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享受寧靜
火神山已經交由部隊接管了兩天了,這兩天醫院裏不斷地傳出好消息,一些無症狀的患者已經陸續出院了,當前的趨勢大有好轉,這讓郭安安看了心情也好了許多。
或許過不了多久,她真的就可以出去了,想到出去後遇到的問題,郭安安在想:自己是不是考慮下馬泰民的建議,到萬鑫集團去工作?
可是,想到她一直努力的工作崗位,郭安安又舍不得離開,那裏有潘小雪,還有對她關心愛護的同事,還有對她期望值很高的領導。
晚飯的時候,郭安安用砂鍋為馬泰民做了鍋羊湯,郭安安沒吃多少,她對羊湯沒有太大的胃口,她把中午剩下的米飯,做了個蛋炒飯,自己吃了兩口就進了臥室。
一會兒,等郭安安從臥室裏出來後,看到馬泰民已經把砂鍋裏的羊湯喝的差不多了,於是過去收拾桌子。
馬泰民告訴她晚上要處理公司裏的事,今天有新客戶要簽約,臨睡前必須做出三千字的方案來。這幾天他一直沒好好工作,落下一大堆要處理的文件,看到郭安安收拾餐桌上的碗筷,馬泰民推開椅子上了二樓。
郭安安一個人寂寞的難受,她隻好去了客廳,看了會新聞,全國疫情防控更加縝密,武漢關閉通道已經兩周了,盡管各個地方有患者查出感染陽性者,可是群訪群控還是起到了實質性的作用,到現在為止,除了湖北武漢,其它城市正在百無遺漏的排查患者的出行路線,凡是接觸的都要做醫學堅定。
郭安安和千千萬萬的國人一樣,心裏不再慌張,她已經看到了勝利就在前方。
新聞報道,疫苗也在不分晝夜的研製,毒株已經在人和動物身上種植,一切都在預料中進行。
地上躺著的橘子,橘子是吃了馬泰民剩下的羊肉一臉滿足躺在這裏的,郭安安用手摸了摸她,它這幾天的肚子又大了。
橘子抬頭看了看郭安安,翻了個身繼續睡覺。
郭安安的翻譯工作暫時告了個段落,馬泰民說國內的這些簽約百分之八十不需要翻譯成英文資料,隻有少數的出口產品需要譯文,他讓郭安安休息幾天再說。
郭安安今天聊天的心情蕩然無存,網上雖然吳小旭為她澄清了那天的事實,但是郭安安還是不想和吳小旭聊天,她不想讓這寧靜的生活被網上無端生出來的瑣事打亂,在她離開這裏的這段時間,她要好好享受這份寧靜。
看了下時間,郭安安決定給馬泰民泡杯茶送上去,最近馬泰民喜歡上了普洱,郭安安起身去櫥櫃裏拿出那罐普洱,昨天馬泰民還給她做指導,介紹這罐普洱是古樹普洱,采摘這茶要求很嚴格,必須是一芽兩三葉才行。
馬泰民還告訴郭安安,做好茶,炒茶是關鍵,要是茶炒不好,再好的茶葉那都不是好茶。
郭安安手裏拿著那青花瓷茶罐,仔細端量著這茶葉是不是像馬泰民說的那樣,一芽三葉?
拿在手心裏,郭安安真的看到了一芽三葉的古樹普洱茶,昨晚郭安安就問馬泰民為什麽懂得那麽多的時候,馬泰民指了指二樓上說:“我的知識都是從書庫裏得來的,沒事的時候你就去上麵找你想要的答案,即使不是你特意要學的東西,學到也是緣分。”
郭安安笑馬泰民最近有些佛係,可是馬泰民笑了笑說:“不管是唯物主義論,還是唯心主義論,他們之間都有統一性,你知道他們的統一性在哪裏嗎?”
郭安安一臉懵懂看著馬泰民,她對著高深的邏輯性理解不透。
“他們的統一點在於,真善美的東西都會經過時間的考驗,永不被淘汰。”
想著馬泰民對一些理論的剖析即深刻到位,郭安安承認馬泰民知識淵博,難怪他能淩駕於大多人之上。
茶放在水杯裏,當郭安安把開水倒進去的時候,看到茶葉在杯子裏翻滾了一會,然後慢慢沉落,她蓋上茶杯蓋上了二樓。
當馬泰民注意力在郭安安身上的時候,她腳步變得緩慢,生怕打擾他一樣,郭安安把茶杯放在桌子上,提醒:“你繼續,繼續!我放下就走。”
或許今晚馬泰民的工作太多,他隻是點了下頭,看著郭安安輕手輕腳的離開了他的辦公室。
郭安安從馬泰民辦公室出來後,她決定去書房,自從來到這裏後,郭安安把喜歡手機上聊天的毛病改了不少,她竟然也喜歡上了讀書。
想到過去躺床上手機看到淩晨還不睡覺,現在雖然是不上班,但是作息時間基本上規律了,郭安安知道這些都是受了馬泰民的印象。
大約是橘子看著她上樓,也邁著懶洋洋的步子跟著郭安安進了書房。
打開書房裏的燈,郭安安看到琳琅滿目的書籍,郭安安對其它的書興致不很高,但是文學方麵的書籍她很有興趣。
拿了本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郭安安在書桌前坐了下來,想想當時喜歡上這書房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四十萬的書桌和幾十萬的椅子,郭安安在椅子上坐下來,用手摸了下那溫潤的桌麵,於是打開了那本厚厚的書。
好的東西永遠不會被曆史埋沒,就像這名著,它會在時間的打磨下,似珍珠熠熠閃光。
回想,郭安安的爸媽就喜歡讀書,據媽媽介紹,她和爸爸認識還是在一家書店裏,那時候的書店不是像現在一樣,規模很大,任何一條小巷都能開一家書店,他們廠附近就有一家書店,爸媽那一代手機基本上都沒,偶爾有的就是那種老式的大哥大,諾基亞,能買起手機的很少,別說上網了,網還是個新名詞。
可是短短的這幾十年,網絡科技的飛速發展,讓電子行業日新月異,到現在的北鬥,人們的思想已經有閉塞走向了超越。
要是沒有這科技信息的飛速發展,自己是不是也和父輩們一樣,下班後就到小巷口,去找那種隻容得下老板一人站立的書店呢?
媽媽給她介紹,那時候的書店不如涼亭大,隨便一個鐵皮屋子都能改成書店,書店雖小,裏麵掛著,擺著的全是書,有人要讀書隻管站在打開的窗口裏喊一聲:“老板,給我那本書,我要借走!”
老板答應一聲,然後拿出一個借書的小卡片,上麵填上借書人的名字,名字是真是假都不知道,要是假的話那人就是誠心來騙老板把書拿走再也不還,但是那個年代的人都很真誠,這樣的人很少,看完書就主動去書屋還了,然後再借下一本。
可想而知,那時候沒網,自然就沒有手機上的電子書,人要是讀書必須去書屋,想到爸媽去水書店的情景,郭安安偶爾也感覺到爸媽的愛情還帶著一定的詩情畫意。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高中的時候學到過,很多郭安安都沒有讀過,今晚靜籟祥和,房間裏的暖氣很暖和,郭安安坐在書桌前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