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誰是螳螂誰是蟬(十三)
待老人們散去,李明德悄悄喊過宣傳部長(委員)蔡忠,讓他帶人把現場的媒體記者悄悄請到福滿樓,好酒好菜的招待一番,然後每人再塞上一個大紅包。
隻有把那幫無冕之王伺候好了,他們在報道的時候,才會發些對大黃山鎮有利的消息,把那些不利於鎮委鎮政府的消息給過濾掉。
至於網絡上的一些消息,能屏蔽的就屏蔽掉,實在撤不下來的也就隨它去了,隻要主流媒體沒有報道,諒他們也掀不起多大的浪。
李明德的回到辦公室,兀自抹了把頭上的冷汗,今天的事情實在是來的太詭異了。
要知道,今天可是星期六,除了值班的,主要領導和部門領導幾乎都不在鎮裏,就連建仁集團的兩位老總也都不在(張建良宿醉未醒沒來,李明德以為他不在本地)。
但這幫老頭老太太偏偏選擇今天上訪,,而且現場還來了不少記者,要說這隻是一個巧合,你信嗎?!
假如說這是有人策劃和組織的,那背後這個人的能量也太大了些,誰能指使得動這樣一群老頭老太太呢?!
要不是李琪急中生智,用一個小小的超市促銷活動引走了那幫老頭老太,今天的事情還真不好收場了。
話說李琪這丫頭還真不錯,不但工作能力強,頭腦靈活,人也漂亮,隻可惜自己的兒子太不爭氣了,要不然,倒是不錯的兒媳婦人選。
‘阿嚏’
正在佳美超市幫老板算賬的李琪,鼻子一酸,沒來由打了個噴嚏。
是誰在念叨我了?
隨後從收銀台抽了張紙巾擦了下小巧的鼻子,琪琪不無疑惑地喃喃自語道。
不會是老爸吧?!
難道是小斌哥?
說起來,今天幸虧給他打了個電話,要不然,這個事情還真不好收場了。
今天,琪琪本來準備睡個懶覺,然後去采摘園幫忙的,當然,幫忙隻不過是個借口,最主要的還是去大姐家混個午飯。
最近一段時間,工作一直比較忙,應酬也多,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沒吃到大姐家的飯菜了。
特別是小斌哥的荷葉蒸鮰魚,今天一定要讓他給自己做一道。
正當琪琪躺在床上想著她的午飯時(餓著肚子睡懶覺還能想著午飯吃什麽,除了咱們李琪大小姐,也是沒誰了)。
叮鈴鈴,叮鈴鈴。
放在床頭的手機鈴聲急促的響了起來,打斷了琪琪大小姐的美夢。
當琪琪趕到時,現場幾乎快要失控了,望著極其混亂的場麵,一時間,李琪也是方寸大亂。
好在咱們李大小姐身後有一大一小兩隻狐狸(哦,不,兩個智囊),慌亂中,李琪大小姐本能的撥通了老爸李明義和沈斌的電話。
果然,沒過多久,小狐狸(呃,說錯了,小智囊)就有了主意,於是,李琪就找了他父親的一個熟人,佳美超市的老板,臨時炮製了這麽一個優惠活動。
雖然損失了一點錢(超市本來是沒有活動的,活動是李琪臨時提出來的,超市虧損的錢,當然得補償給人家了),當然嘍,這點錢,咱們的李小富姐肯定是不會太在意的。
不過,估計這筆錢最終還是由鎮財政給予報銷的,畢竟,這不是李琪的私事,而是公家的事,鎮裏也不好讓李琪自掏腰包的。
……
打發走了那些記者,蔡忠便急匆匆趕回鎮委,向李明德書記匯報情況。
書記,記者們都已經給了紅包,而且他們也都答應了會正麵報道此事。
李明德看了看蔡忠,遞過去一根煙,說道:那就好,隻要能擺平此事,花點錢不要緊。
對了,有沒有打聽到什麽情況?
蔡忠:我私下裏問了幾個熟悉的人,他們說是接到一個神秘電話趕來的。
李明德擺了擺手,說道:那就先這樣吧!你先回去休息,今天大家都幸苦了。
下午五點,接到通知的相關人員都趕回了鎮裏,李明德緊急召開了鎮dang委擴大會議,
會議一直開到晚上十點,李明德首先傳達了區委的指示,上級領導很關注今天上午的群體事件,並且對鎮委鎮政府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李明德顯然也動了真怒,扳著臉批評了江俊華等人,說他們工作態度不認真,工作不細致,官僚主義嚴重,辦事依據下麵匯報,從來不去現場調研.……
批評完江俊輝,李明德又果斷叫停了老街的拆遷工作,說是隻要有一戶不願意,老街就不能拆,以免再次發生類似的群體事件。
李宜華和江俊輝提出來要嚴查今天上午的上訪事件,務必要找出幕後指使之人。
不過,他倆的提議被李明德給否決了,李明德指出:
今天的事,雖然極有可能是有人在幕後指使或者鼓動,但關鍵還是我們沒有做好工作。
假如我們的工作做好了,讓群眾滿意了,就不會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機。
值得慶幸的是,場麵最終得到了有效控製,雖然中間出了些小插曲,但最終卻沒有發生惡性事件。
在這裏,我要表揚一位年輕幹部,那就是副鎮長李琪同誌。
麵對這些上訪老人,李琪同誌並沒有粗暴對待,也沒有做無用的說服工作,而是機智地采用了調虎離山之計,僅僅用二百來斤雞蛋,就瓦解了這些老人的鬥誌。
同誌們呐,同樣的做工作,為什麽有些人費盡口舌也起不了多大效果,有的人卻能四倆撥千斤呢?!
群眾工作無小事,我們應該好好的反思一下,要不要與時俱進?!
同誌們呐,是時候改進我們的工作作風了。
少點浮誇,少點老經驗,在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政策的新形勢下,老一套工作經驗和作風已經不管用了。
現在是網絡時代,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放到網上,一點小事都可能被放大無數倍。
假如我們嚴查今天的事,正好給有心人以口實,讓群眾誤會我們搞打擊報複,秋後算賬那一套。
到最後,不管查到沒查到,群眾都會對我們產生誤會,從而更加抵觸我們。