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 梅克倫堡的魔鬼科研
受到黨衛軍全國領袖海因裏希·希姆萊的提攜,奧托·馮·梅克倫堡終於開始獨當一麵,他成立了一個新的科研機構,就設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羅森海姆。羅森海姆的地理位置很獨特,與因河相依,地處慕尼黑與奧地利之間,地形主要以山地和高原為主。奧托·馮·梅克倫堡的科研機構就建在阿爾卑斯山山麓,與羅森海姆主城區域距離很遠,可以算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奧托·馮·梅克倫堡之所以選擇這麽一個地方作為自己的科研機構的選址,是因為這裏主要研究的是用於細菌戰的生物戰劑,需要在遠離人群的地方進行研究。
奧托·馮·梅克倫堡將研究的主要方向定在了炭疽杆菌的研究上,之所以選擇炭疽杆菌作為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因為這種杆菌廣泛存在於全球的泥土之中,而且又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發病率最高的牛和羊是歐洲普遍飼養的家畜。人類會因為直接接觸,如解剖、剝食因炭疽死亡的動物或患病動物;誤食炭疽病、死畜肉類;吸入炭疽芽胞的氣溶膠;以及施放炭疽芽胞杆菌等細菌戰劑等而感染,所以這種疾病的傳播途徑很廣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炭疽杆菌的生命力非常強,炭疽杆菌菌體粗大,兩端平截或凹陷,是致病菌中最大的細菌。排列似竹節狀,無鞭毛,無動力,革蘭氏染色陽性。炭疽杆菌在氧氣充足,溫度適宜,一般是在二十五到三十攝氏度之間的條件下易形成芽胞。芽孢帶有完整的核質、酶係統、合成菌體的機構,保存細菌的全部生命活性。在適宜的條件下,芽孢通過激活、發芽、生長三個連續階段又可成為新的繁殖體,繼續分裂、增殖、活躍生長,所以芽孢是處於休眠狀態的細菌,廣泛存在於空氣、塵埃、地表、水源、土壤和腐爛物體中。但是它的活性可以一直保持一百年到二百年左右,而在環境和溫度適宜之時,它又會繼續恢複致病能力。奧托·馮·梅克倫堡曾經親眼見過在一百年前曾經發生過炭疽杆菌的疫區,在百年之後,由於人們在挖土的過程中挖到了當年掩埋的病死牲畜,而造成了直接接觸,導致了炭疽熱的爆發。而炭疽杆菌的芽孢具有多層厚膜結構,其中芽孢殼由一種類似角蛋白的憎水蛋白質組成,非常致密,不具滲透性,能抗禦表麵活性劑、化學藥物的滲透和常用物理滅菌法,所以炭疽杆菌是一種非常難以完全殺滅的天生的生物武器。
奧托·馮·梅克倫堡招了一些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讓他們在這個研究所裏專事生產炭疽杆菌生物戰劑。而他自己則專心投入了對於埃及紙莎草資料的破解,以及染色體的研究工作之中。
但是奧托·馮·梅克倫堡麵臨了一個很大的挑戰,那就是如何對染色體進行操作,在奧托·馮·梅克倫堡所在的時代,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染色體顯微操作技術,甚至連這一概念都被人們認為是一種科學幻想。現代染色體操作技術是使用經過特殊工藝加工的微細玻璃針或者用激光進行操作的。而在奧托·馮·梅克倫堡生活的那個年代,玻璃加工技術並沒有達到如此精確的程度,所以無法生產用於染色體顯微操作技術的微細玻璃針。而激光的原理雖然早在1916 年已被著名的猶太裔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現,但直到 1960 年激光才被首次成功製造,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才被大規模應用於工業生產之中。
所以在奧托·馮·梅克倫堡看來想要對染色體進行顯微操作,就好像站在地球上要摘下夜空中的星星一般那樣的艱難。這也讓梅克倫堡明白了一個道理,即使他能夠獲得紙沙草上的那些超越時代的技術,但是如果要實際把這些跨時代的技術,變成能夠應用於二十世紀科技領域的實用科學技術,沒有一定的技術積累是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的。
因此他開始拜訪德國的一些著名的工程師,希望這些工程方麵的專家可以為他解決技術上的實用裝備問題。但是他走訪過的很多工程師,對於他提出了進行顯微操作的這種要求都表示出了嗤之以鼻的態度,甚至很多人認為這是天方夜譚,在工程技術角度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但是奧托·馮·梅克倫堡就像著了魔一樣,整天腦子裏想的都是怎麽去進行染色體的顯微操作,他谘詢了很多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並且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終於找到了關於赫爾威氏(Hertwig)在1911年首次成功地人工消除了精子染色體活性,被人們稱為“赫爾威氏效應”的資料。
這是一種在適當的高輻射劑量下,導致精籽染色體完全失活,屆時精籽雖能穿入卵內,卻隻能起到激活卵球啟動發育的作用。這種情況被稱為人工誘導雌核發育,這種技術是使用經過紫外線、艾克斯射線(X-ray)或伽馬射線等處理後的失活精籽來“受精”,再在適當時間施以冷、熱、高壓等物理處理,使卵子發育為正常的二倍體動物。因此雌核發育又被稱為假受精,因為精籽雖然正常地鑽入和激活了卵子,但精籽的細胞核並未參與卵球的發育,精籽在染色體中很快消失,胚胎的發育僅在母體遺傳的控製下進行的一種發育方式。
而梅克倫堡在仔細研究了這種方式之後,讓他對放射線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因為他發覺這種從放射性礦物質裏釋放出的肉眼不可見的射線,可以通過某種神秘的作用改變染色體的遺傳性狀。雖然到目前為止這種對染色體遺傳性狀的改變還多少帶有很大的隨機性,但是如果進一步加以研究的話,他相信一定可以對這些隨機性的變化進行進一步的人工控製,從而達到他想要的結果。而奧托·馮·梅克倫堡想要的結果便是能夠像神話傳說中的上帝一樣,改變生物體的遺傳物質的結構,從而改變它們的遺傳性狀,也許最終他也能夠像紙莎草資料裏記載的那樣,創造出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新的生物物種。
在梅克倫堡查閱浩如煙海的科學資料時,他發現在丹麥哥本哈根理論物理研究所的一位核物理科學家,伯納德·明,最近剛剛發表了一篇論文,專門論述如何人工控製放射性物質發射出來的放射線,而且這位伯納德·明還指出人工控製放射線,可以為今後醫學和其他生物科學領域的顯微操作提供更大的便利。特別是他看到論文中伯納德·明提到他正在試圖研製一種機器設備,能夠將放射性物質發出的伽馬射線集中於一束,以達到最終應用於科研和生產實踐的目的。
於是奧托·馮·梅克倫堡利用自己在黨衛軍中的權力調查了有關伯納德·明的身份信息,他發現博納德·明居然是柏林大學物理係畢業的,而且他的導師居然是普朗克和薛定諤,雖然薛定諤現在已經逃離了德國,但是馬克斯·普朗克現在還是威廉皇家學會的會長。
所以奧托·馮·梅克倫堡通過關係從馬克斯·普朗克那裏用欺騙的手法獲得了一封介紹信,他決定帶著這封伯納德·明博士的導師——馬克斯·普朗克開的介紹信前往丹麥,拜會一下這位伯納德·明博士。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希望將這位人才引進入德意誌第三帝國,為他的科研項目服務。
在梅克倫堡研製炭疽杆菌製作的細菌武器過程中,時逢西班牙內戰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的幹涉軍已經公然進入了西班牙的領土之內,對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政府進行幹涉,幫助佛朗哥為首的叛亂軍隊,而此時德國軍隊在西班牙境內秘密使用了梅克倫堡的研究機構研製的炭疽杆菌細菌武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導致西班牙左翼政府的共和國政府軍內傳染性疾病流行。
在一次向黨衛軍全國領袖匯報的會議上。
奧托·馮·梅克倫堡說明情況時,他講道:“從西班牙戰場的情況來看,我們的炭疽杆菌生物武器的效果很明顯。西班牙共和軍普遍使用馬和牛來作為他們的後勤補給運輸工具。而我們的炭疽杆菌生物武器使得他們的後勤補給用的活牲口大部分都患上了炭疽熱,從而大大降低了他們的後勤補給能力。由於炭疽熱是人畜共患病,接觸這些患上炭疽熱的活牲口的人員,也都患上了炭疽熱傳染性疾病,又導致了他們的戰鬥人員的非戰鬥性減員大大增加。對於治療這些患上傳染性疾病的傷患,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什麽特效藥,所以這也可以從經濟上拖垮他們的戰爭機器,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海因裏希·希姆萊對於梅克倫堡的匯報和西班牙戰場上的戰果感到很滿意,於是奧托·馮·梅克倫堡趁此機會便向海因裏希·希姆萊說明了情況,提出了想要去丹麥哥本哈根邀請伯納德·明來德國服務的計劃,海因裏希·希姆萊也就勢批準了他的這一要求。
奧托·馮·梅克倫堡非常的高興,他帶著自己的妻子弗朗西斯卡·瑪利亞·德·美第奇女公爵,打扮成訪問學者的樣子,前往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