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王太後安妮蹙眉,她無法理解馬紮然主教的意思,這位奧地利的公主算不得聰明,但勝在寬容,有忍耐力,譬如,她麵前的馬紮然主教,曾經是黎塞留主教的弟子與政治上的繼承人,而在路易十三早期,這位奧地利的安妮沒少受當時的王太後瑪麗.德.美第奇與其盟友黎塞留的打擊,一等路易十三去世,人們都以為她會借著國王之母的身份狠狠地壓製馬紮然,甚至將他投入監牢。
但安妮並沒有這麽做,不但沒有,她甚至沒有遵照路易十三的命令成立議會來掌管國事,而是自己攝政,以王弟加斯東為王國總監,任命馬紮然主教為首相,來維持這個龐大帝國的運轉,所以一直有流言稱王太後安妮與首相馬紮然主教有曖昧關係——他們都,馬紮然主教是法國與安妮王太後的“統治者”。
隻有王太後與主教知道這純屬無稽之談,他們兩人之間絕對稱不上融洽,能夠勉力相處也不過是為了法國,為了國王罷了。
馬紮然主教雖然諸事纏身,也不得不安下心來,好讓王太後安妮知道,年少的國王並沒有什麽可以讓人們為他擔憂的,事實上,正是因為沒什麽可讓人擔憂的,也會令人覺得奇怪,畢竟他隻是一個十歲的孩子——一個孩子,尤其是男孩,無論是國王還是乞丐,總是免不了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讓大人啼笑皆非——在凡爾賽發生的事情,雖然讓馬紮然主教惱怒,卻也覺得理所應當,他在第一次見到巫師的時候,也有著無數千奇百怪的念頭。
但了解了其中細節後,他就改變了原先的想法,這不是孩子的一時任性,路易的思想顯然要比他以為的複雜深刻,也要比同齡人更冷酷,主教將這些歸咎於投石黨人的叛亂與黑暗生物的暴行給國王帶來的不安全感——隻是之後他不免也在百忙之餘對他的國王投以更多的關注,出乎意料的是,與國王接觸過的人都,那是位優雅和善,為人謙遜、處事公正、品德高尚的好陛下。
聖日耳曼昂萊曾經居住過許多位法國國王,它最初是羅貝爾二世於十一世紀建造的修道院,修道院逐漸被拓展為一座城市後,路易九世在這裏建造了宮室,查理五世又在這座宮室的廢墟上立起了新居,弗朗索瓦一世、亨利四世與路易十三也都曾對這座城堡性質的宮室與城市進行過整修,所以這裏的人們,可不是那些窮鄉僻壤的鄉巴佬,要取得他們的認可,並不是一點恩惠就能做到的。
而且他們現在就連恩惠也拿不出來,馬紮然主教雖然在談判桌上無往不利(他在1648年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為法國奪得了凡爾登、梅斯和阿爾薩斯地區),但財政並不是他所擅長的項目。
在無可奈何地辭退了許多宮廷侍從,甚至典賣王太後珠寶華服的情況下,年少的國王依然能夠保持一個統治者應有的威儀,並且獲得了聖日耳曼昂萊民眾的熱愛,實在是一件值得感慨與稱讚的事情,所以今馬紮然主教才會不自覺地發出了這樣的喟歎。
“但這是一樁好事,不是麽?”王太後安妮倒是十分坦然,“是路易,而不是我的公主菲利普,或是大殿下加斯東公爵,又或是首席親王(指孔代親王,波旁王朝的旁係),我們又有什麽可值得擔憂的呢?”
“您的是。”馬紮然主教,但未能釋然。
不過很快的,他就不再糾結於這件事情,因為有更多,更重要的事務等著他去處理,倒是晚上的時候,菲利普殿下的老師被訓斥了一頓,因為他稱讚菲利普殿下聰慧過人,勤奮好學,這並不是王太後想要看見的。
殿下菲利普的老師很快被調換了一位,而且王太後與其侍女更加熱衷於裝扮他們的“姑娘”了,就連大臣們見了也要恭維其生麗質,優雅可親,路易想帶弟弟去狩獵,也難得地被王太後罵了一頓。
路易隻得帶著瑪利.曼奇尼去狩獵,兌現他的承諾,當然,他身邊有著許多忠誠的隨從,而為首之人正是監政官尼古拉斯.富凱,是個嗅覺敏銳且富有手腕之人,投石黨叛亂,國王與王太後,還有馬紮然主教不得不舍棄巴黎,暫居聖日耳曼昂萊,被他視作一個莫大的好機會,他不但帶來了一些可靠的官員,還從隨駕商人那裏募集了一筆可觀的資金,供王太後與國王日常開銷之用。
這樣的人當然是要給予賞賜的,隻是現在無論是主教先生還是王太後都囊中羞澀,於是國王就賜予這位富凱先生隨他一同狩獵的榮幸,並允許他在整個狩獵過程中為自己保管火藥袋。
這樣的殊榮簡直讓富凱先生受寵若驚,尤其他聽他還是第一個得享如此殊榮的大臣,為此他特意向國王奉獻了一件價值五百裏弗爾的紅色絲絨外套,外套裝飾著成排的銀扣子,襯裏是深褐色的鼬皮。
在離開聖日耳曼昂萊城堡的時候,一同出行的瑪利看見騎在馬上的國王特意向一個守門人頜首示意,但那張麵孔十分陌生,“那是誰?”她好奇地問道。
“那是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爾,”路易:“那匹馬……”到這句的時候他突然想起瑪利已經不再記得凡爾賽的事情:“那匹病死的馬是我馬車上的,後來他們從柯爾貝爾那裏找到了一匹,柯爾貝爾先生很願意將他的馬奉獻給他的國王,所以主教先生就給了他一個隨駕商人的資格,現在他正在與我的衛士一起為我守門。”
富凱聽到了,十分驚詫於國王的平易近人,那位柯爾貝爾先生看上去並不怎麽適應身上的衣服和佩劍,看來原先可能隻是一個士紳或是商人,他立刻把這家夥忘了——也不過是個幸運兒罷了,他在心裏想,將注意力重新聚集在國王身上。
他們一路上遇到了不少人,有農夫,也有士兵,或是教士,他們向國王行禮,而國王謙恭地摘下帽子,按在胸前回禮,但就這麽看,波旁王室在聖日耳曼昂萊的情況並不像他以為的那樣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