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擔心曾偉,也曾多方麵打聽過他的消息,但一無所獲。
我倒是不認為曾偉會想不開。
找不到曾偉,我也沒辦法。
我的生活還得繼續。
一如往常,每天都忙碌著公司裏大大小小的事情。
在我看來,能源公司現在已經到達了一個新階段,可以進一步的發展和擴大。
當我將這個想法告訴韓雪的時候。
我沒想到,一直對公司經營不攙和的韓雪,卻和我發生了分歧。
我認為以公司目前的狀況,我們應該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拓展市場上,畢竟市場擴大了,公司才會有更高的收益。
但,韓雪卻不這麽認為,她主張要注重產品的研發和更新換代!
她認為,我們的產品雖然現在很先進,也很有市場,但,同時也需要更新和進步。
我知道她說的沒錯,我知道,韓雪也是為了公司發展著想,但,研發需要錢,沒錢怎麽研發。
要是保持現狀,最後研發沒錢,效益也上不去。
我想到了一個折衷辦法,就是邊擴張邊研發。但,資金比例要傾向於市場投資。
韓雪不同意,她想把資金比重向研發傾斜。
我此時才發現,韓雪創業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賺錢養研發。
我理解她們這些搞科研的,但,我是商人,我需要賺錢,起碼目前,我需要錢來報複我的過去,證明我的現在!
我知道我也是個看重既得利益的人,但現在市場麵這麽好,機會稍縱即逝,不能措施賺錢的良機。
既然有分歧,那就公事公辦,集體參議。
公司高管會議上,投票表決。
公司的人都知道韓雪是外行,自然傾向我,會議結果可想而知。
韓雪對我很是失望,當場起身,憤然離開。
我以為,她隻是暫時的生氣而已,並沒有太在意,繼續開會,布置我下一步的計劃。
當會議結束後,我回到辦公室,韓雪在等我。
韓雪堅持辭職。
無論我怎麽勸。
這個女人的脾氣還真是倔強,一點回旋的餘地都不留。
她辭職,意味著她的股份要股份折現或者等著分紅。
韓雪要求折現。
這對公司目前狀況來說,也算是釜底抽薪。
但,和韓雪這樣的知識分子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我不能說她錯了,她為了科研這麽做,我很欽佩。
但,還是那句話,我是商人。
最終,我和韓雪分道揚鑣。
但,韓雪確實是個好人,她不想把公司搞黃了,提出,她的股份折現,可以分期付清。
專利歸我,因為,她是專利入股,她把股份折現,專利自然就是公司的了。
我感謝韓雪!
她是個好人!
如果以後我發達了,我會幫她完成她的夢想。
她的退出,拿走了一部分資金,令能源公司資金緊縮。
但,能源公司本來體積就不大,前一陣子沒少賺錢,韓雪這次也沒拿走多少錢。
雖然資金縮水,但,暫時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
我將所有的心思都撲在了拓展市場上,隻有市場的到拓展,公司才有發展前景。
在金城,有個雲隆集團,是專業生產包裝的企業。規模不小。
我的小公司如果能夠和雲隆合作,那帶來的好處,可不是一點點。
雲隆公司的規模是能源公司的十幾倍,包裝業務更是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
可想而知,想要與之合作的,也多如牛毛。對能源公司這種小公司來說,可以說是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以我們公司目前的狀況,肯定入不了雲隆的法眼。
畢竟,實力的差距在那擺著呢!
但拿下雲隆,能源公司不但省卻了很多廣告宣傳費用,還會得到巨額訂單。
那時候,能源公司有錢有名氣,想不發展,都難。
其實我在準備做新能源包裝的時候,就開始了對業內企業的了解,也在布局。
此時,我認為時機到了。
我開始運作,感覺很吃力,因為我現在沒有左膀右臂,沒有可以信任的人。
我還沒做大,我也不好意思把程曉玉和慕容雪找回來。
能源公司的團隊,也不是我原來在聚力的朋友。
不是我不想和他們合作,也不是他們拒絕,而是,我怕再把他們再拉下水。
一切的一切,都迫使我必須做大,我才對得起他們。
經過多方運作,我終於得到了跟雲隆公司老總麵談的機會。
這一次,我不但對產品宣傳材料進行了精心準備,對自己的著裝也準備充分,甚至提前想好了可能發生的意外。
我驅車來到雲隆公司。
雲隆大廈十分宏偉,占地千米,樓高三十三。
看著高拔的雲隆大廈,我內心澎湃,何時,我趙軍也能擁有自己的一座大廈?
前台已經得到通知,說老總在開會,把我帶到接待室。
二十分鍾後,一個四十多歲男子走了進來。
我以為是老總來了,趕緊站了起來。
“趙總,久等了!我是雲隆集團市場部經理沈洪,實在不好意思,老總緊急出差,他讓我轉達歉意。您有什麽業務,跟我洽談就可以了!”
沈洪很熱情,滿臉帶笑,主動伸手。
我聽到對方的身份,頓時心裏就涼了一半。
約好的和老總談,卻隻安排了一個部門經理來應付我,老總的態度和答案,再明顯不過了。
顯然是沒看好我的產品,也沒想合作。
估計,之所以同意和我見麵,原本也隻是好奇,也是賣給我所托朋友的麵子。
也可能是老總是真有急事。
但,幾分鍾的時間都沒有,我可不信。
雲隆老總的意思我已經很清楚,但我來都來了,也不能轉身就走。
成與不成,禮貌還是要有的。
雲隆,我可不能得罪。也許這次沒有合作的機會,下次就有了呢。
我做了自我介紹,表明來意。
隨後,又詳細的跟沈洪介紹了我公司產品。
沈洪雖然聽得很認真,但,給我的表情反饋,和我預料的一樣,沒看好。
沈洪初始似乎對這種新產品很感興趣,但後期就似乎失去了興趣。
“趙總,你先等一下!”
沈洪突然很不禮貌地打斷了我的介紹。
我停了下來,有些失望。
又是一個連讓我說完的機會都不給的人。
沈洪此刻沒了微笑,蹙眉問道:“這就是貴公司研發的新產品?”
我愣了愣:“是的,怎麽,有什麽問題嗎?”
沈洪噗嗤笑了:“貴公司的這個產品,可不新鮮,國外同類產品早就有。國外都沒推廣起來,你認為在國內能有市場?”
“國情不同,市場也不同。搶占市場,才能抓住商機!”我說的可是很中肯的建議。
“趙總,我不能說你的產品不好,你的產品確實不錯。但,它並不適合我們公司的現在需求。
首先,它與同類商品相比,除了足夠環保,沒有其他的優勢。
你報的價格,和之前的包裝市場價格確實低了一些,但,現在包裝市場價格還在降,你的產品價格優勢就沒了。
如果我猜的沒錯,你們是新公司,所以,為了快速打開市場,你們推出的產品價格,應該壓縮到最低了,價格浮動區間不會太大,也就是薄利多銷。
隨著整個包裝市場價格的下調,你們下調的力度和空間也極其有限吧?
雲隆集團的包裝業務,你肯定也知道規模有多大,如果整個流水線換新產品,這是個浩大的工程。
如果隻換一部分,根本沒那個必要。
所以,貴公司給出的條件,價格上沒有過多的優勢,就達不到我們的預期。”
沈洪說的,絕對是行話,有理有據,我都不得不承認。
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