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萎靡不振
“出處”《宋史·楊時傳》:“若示以怯懦之形,萎靡不振,則事去矣。”意思是說,若是表現出怯懦的樣子,精神不振,意誌消沉,那就大事不好了。 “本意”形容精神不振,意誌消沉。 “錯例” 1.失眠症狀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淺睡易醒、醒後難以入睡、多夢、白天萎糜不振(萎靡不振)、四肢無力、反應遲鈍、工作效率低下、頭痛、記憶力減退等。 2.由於受到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摧殘,回到學校後的燕燕像變了個人,上課魂不守舍,整天精神萎糜不振(萎靡不振)。麵對班主任、同學和父親的詢問,她始終保持沉默。(湖南在線2010-03-12 來自郴州新聞網) 3.震前這些動物一般出現的異常現象是,焦躁不安、嘶叫亂跑、萎糜不振(萎靡不振)、不進食、不進窩等。 “分析”音近、形近而誤。“靡(mǐ)”,順風倒下,如風靡、披靡。“萎靡”,不振作、意誌消沉,如神誌萎靡、萎靡不振。“糜(mí)”,粥、像粥一樣的食物,如肉糜。“萎糜”,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