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弦斷,曲不斷
令你恐懼的事,別逃避,也不要恐懼。
荷蘭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紀的老教堂,它的廢墟上留有這樣一行字:“事情既然如此,就不會另有他樣。對必然之事,且輕快地加以承受。”語句雖然簡短,但是道理卻很深刻——有生之年我們勢必會遇到許多不快,它們是我們無法選擇也無可逃避的,這時我們隻能學會接受它們。
接受必然發生的事實,好好地把握現在,這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小提琴上的A弦斷了,演奏還能繼續嗎?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演奏者會停下來,換一把提琴再演奏。如果不巧找不到一把適用的小提琴,那麽這支曲子也就隻好到此為止了。不過,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歐利·布爾告訴我們“就算弦斷了,也要把曲子演奏完”,當然這也締造了他的成功。
一次,歐利·布爾在法國巴黎舉行了一場萬人矚目的音樂會。當時歐利·布爾演奏得非常投入,飽含深情,聽眾們也聽得很入神,不料突然發生了意外狀況:一首曲子還未演奏完,小提琴上的A弦卻斷了。
麵對突如其來的意外,周圍的人異常緊張,他們不知道歐利·布爾該如何“收場”?如果處理得不好,就可能影響到整場音樂會,甚至影響到歐利·布爾日後的音樂生涯。就在“知情人”焦慮和觀望的時候,歐利·布爾卻絲毫沒有在意那根斷了的A弦,他從容不迫地繼續演奏了下去。
當歐利·布爾演奏完畢後,整個音樂廳回響著熱烈的掌聲。後來,有記者采訪歐利·布爾時問及此事,歐利·布爾淡淡一笑,回答道:“要不然怎樣呢?難道我就不繼續演奏了。這就是生活,如果你的A弦斷了,就用其他三根弦把曲子演奏完。”
A弦斷了,這對任何小提琴手來說都是一件糟糕的事。試想,如果歐利·布爾沮喪並自暴自棄地說:“完了,我真倒黴,這可怎麽拉下去啊!”那麽他就真的完了,不僅會影響到音樂會的效果和自己的前程,而且還會陷入抱怨和詛咒命運的怪圈,自卑自憐地度過一生,成為一個懦夫和失敗者。
不管什麽時候,在什麽場合,發生了怎樣尷尬或難以解決的事,不要抗拒,不要逃避,學著麵對它,接受它,然後想辦法去改變它,而不是隨波逐流,任由事態肆意發展,那麽此時也就是不幸開始離去之時。正如美國哥倫比亞學院院長赫基斯所說:“如果一個人能夠把時間花在以一種很超然、很客觀的態度去看待既定事實的話,他的憂慮就會在知識的光芒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你也許以為自己辦不到,但你要意識到我們內在的力量堅強得驚人,它可以強大屹立如山,遇風雨而不倒,那麽也就完全可以自若地用斷弦締造一場無人能及的完美演出。要培養自己這樣的個性是不容易的,因為它需要克服恐懼,斬斷悲觀,更需要內心有一股淡定自信的力量,活在當下。
塔金頓是美國的一位著名家,他常說:“我可以忍受一切變故,除了失明,我絕不可能忍受失明。”可是在他60多歲的時候,他有一天掃視了一下地上的地毯,竟發現自己看不清地毯的顏色和圖案。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一個不幸的消息:他的視力正在減退,其中一隻眼已幾近失明,另一隻也快瞎了。
最恐懼的事發生了,塔金頓對這最大的災難會如何反應呢?他是否覺得:“完了,我的人生完了!”完全不是,他知道自己無法逃避,所以唯一能減輕受苦的辦法,就是爽爽快快地去接受它。為了恢複視力,塔金頓在一年之內做了12次手術,而且他沒為這事煩惱,他還會努力鼓勵病友們振作起來。眼球裏有黑斑浮動,會擋住塔金頓的視線,當有人問他是否感到不便時,他還因此發揮了一把幽默:“當它們晃過我的視野時,我會說:‘嗨!天氣又這麽好,你要到哪兒去?’”
如此樂觀的人,還有什麽災難不能克服?塔金頓說:“正如別人能夠承受所遭受的不幸一樣,我也能坦然直麵我的失明。即便我的五種感官全部喪失了功能,我還可以靠思想生活。這件事教會我如何忍受,而且使我了解到,生命所能帶給我的,沒有一樣是我能力所不及而不能忍受的。”
心理學家阿佛瑞德·安德爾說過:“人類最奇妙的特性之一,就是把負的力量變成正的力量。”塔金頓的個性正是如此,遭遇了自己最恐懼的事,他沒有逃避,沒有抗拒,平和地接受了無法改變的現實,想到的是如何從這種不幸中脫離出來,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進而享受到了生命的樂趣。
“天穹之下疾病多,有的易治有的難。有治就把良方尋,無治不必硬勉強。”是的,許多經曆,我們是無法逃避的,也是無從選擇的。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積極進行自我調整,才能使糟糕的事情變得柳暗花明,才能掌握好人生的平衡,才能最終改變自己的命運。
新英格蘭著名女性主義者瑪格麗特·福勒的人生信條就是:“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必然的,我接受宇宙中的一切。”當脾氣古怪的蘇格蘭作家托馬斯·卡萊爾聽後,不禁大聲吼道:“我的天啊,她最好如此!”是的,我的天啊,你我最好都如此,如此坦然接受那已然發生的不可逃避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