是殘忍的,恐怖的,但是你不能說它是邪惡的,就像是老虎撕碎一隻羊,你不能說它是邪惡的。
但是你可以說人是邪惡的,人就是邪惡的,他們為別人製造出苦難,而不考慮一下怎麽減少這種事情的發生,並不是因為他們不能去做,而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想去做。
既然說到這裏就再說一點,一個人們認為很偉大的人,卡爾馬克思。
窮人一天勞苦勞死的人,都在勞動著一旦停止勞動就準備餓死了。但是富人一天就可以吃喝玩樂的好不瀟灑。
馬克思認為,是因為私有製的關係。
從前有一個人國王很是善良,把自己的錢都分給了所有的人,把自己的土地都分給了所有的人,最後搞的連國家都沒有,反倒是讓所有的人怨恨了。
其實不管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朝鮮,韓國,蘇聯,全世界的國家,走什麽路線並不重要。
當然了,本書的作者說並不是不管會黑貓,還是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讓人們過物質生活經濟發展就是好的,價值混亂,人們就會把錢當成為目的。
而是在說,一個社會的好壞,判定的標準應該是,人們的道德在哪裏?人們的德行在哪裏?人們的善良在哪裏?
一個社會的常有的狀態是什麽,人們的凸顯出來的是什麽,人們是不是有底線,道德的底線。(肯定不能是法律的底線)
本書的作者,總是對自己有這樣的感覺,就是總是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以至於任何的一點都沒有表達的很好,導致的一種模糊不清的感覺,或者是從一點跳到另一點的跨度太大,導致讀者不能很好的理解,以至於產生一種厭惡和不明白的情緒。
甚至會覺得作者就是個二百五,他在說什麽?
這個二百五的作者,是不是以為他自己就是上帝,可以安頓好自己,可以普度眾生,連耶穌都沒有完成的事情,佛祖都沒有完成的事情,他居然想要完成,這豈不是太可笑了?
其實問題可能是這樣的,每天做的很多的事情看起來都是毫無意義的浪費時間,但是某一天某一個決定,就會改變自己的一生。
當然了,這個一生在本書的作者看來也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改變的都是某些的表麵的現象而已,本質還是沒有改變的。
人活著就是為了對抗命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