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待價而沽
“出處”《論語·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意思是說,賣了吧,賣了吧!我隻是等個好價錢罷了。 北宋·楊時《龜山集》卷二三《謝楚大夫》:“公論一廢,私謁肆行。待價而沽,顧連城而莫顧;無因而至,雖照乘而難前。”意思是說,公正的輿論一廢,私人請謁之風盛行。有人等著好價錢把自己賣出去,而有人看到價值連城的珍寶卻連看也不看。有人不請自來,有人如照乘(指夜明珠)的寶珠卻沒有機會表現自己。 “本意”等待有好價錢才出售。比喻等待有好的待遇、條件才肯答應任職或做事。 “錯例” 1.周錫剛才那不滿意的神情估計是裝出來的,永遠保持一個待價而估(待價而沽)的狀態是一個商人最好的體現。 2.飛亞股份:大股東待價而估(待價而沽),公司前途迷茫。 3.盡管“用工荒”甚囂塵上,但記者在招聘會上看到,一些有經驗的求職者普遍挑挑揀揀,“待價而估(待價而沽)”的現象十分明顯。 “分析”音同、形近而誤。“沽(ɡū)”,賣,如待價而沽。“估(ɡū)”,估計、揣測,如不要低估了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