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苦樂寸心知
快樂不長久,悲傷有盡頭。
生活是什麽模樣的呢?總結起來就是兩種表象——苦與樂。什麽又叫作苦與樂呢?一般來說,身心適悅的感覺叫樂,身心苦惱的感覺叫苦。假如問道:“喜歡樂的人請舉手!”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舉手;但再問:“想吃苦的人請舉手!”恐怕大部分人都不會舉手。
誰不願意生活在蜜水中,享受甜美生活呢?但是,生活有甘甜就有雨露,有快樂就有憂愁,有歡樂就有苦楚,生活對辯證法有了最完美的解釋。它賜予我們的總是亦甜亦苦,苦中有樂,樂裏有苦,每一個人都不例外。
既然如此,我們應該淡然地麵對人生的苦樂,快樂時無須大喜大樂,欣喜若狂,因為快樂的長度並不長;痛苦時亦無須大悲大痛,痛苦不堪,因為痛苦的長度也不長。“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這是廣為流傳的一句名言,指福與禍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轉化,苦樂也是一樣。
與之類似的還有一個經典故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靠近邊境一帶居住的人中有一個老人,他們家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鄰居們為此惋惜,老人卻說:“這怎麽就不能變成一件好事呢?”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鄰居們都前來祝賀,老人則說:“這怎麽就不能變成一件壞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喜歡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得大腿骨折,鄰居們前來安慰,那個老人說:“這怎麽就不能變成一件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境一帶,壯年男子都不得不拿起弓箭奔向前方作戰,唯獨這位老人的兒子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征戰,最終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正如硬幣的兩麵一樣,快樂和痛苦是相伴而生的,它們經常交替或交織地存在於人們的感受之中。用超然的心態看待苦樂年華,以平和的心境迎接一切挑戰,這是一種寵辱不驚、能屈能伸的彈性,而這種彈性往往會使禍患離身,福澤綿長,締造沉靜而安然、充實而輝煌的人生。
的確,快樂不長久,悲傷有盡頭。世上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快樂。沒有永遠的快樂,也沒有永遠的痛苦。在快樂中以冷靜的眼光看待一切,就會省去許多煩心的事;痛苦時存一份熱切向上的心,就會享受到許多真正的樂趣。
換個角度想想,“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知苦痛,怎能體會到甘甜和快樂?要想獲得快樂的人生,就要冷靜一點,坦然一點,願吃苦、能吃苦、敢吃苦。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吃苦是暫時的,如果我們敢於堅強麵對苦難,積極回應苦難的生活,培養自己吃苦耐勞的個性,這是一個前提條件。
有一個小和尚,剛出家的時候,被住持安排做行腳僧。小和尚每天都下山化緣,回來還要念詩誦經,自是辛苦勞累。一年多過去了,小和尚覺得自己太辛苦了,便在一天偷起懶來,躲在房間裏睡大覺。
不料,住持發現了這件事情。小和尚剛一開始有些害怕受到住持的責罵,但事到如此,他頓了頓情緒,決定將自己的委屈說出來:“我剛剃度一年多,就穿爛了這麽多的鞋子,可是別人一年一雙鞋都穿不破!”
住持沒有責罵小和尚,而是微微一笑說:“昨天下了一夜的雨,我們到外麵去走走吧!”於是,兩人一同走到了寺廟的前麵,停下腳步,眼前是一段黃土坡,路麵在昨夜雨水的浸泡下顯得泥濘不堪。
住持摸了一下花白的胡須,問道:“你昨天下山去化緣,是不是在這條路上走過?”
小和尚回答說:“嗯,是的!”
住持接著又問:“那你還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
小和尚撓了撓腦袋說:“不能,昨天白天沒有下過雨,這條路又幹又硬。”
住持說:“要是今天我們在這條路上走一趟,你能找到你的腳印嗎?”
小和尚回答:“嗬嗬,當然能了!”
住持聽後,拍了拍小和尚的肩膀,說道:“踩在泥濘的地麵上,才能留下無法磨滅的足跡。世上所有的事情都一樣啊!你要想成為一個大境界、作為高的大師,就要比別人多吃一些苦,否則隻能做一輩子的小和尚。”
小和尚聽後,恍然大悟。從此,他不再喊苦喊累,辛勞地下山化緣,認真地念詩誦經,最終他成為了一名很有造詣的大師,在傳播佛教與盛唐文化上做出了很大的曆史功績。
苦難對於每個人都一樣,隻是來臨的時間不同。享樂在先或許令人羨慕,但這隻是一個過程,不會永遠樂下去,走道終點便是苦。而吃苦在先,也同樣是一個過程,不會永遠苦下去,走到終點便是甜。因此,如果你正在遭受困苦,這並不完全是件壞事,超然地麵對,積極地應對,它就會變成積累經驗、伺機而起的好時機!
學習是苦,得到的知識是甜;思考是“苦中苦”,得到的智慧是“甜上甜”;鍛煉是苦,得到的肌肉是甜;靜坐是“苦中苦”,得到的內氣是“甜上甜”……吃苦是一個人的命運從悲涼走向熱烈的過程,是一個人從怯弱步向強悍的橋梁。真正的“人上人”,肯吃“苦中苦”,是有“甜上甜”的人。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這些古今中外的格言,都在向我們闡釋人在經曆每一次苦澀的鍛煉之後會得到進步和升華的道理。當遇到苦難時,靜下心回味其中的道理,將苦難看淡一點,不被苦難嚇倒,敢於吃苦,享受吃苦,走向它們,擊退它們,學著從苦難中提高和升華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