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安蕊的行蹤
第168章安蕊的行蹤
景止永這會兒已經看清楚來人了,匆匆喊了一聲快救人啊,便錯愕的看向景冉:“冉冉,你這是做什麽?”
遊船搖晃,景冉穩穩站在船頭,神情冷漠。
她見已經有人下去救幸娘,冷聲跟身邊的男人道:“帶我二伯去岸上說話。”
她也能帶著二伯回岸上,但有男女大防在,不方便。
印闊二話不說就上前,抓住景止永後衣領飛身朝著岸邊去。
二伯的侍衛們在他麵前就是群擺設。
好在侍衛們也認出景冉了,見二爺被抓走也沒什麽好慌的。
景止永到了岸上踉蹌了兩步才站好,與幸娘出行被侄女撞見,他老臉上有些掛不住。
“冉冉,你怎麽會來此?”
景冉卻沒有說話,看著景止永的眼裏壓抑著怒火和一股說不出的悲涼。
景止永被她這眼神看的更加無措了,目光一轉才看見太子在景冉身邊。
他忙行禮:“草民見過太子殿下。”
印闊看了景冉一眼,見她壓抑了怒意,沒有要開口的意思。
“男子四十無子方可納妾,本宮也不介意將此條約定成俗的規定納入國法裏頭。”
印闊眸低帶著幾分笑,可周身都是寒涼的冷意:“此條律法該如何補充細節,二伯可有見解?”
景止永被噎的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他一下子就看出來了,太子帶他們態度如何全憑著景冉對他們的態度。
上回在尚書府用膳的時候,太子雖氣場強大,卻能很明顯的感受到他的善意。
此刻,太子盡管麵上笑著,卻滿是不講情麵的味道。
但凡自家侄女一句話,他怕是要被收拾了。
景止永微張著嘴,驚的一時間說不上話來。
景冉也並未同他說什麽,連一句質問都沒有,深深看他片刻後轉身便走了。
景止永無措的跟了兩步。
景冉眼底的失望他怎會看不懂,這回老臉是徹底丟光了。
印闊疾步跟上去,見她臉色,斟酌了好一番才說道:“其實要處理一個女子,也不是難事。”
景冉當然知道不是難事。
但這不是她應該去處理的。
而且,由她處理的結果也不是大家想看見的。
她已經沒了遊湖的興致,淡淡道:“回去吧。”
印闊抿了抿唇:“好。”
十三他們木筏剛造到一半便得返程。
路上見她不發一言,印闊想了想道:“我查到了安蕊的下落,你想聽麽?”
景冉朝他看過去:“說。”
她調查的結果是安蕊失蹤。
印闊道:“她去了晉國。”
景冉;擰眉。
這女人沒有去流放地,在流放的路上消失,押送的差役和同行的犯人們盡數被滅口。
景冉一直覺得這女人身後有勢力,如今算是知道了,安蕊八成是皇上的人。
所以安蕊才敢大呐呐的喊人人平等的口號,所以她才覺得自己不差什麽。
她的靠山是大梁的君主,隻要她好好表現,就能讓皇上給她抬個身份,誰她都配得上。
景冉意味不明的笑了笑,問道:“皇上安排的?”
印闊點頭。
“與姚姐姐的死有關?”
印闊搖了搖頭:“尚且不清楚。”
“皇上安排她去晉國做什麽?”
印闊道:“還在調查。”
“她去了晉國什麽地方知道麽?”
這個印闊知道:“人在晉國京都失去了線索,人九成是在晉國京都。”
景冉頷首,表示她知道了。
晉國京都有她的生意,她可以傳話讓那邊的人留意一二。
突然想到什麽,景冉忽然就笑了。
印闊不明所以的看著她:“何事發笑?”
“沒事。”景冉搖搖頭。
她就是忽然想到,印闊跟她說這些,應當是瞧見她情緒不高,想轉移她的注意力。
否則好些細節他都還沒查清楚,不至於貿貿然就跟她說起安蕊的行蹤。
印闊將她送到大門口,景冉沒邀他進去,他也隻能上馬車離開了。
馬車行了沒多遠,印闊忽然撩開車簾,眸子漫不經心的瞥向一條暗巷。
“嘖。”
男人嗤笑一聲,旋即放下車簾,沒有要過問的意思。
等他馬車走遠,陸礫才牽著馬從巷子中出來。
目光深深地望著太子遠去的馬車,陸礫眼神晦暗不明。
片刻後他望向戶部尚書府,凝望了許久才上馬離開。
景冉不知道陸礫還來她家外頭溜達過,回府後她便問管家:“二伯娘可在院中?”
“二夫人已經回老宅了,小姐出門後不久老宅那邊有人來找二夫人,不知是說了什麽,沒一會兒二夫人便隨著一起回去了。”
管家說這話的時候表情還很欣慰。
誰不希望家裏和和睦睦的呢,他自然也希望二爺跟二夫人能好好的。
景冉抿了抿唇瓣,她也不知道自己出於什麽心態,竟然不希望二伯娘委屈求全。
但二伯家的事情她也不能置喙,便回屋去了。
但張氏不是回去委曲求全的,她是去商量和離的。
這些天待在四弟家,張氏一直還對丈夫抱著一絲期待。
她希望景止永能過來跟她解釋一二,至少往後準備如何,他是如何想的,這些得跟她說吧。
張氏不是那種性子強勢的人,景止永若非要將那個幸娘接到身邊過日子,她鬧不起還躲不起嗎。
她都想過,若是如此便叫景止永給她去偏遠些的村落置辦一個莊子。
她去莊子上住,眼不見心不煩,過自己的日子便是。
可這麽多天過去,景止永沒有隻言片語給她,竟就當她不存在一般與那幸娘恩愛和睦。
今日院中的婆子來告訴她,說二爺帶著幸娘遊湖去了,夫人再不回去,二夫人的名頭都要叫那幸娘奪去。
您在這頭傷心難受,卻不知人家巴不得你不回去,日日過的美滿的很。
經營了半生的家庭,就甘心拱手送人?
婆子是希望張氏回去穩住家庭,幸娘過門也是妾,身為正妻想壓她還不是手到擒來?
可張氏聞言,卻心如死灰。
她不是沒有想過和離,但和離後的艱難她覺得自己承受不住。
若非萬不得已她不會走這條路,景止永卻愣是將她推上了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